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职教强校,烟台职业学院以“五大工程”为引领,奋力实现“六个走在前”——

烟台这所大学,实力出圈

2023年07月19日

国字号招牌集于一身,大赛金牌青睐这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高度契合——

在烟台,有一所高校,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办学宗旨,积极应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新常态,不断向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转型跨越。

从这里走出去的毕业生,有的被“双一流”高校录取为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有的入职中科院成为工程师,有的成长为知名企业的技能骨干甚至行业领军人才,实现了人生的华丽“绽放”。

这所高校,就是烟台唯一一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国家“双高计划”院校——烟台职业学院。

这颗镶嵌在黄海之滨的“明珠”,背后究竟有怎样“大国工匠”培养秘籍?这里的毕业生,为何会让众多企业“哄抢”“团签”?日前,记者走进烟台职业学院,一探究竟。

三大“国字号”招牌 叫响“硬核”办学实力

匠心育人是学校最鲜明的底色。从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到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再到“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单位,“国字号”招牌接踵落地,烟台职业学院“硬核”的办学实力清晰可见,更折射学校对于人才培养质量近乎苛刻的“孜孜以求”——

学校对接山东省10强产业和烟台市16条重点产业链,构建了智能制造、智能控制、信息技术等与区域经济高度融合的“1+3+3+N”专业集群,设置专业55个。为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学校先后增设了工业机器人、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专业,将专业群建在了“产业链”上。

如今,学校建有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15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国家规划教材8门,拥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1个、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和品牌专业群7个、山东省示范特色专业9个,省级精品课程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98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3项、各类科研奖励500余项。

累累硕果,来自于优秀的“园丁”。 “全国优秀教师”刘彩凤、“齐鲁首席技师”栾琪文、“山东省教学名师”王枚……群星辉映的“名师群”,是烟台职业学院“硬核”实力的又一彰显。

学校致力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91%,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5个、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2人、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5人、齐鲁首席技师1人。

今年,在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上,党委书记陈新姿提出了新的逐梦目标:力争通过全校上下共同努力,学校“双高”建设“脱群入校”,办学层次实现由专科升格本科,建成“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职教名校,为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贡献烟职力量。

这一目标的提出,让我们看到了新征程上,烟职人接续奋斗的决心和底气。

技能大赛摘金夺银 毕业生成企业“香饽饽”

6月29日至7月1日,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机器人应用大赛——工业机器视觉编程与应用赛项在烟台举行,烟台职业学院智能控制系4名学子一举夺魁。

赛场上的“精益求精”,受益于育人机制的“精雕细琢”。学校通过构建“四梯次全覆盖”技能大赛体系以及“课证岗教管赛”六位一体的融合平台,形成了“系赛选人才、校赛打基础、省赛为重点、国赛为引领”的大赛工作格局。

近年来,烟职学生共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7个、二等奖32个、三等奖13个,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71个、二等奖116个、三等奖61个,2022年国赛更是以3金4银位居全省获奖总数第一名。

烟台职业学院教务处副处长王友云说:“我们构建起五级工匠培育体系,实现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

麦可思人才培养质量报告显示,该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质量及就业率连年高于全国骨干校平均水平,毕业生就业工作走在全国高职院校前列。

良好的就业态势与该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学生畅通就业渠道的举措分不开。

实施校系两级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与上百家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办企业冠名订单班……学生学习与就业零距离对接。

连续多年,学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毕业=就业”,是烟台职业学院学生毕业的真实写照。

政行企校四方协同

“产教融合”打造高水平专业

产教融合是衡量职业教育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志。烟台职业学院积极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产教共同体、产业学院建设,与西门子公司、一汽大众、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等知名企业共建优质校企合作项目81个,荣获“山东省校企一体化办学示范校”称号。

总投资1.68亿元的产教融合工程中心,打造了现代制造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网联汽车、信息技术专业群实训基地,拥有2个山东省高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以及智能控制技术、现代制造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汽车技术等7个实训基地(中心),各类实训室59个。在这里,学生学习行业发展的最新技术,操作企业一线的先进设备。

今年以来,烟台职业学院加快步伐,结出一系列产教融合发展“硕果”——

烟台黄渤海新区产教联合体、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教联合体入选山东省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学校成为全省唯一牵头2个市域产教联合体的高职院校。

上半年,学校已牵头成立了烟台市服务外包、现代物流、海洋工程、绿色建造、生物医药等5个产教融合共同体。与万华化学、中集来福士、张裕等行业领军企业共建万华产业学院、烟台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海洋工程产业学院、葡萄酒文化研创发展中心等。省中华职教社产教融合实践基地、烟台市餐饮与住宿行业协会产教融合实践基地落户学校……

以创新为本,着眼区域产业发展趋势,紧贴先进前沿技术,烟台职业学院积极打破定式,不断激发办学活力。

立足特色“走出去”

国际舞台展中国职教风采

在烟台职业学院诸多荣誉中,“一带一路国际教育交流奖”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国际化”,也成为学校办学实力综合体现的又一关键词。

与英国、德国、新西兰、芬兰、韩国等国家和地区30余所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在尼泊尔、印度尼西亚、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有该校老师对外开展技术培训和汉语教学的身影……

这一切,都是烟台职业学院深化国际合作、开展国际化办学的精彩折射。

近年来,烟台职业学院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与德国手工业行会合作,建成山东省唯一的“德国手工业行会培训考试认证基地”;在巴基斯坦成立海外分校“中巴国际学院”;新能源汽车专业获批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

走向世界,彰显高职教育“国际范儿”。烟台职业学院以办学特色为纽带,不断提高国际交流合作的质量,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的范围和成果。

今年,烟台职业学院国际化办学全面起势。该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标准成功获巴基斯坦信德省职教局及职业教育委员会权威认证。马来西亚海外分校正在推进过程中,有望年内签约揭牌。与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国立语言大学、韩国岭南大学、韩国檀国大学、芬兰卡亚尼应用科学大学、韩国京东大学等国外高校搭起了一座座合作桥梁。

2023年是学校谋划未来、强化支撑、持续攻坚、赶超进位的关键之年。全校上下正围绕在职教升本上走在前、在“双高”建设上走在前、在高层次人才引育培用上走在前、在加强校企校地合作上走在前、在提高毕业生留烟就业率上走在前、在争创“全国文明校园”上走在前“六个走在前”发展目标,抓好办学层次提升工程、内涵发展强校工程、高效能社会服务工程、全环境高质量育人工程、全面提质增效工程“五大工程”,在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征程中,干出烟职气度、拼出烟职力度、跑出烟职速度。

YMG全媒体记者 王修齐 通讯员 宫珮珊 孙梦佳 摄影 卜祥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