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路街道台湾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洪艳:

绘出为民服务“暖心底色”

2023年07月21日

右一为王洪艳。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衣文萍 通讯员 邢潇月 摄影报道)老年大学,长者助餐,未成年关爱活动……今年,黄海路街道台湾村社区为民服务工作开展得热火朝天,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我们强调‘1+1>2’思维导向,创造性构建‘1+N’工作模式,社区党委以社区为主体,以社会服务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者为支撑、以社区志愿者为辅助、以社会慈善资源为补充,积极探索‘五社联动’工作机制,着力引领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协同治理,凝聚服务力量,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质效。” 台湾村社区书记王洪艳介绍说。

台湾村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对照“5510”品质社区建设工作体系目标任务,以社区书记十大实事为抓手,不断提升服务品质,着力打造符合群众生活期盼的现代化、高品质社区。今年以来,社区党委联合“双报到”单位签订共建协议,梳理2023年度需求清单16项,各联盟单位根据自身职能优势主动认领为民需求 “细分细化”服务职能,开展精准化服务。社区每季度组织双报到单位召开联席会了解工作进度,梳理重点难点,打通信息屏障,真正将“民生所想”变成“民生所向”。此外,社区与各共建单位签订了《幸福合伙人协议》,进一步探索长效共建模式,做深做实为民服务。

台湾村社区老年居民较多,60岁以上常住人口占常住人口总量的1/5;社区社会组织较少,文化生活不够丰富。在充分了解社区老年群体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台湾村社区党委秉承“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办学理念,通过公益创投引进烟台市芝罘区红苹果社工中心,以组建社区文化组织+开展主题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创办了“和美社区”老年大学。今年,社区老年大学已开办第五期,社区已具备脱离社工机构自主管理推进老年大学持续发展的能力,“我们自主链接优质课程资源、师资力量,不断丰富课程内容,涵盖文化娱乐、强身健体、智能科技三个领域,我们以文化为纽带,鼓励社区居民实现‘社区为我做了什么’到‘我要为社区做什么’的思想转变,成为社区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王洪艳说。截至目前,社区通过老年大学直接孵化出5支志愿者服务队、11个社区文娱组织,成为社区文化生活服务的重要资源”。

同时,台湾村社区党委重点开展社区长者助餐服务,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题。社区以日间照料驿站为依托,积极对接辖区餐饮企业进行餐食配送服务,同时发动志愿者队伍、社会公益资源广泛参与餐饮服务、物资供给等环节,满足辖区老年群体就餐需求。“小饭碗装着大民生。台湾村社区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较高,老年群体能否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是我们关心的头等大事。年初,社区党委根据辖区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符合社区实际的长者助餐模式,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乐享幸福“食”光。“在我们小区生活很暖心,每天都是开心的状态,这样的生活真的比蜜甜。”居民王师傅说。

在未成年人工作方面,台湾村社区围绕幼儿、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联合童萌苑、爱特启迪天琪幼儿园、柚子会馆开展涉及安全防护、习惯养成、心理健康教育等各方面主题活动,给孩子们生活、学习、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五月份,社区联系专业儿童心理教育辅导机构“柚子会馆”,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每季度组织开展儿童心理健康公益讲座,开展“温润童心”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为辖区14岁以下少年儿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帮助孩子树立健康心理意识,掌握正确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初心深处是民心,为民服务不止步。接下来,台湾村社区党委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以“五社联动”机制为抓手,不断加强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培育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培养社区社会组织骨干人才、链接各方公益资源,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