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19日
本报讯(芝罘融媒记者 李淼 通讯员 贾寅品 摄影报道)连日来,区卫计监督所提早谋划,召开“暑期游泳场所卫生监督专项会议”,提醒全体经营者做好自查,承诺经营;同时启动“蓝盾”专项行动,执法人员深入一线,紧盯关键环节,及时排除隐患,确保暑期泳池卫生安全。
本次检查重点为“禁游”提醒、检测报告、余氯公示、游泳培训班次排布等方面。经全覆盖排查,各机构均能落实相关工作要求,执法人员分别下达卫生监督意见要求各机构依法开展泳池服务工作。
芝罘卫监提醒:广大消费者选择泳池可用“六看法”进行鉴别。看前台提醒,前台应有“禁游”提醒,内容为“严禁肝炎、重症沙眼、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精神病、性病等患者和酗酒者进入”;《消费者健康承诺书》前来游泳的顾客可以填写一份承诺书,对自己的健康做出承诺,不再需要提供健康证明。
看证照报告,游泳场所每4年更换一次《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每年对泳池水进行至少1次的水质检测,检测报告书封面标有具体日期,时限不得超过一年。以上均需要公示在大厅醒目处。
看水质公示,每2小时对泳池水进行余氯检测,并在场所内公示余氯结果,国家标准值范围是0.3-1.0mg/L。我区所有游泳场所均配有电子检测设备,消费者可以观察经营者是否定时公示水质结果。
看消毒药剂,消毒药剂需要单独存放,存放处有明显警示标识,儿童和顾客不易碰触的阴凉通风处。一般来说,消毒药剂不会出现在广大消费者视线内,如果超过24小时仍然未按要求存放保管,则涉嫌违法违规操作。
看消毒记录,每天消毒情况均有详细记录。一般情况下消毒记录存放前台,消费者可索要查看。消毒记录上有明确消毒方式、消毒时间、药剂浓度、消毒人员等信息。
看通风情况,排风口有明显空气流动,能人为感知到。通风是公共场所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如果新风量能够达到要求,则会消除很多健康安全隐患。广大消费者进到场所内,可以选择一处通风口进行直观感受,如果感受不到空气流动,建议立刻更换游泳场所,闷热高湿的环境中最适合病菌生存,通风效果差,直接威胁消费者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