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23日
林红宾
故乡西面有一条幽深的山谷,乡亲们管它叫西燕沟。按说这地名与燕子有关联,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端详,也看不出燕子的轮廓,问及村老,皆茫然不知。我倒是想,或许是因为那里有几处土崖石崖,乡亲们习惯将“崖”念成“岩”,继而演化为“燕”,才有了现在的名字?
西燕沟长若4华里,谷底之溪流终年不竭,蜿蜒出山。早年,周围的山上赤松成林,檗椤成片,植被保护良好。飞禽走兽慕名前来栖居,繁衍生息,因之就有了许多趣闻。这些趣闻为西燕沟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街坊二爷年轻时曾在傍近谷口的一处石碃打石头盖房子。有一天,乌云密布,转眼间下起了霏霏细雨,他便藉此小憩,点上一锅老旱烟,吧嗒吧嗒地抽了起来。俄顷,听得旁边的石砬堆里窸窣作响。他顿生疑窦,循向望去,不看则已,一看大惊失色,但见一只如同婴儿拳头大的母蝎子爬了出来,双螯伸缩,反反复复,好像在练功;尤其那竹节钢鞭样的尾巴左右摆动,那毒针在岩石上划了一下,哟,就像錾子镩的一般,留下了醒目的刻痕!毋庸置疑,这是一只极为罕见的“蝎子精”!谁若被它蜇一下,那可就一命呜呼了!
乡亲们都知道二爷一向爱说怪话,故意夸大其词,渲染气氛,然而,我们孩子家却感到毛骨悚然。其实二爷说蝎子精的故事,是出于一番好意,唯恐村里的孩子们到石碃下面的碎石堆里捉蝎子,沟底狭窄,没有回旋的余地,一旦有碎石坠落,那可就毁了!
有一年,时值三伏六月,有个村民到山那边亲戚家过喜事,因贪杯喝过量了,只好找个地方昏昏入睡。当他一觉醒来,已是半夜时分。他自知酒后失态,感到无比尴尬,任凭亲戚再三挽留,执意非走不可。他走山路来到西燕沟中部,一抬头隐约可见一位白袄白裤白头发的老太婆坐在溪边洗衣服。他满腹狐疑,深更半夜的,谁家的小脚老太婆会在这远离村庄的山谷里洗衣服呢?莫不是自己酒意未消,醉眼迷离所产生的错觉?他向来胆子大,出于好奇,便如履薄冰向前摸去。
其时正是农历十六日,月亮锃明瓦亮,照得大地恍若白昼。他揉揉眼定神打量,果然是个老太婆!老太婆似乎觉察到有人在窥视她,掉头向后望去。他心中大骇,惶遽逃窜,回到家里,衣服全让冷汗溻湿了。他告诉老街旧邻,那个老太婆一定是个“貔子精”,幸亏他跑得快,不然的话就让它迷惑领走了,永远也回不来了。据传貔子是一种高智商的动物,类似于狐狸和黄鼠狼,膝盖朝前,能够像人一样行走,时常迷惑人,然而从未有人见过它,只是个传说而已。尽管这个村民说的是醉话,但是我和伙伴们听了后,浑身就起了鸡皮疙瘩。
西燕沟中部南侧的山洼里有一个自然村落,因村东有长岭环绕,故称绕龙洼,仅有20余户人家。有个村老讲,古代有一条龙在这里兴妖作怪,犯了天条,被天兵天将处死,当地人就管这里叫妖龙洼。那时我还年少,想象那条妖龙定然是一条老粗老长的毒蟒,一旦让其复活了,让它缠住可就遭啦!因此我和伙伴们从不到西燕沟捉鱼摸虾,也不到那里割草打柴。
由于西燕沟的山溪终年不竭,况且地处阳坡,水草茂盛,冬暖夏凉,青蛙较多,因此蛇就多,通常在谷底走一趟,准能遇上一两条,甚至三四条,其中水蛇居多。
土地分户经营时,我的家小尚在故乡,恰好有一块责任田坐落在西燕沟中部的溪边上。我爱人天生怕蛇,总是盼望我礼拜天回家,与我一块前往劳作。我总是走在前面准备“扫雷”,十有八九能看到蛇扭动身子钻入草丛中。有一次,我独自前去锄地。地堰下面是个水潭,潭水深若一米,清澈见底。一条水蛇在潭中洗澡,但见它放荡恣肆,俨然在表演水中芭蕾,那情景令人发瘆,不敢正视,幸亏爱人没来,否则定会吓得魂飞魄散。
前不久,我回故乡探望,闲暇无事便手持长杆到西燕沟“探险”。时光流逝真如白驹过隙,一晃眼,40多个年头过去了,当年讲述西燕沟野趣的几位村老早已作古,西燕沟不再让人觉得神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