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10日
东方外国语实验学校四年级三班 王迪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上午,我和妈妈一起参加了烟台晚报组织的“手工制作端午香牌”小记者活动。
手作香的工作坊在烟台老街区所城里一个清幽的胡同内,我们一走进那个古朴清雅的小院,一股香气便扑鼻而来。在小院的正中央立着一把大大的遮阳伞,下面摆放着一张长方形木质的大桌子,桌子四周已经摆放好了椅凳,桌子的中央放着公用的模具、勺子、刮刀等制作工具。
我们每个人先是分到两小袋制作香牌的原材料,其中一袋是艾草粉,另外一袋是楠木粉。在专业老师的指导和讲解下,我们小心翼翼地把两包粉末倒进玻璃大碗里,然后用不锈钢小勺将粉末慢慢地搅拌均匀。之后,我们将清水分三到四次倒入,每倒一次都要用小勺子搅拌一番,直至碗里的粉末都形成细碎疙瘩状,操作手法就像妈妈平时做疙瘩汤时打疙瘩一样。
接下来,考验我们的时刻到了,那就是把细碎的小疙瘩揉成光滑的“面团”,标准是要做到“三光”:面光,手光,碗光。老师告诉我们,手指一定要用力且反复揉捏,我的小手指们个个都累得又酸又痛。终于,手中的“面团”越来越大,最后揉好了。接下来,大家挑选出自己喜欢的模具,用小刷子把模具内侧均匀地涂刷上脱模精油,再把“面团”放进模具、压实,最后脱模。我们再用刮刀进行修剪,一块印有吉祥图案散发着艾草清香的香牌就呈现在眼前了。我一共做了四个香牌,用牙签一一给它们钻了小孔,待晾干后,拴上绳,一块古色古香的驱蚊挂件就做好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次的端午香牌制作活动,不仅让我亲身体验了非遗手工香牌的制作过程,从中感受到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伟大,更深刻体会到了自己动手的辛苦和乐趣,真是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