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21日
盛夏七月,正值酷暑,烟台公共交通窗口也迎来了暑天大“烤”。在一线岗位挥洒着汗水的公交人,用勤恳的工作态度和不辞辛劳的坚守,为城市公交平稳有序运行和市民的舒适便捷出行,默默贡献着力量。
头顶烈日做好发车前准备
昨天下午2点半,记者来到位于福山区的门楼场站时,室外的温度已达到32℃,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热浪,太阳晒得人睁不开眼。此时,38路驾驶员冯丽娜正在做着发车前的准备工作。
打开车后盖检查并擦拭发动机,坐在驾驶位检查刹车、灯光等,依次敲打轮胎并在场站内试驾一周检查胎压,最后来到车内检查灭火器,做好车内卫生……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完成后,冯丽娜的脸上已满是汗水,记者跟随她回到室内稍作休息,身上的热意也久未散去。
冯丽娜向记者介绍,自己是2012年入职公交集团的,那时所有的车里都没有空调,车里的温度比室外还要热上许多,“车厢后的窗户打开形成对流,乘客坐着还能舒服点,但驾驶位的小窗门一关就特别闷热。”驾驶位虽然安装了小风扇,但长时间吹也会头疼,驾驶员们只能开一阵关一阵。冯丽娜回忆,“当时运营车辆10多分钟衣服就被汗水浸湿了,跑一趟至少要喝两升水,也不上厕所全都靠汗排出去了,每天晚上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衣服。”
虽然辛苦,但冯丽娜从未抱怨。“既然选择了这个工作,运营好车辆、服务好乘客就是我们的责任。”记者和冯丽娜攀谈时,她身穿一件灰色的工作服,这是公交集团考虑到传统棉质工装夏天闷热,影响驾驶员身体健康,在2020年特地为驾驶员统一采购的更加轻便透气的冰丝短袖T恤衫。“防暑衣”采用速干面料,成分为聚酯纤维,吸湿排汗,穿着舒适。“我妈经常跟我说,她觉得我穿工作服的样子是最好看的。”
据悉,随着烟台公交车不断上新,去年5月起,38路公交车全部换上了纯电动空调车,在减轻驾驶员负担的同时,也收获了市民乘客的一致好评。
在空调车里长时间工作并非易事
在空调车里待着不是挺惬意的吗?对于驾驶员来说并非如此。记者了解到,38路线路单程运行时间规定为77分钟,但考虑到靠站和转弯的减速、斑马线礼让行人,以及无法预测的堵车等情况,冯丽娜运营38路的时间要在85-90分钟。
一边长时间保持稳定的驾驶姿势,一边吹着空调的凉风,让驾驶员们的肩颈产生了不适。“我自己戴了套袖,有时也会拿个毛巾搭在后背防止受凉。”冯丽娜说,以前没有空调又赶上疫情的时候,驾驶员要全程戴着口罩更加闷热,现在虽然条件好了,但凡事总有两面性。
据了解,门楼场站是城乡公交线路的重要中转站,乘客群体以老年人居多。冯丽娜介绍,驾驶员基本上会把车内温度设置在26℃左右,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昨天下午2点40分,车内的温度显示屏显示户外温度为30℃,而车内的温度高达36℃。正式发车前10分钟,冯丽娜来到车上将空调打开,2分钟后,车内明显凉快了起来;2点48分,车辆缓缓驶出场站,在门楼站接上了第一批乘客。
在这批乘客中,有一位大姨引起了记者注意,她双手提着两大筐自家种的水果,准备到市内出售,气喘吁吁地来到车厢后方寻找到座位,坐下后不禁大声感叹:“这车可真好啊,上来就这么凉快。”
车辆驶至终点站后,冯丽娜笑着向记者说:“每次听到乘客上车后的一句真凉快啊,我就感觉自己的服务得到了肯定。”
YMG全媒体记者 陈睿旷
通讯员 王柯然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