用减盐酱油就不用担心盐过量?

误区!健康减盐做好三点

2023年07月08日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张苹)食盐是饭桌上必要的调味品,也是人体不能缺少的东西,一旦体内缺少盐分,就会造成体内含钠量过低,会出现食欲过低、四肢无力,发生眩晕,严重的时候更会出现恶心、厌食、心率加速等。但过量摄入盐,这个必需的东西就变成了极具杀伤力的健康“杀手”。那么,如何减盐?疾控专家介绍,健康减盐有三原则,即少吃盐、少吃高盐食品、减少食用量。

健康成年人每天食盐不超过5克,老年人和儿童应酌情减少烹调用盐量。平时可以使用减盐工具,如定量盐勺。定量盐勺一般分为2克盐勺和5克盐勺,一平勺分别是2克盐或5克盐。成年人平均一餐不宜超过2克盐。同时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更多选择新鲜食材而非腌菜、咸肉、泡菜等含盐量高的易储存食材。选择更加健康的烹饪方式,如蒸、煮、快炒等方式保留菜品的原汁原味。烹饪菜肴时,可在出锅前放盐,尽量避免使用其他咸味调味品来重复调味,如想增加风味可使用辣椒、胡椒等天然调味品替代。选用低盐调味品,如低钠盐、减盐酱油等。

此外,学会看食品营养成分表,食品营养标签上的钠(Na)表示含盐量的高低。购买食品时应警惕含盐量高的食材,如味精、酱油、番茄酱、甜面酱、黄酱、辣酱、腐乳等调味品;咸菜、酱菜、咸蛋等腌制品;香肠、午餐肉、酱牛肉、火腿、烧鸡、鱼干等熟肉制品;方便食品、速冻食品、罐头食品等;甜点、冰激凌、饮料、话梅、果脯、肉干等零食,它们虽然以甜味为主,但里面也含有很多盐。

而对于吃盐也存在一些错误传言,例如不吃盐会没劲儿,其实“不吃盐没劲儿”是来自于以前缺盐、几天都吃不到盐的日子,尤其是体力劳动者,人体流失的钠得不到补充,出现电解质紊乱,身体乏力,于是有了“不吃盐没劲儿”的说法。目前,我们的平均食盐摄入量远远超出了生理上的需要量,不需要额外向食物中添加食盐。与此相反,减少盐的摄入有血压降低等益处。还有人觉得少盐饭菜就不香了,其实这是味蕾的一种感觉,我们的味蕾需要2~6周时间来适应这种变化,当我们适应了这种较淡的味道,味蕾就可以感受到食物本身的鲜美味道了。另外,还有一种错误说法是“用减盐酱油替代盐,就不用担心吃盐过多了”。减盐酱油是指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食用大豆粕)、小麦和/或小麦粉和/或麦麸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后通过减盐技术制成,对比日常使用的酱油含盐量减少1/4以上,但仍需要根据盐的摄入要求,定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