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15日
宫双发
2023年6月2日,赵福全先生在《烟台晚报》“烟台街”版面发表了《追忆门楼水库“独立营”》的文章,我和老伴看完后拍手叫好,要是年轻些,会高兴地跳起来。因为在60年前,我和老伴都是门楼水库建设的参与者,赵福全的文章让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
我叫宫双发,今年86岁。小时候家里穷,初中毕业没考高中,1949年开国大典烟台大庆,12岁的我参加了群众游行,16岁前一直帮家里干农活。1958年,烟台西郊的发电厂竣工,18岁的我到了发电厂工作。25岁那年,我和同单位的孙玉珍结了婚,半个多世纪如白驹过隙,现在她已经88岁了。
结婚没多久,上级给我们厂下发了调令,我们一部分技术人员、电工被安排到福山县门楼南部。那里的两座山中间有一条大沟渠,旱天水供不应求,涝天洪水肆虐,淹没下游土地,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此上级决定建造一座水库。
上级的调令如同军令,我们很快就奔赴“前线”,其中有我和我的爱人,还有老工人周元丽、年轻的孙宝珍等人。那里的条件非常艰苦,吃饭就是平地起锅,吃的很简单,住的就是用海带草盖的房子。刚开始没有电,为抢工期经常晚上点着煤油灯加班。
后来经多方协调,拉来了一台150马力的柴油机,用它带动发电机发电。有了电,我们安装了电灯,配套了多台送石头的机器,用了很长时间才把堵水的大坝建造起来。大坝西面有一座山包,总指挥部要求在那里劈山,我和王景香等人承担了这项艰巨的任务。用炸药爆破是一项很危险的工作,我们都做好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思想准备。
工人挖好山洞后,在里面铺放了150吨的炸药,连接好炸药雷管后,由我们技术电工负责通电、送电,确保炸药顺利引爆。在山洞中,我们每个动作都小心翼翼,因为这是一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工作,若有一丝一毫的失误就会粉身碎骨。一切就绪,当我们从山洞中爬出来时长舒了一口气,每个人都大汗淋漓,湿透了衣服。之后,人们站在距离山头100米开外,静静地等待着爆破开始……
在离爆破山头不远的地方,还放了两头肥猪,我们需要通过这两头猪的动作监测爆破的相关数据。电闸两侧还有两个人,一边一个监视着。我把电箱搬离爆破地点,并指挥爆破人员倒数10个数,“……5、4、3、2、1!”随着一声巨响,瞬间山崩地裂!爆破炸出了一条数米深的大沟,因为地形发生了改变,水库里的水瞬间流了进去,堵水工人快速上前去做清理工作。
“成功了!”年轻的我们发自肺腑地大声欢呼起来。
这项爆破任务完成后,我们就结束了在门楼水库的工作回到厂里,另有一部分人被安排到福山县拉电线、装电灯。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我们就像一盏盏灯,哪里需要,我们就去哪里,挥洒青春、照亮未来。
转眼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虽然当年我和爱人参与了门楼水库的修建,但此后再也没有去过那里。不过,听当年的战友描述,现在的门楼水库碧波荡漾,山清水绿,风光秀美;巍巍大坝,横贯东西,蔚为壮观,溢洪闸像一名威武的卫士,适时关启,守护着水库的安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