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17日
王太山
或清闲午后,或落日黄昏,坐一把松软的靠背椅,沏一壶清茶,捧一本心仪的书,指尖划过扉页,感受文字的静美。爱读书,既不是为了“黄金屋”也不希望有“颜如玉”,只是从实践中体会到读书的无穷乐趣。
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极是。
读书是一种感悟。畅快奔腾的唐诗如奔流到海的大江大河,气势磅礴,豪放不羁;曲折含蓄的宋词如净心澄澈的出水芙蓉,“淡香疏影含珠露,粉黛纤姿不染尘”;跌宕煽情的元曲可以让你在那婉约古典的文字中细细品味爱恨、了悟悲欢。生、旦、净、末、丑惊艳亮相,几多风情兀自开放,笔尖流转的清韵,幻化出千般情致、万缕柔肠;挥洒自如的现代诗如天马行空,又似一泓潭水,刚柔并济。
读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我看到了移步换景、千姿百态的庐山,认识到看事物不要片面性,要摆脱主观成见,去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读“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为岳飞的雄心壮志由衷地发出赞叹,为他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而滋生敬仰;读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我看到了“一代人”的理想与志向,以及经历“黑夜”而对光明的顽强渴望与执着的追求;读泰戈尔的“我独自在横跨过田地的路上走着,夕阳像一个守财奴似的,正藏起它的最后的金子”,我看到了孩子那种渴望夕阳不落,想让阳光永远陪伴自己的纯真……
在诗词的阅读中,我寻到了一份难得的恬静。
读书,是一种享受。读卢梭的《忏悔录》,感受到灵魂的震撼,它以坦白灵魂的勇气和真诚,在文学史上大放异彩;读梁实秋的《雅舍》,我看到了作者的种种生活状况,感受到作者忘怀得失、甘居淡泊的坦然;读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我一睹作者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晓得了人生短暂,应当珍惜时间,把握当下,不虚度时光……在散文的世界里,我领略了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读书,是一种意境。阅读一本好的小说,我惊喜于原来喜怒哀乐可以这样被创造,原来感觉系统可以这样被激发,原来人的情感可以如此变化、起伏。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我领悟到一种奋斗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胜利。也许结果是失败的,但在奋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读齐橙的《大国重工》,我看到了主人公冯潇辰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国家重工业建设和发展挥洒汗水和智慧,鞠躬尽瘁的正能量;读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勇敢的俄国人民同仇敌忾、抵抗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家国情怀……
读书,是一种思想碰撞。书中的人与事,作者的理念智慧与我们的经历体会、思想情感互动沟通、相鸣相和,久而久之,我们便获得了对生命对人生最深切的认知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