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精英大学富裕家庭学生比例畸高

2023年07月24日

新华社北京7月23日电 《参考消息》近日刊发文章《美国精英大学招生制度将往何处去》。

6月29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了高校招生中有限度考虑种族因素的“平权行动”。这一裁决如同强力催化剂,引发公众对美国“高校招生整个过程的彻底重新审视”。从给予校友和捐赠人子女特殊录取待遇的“传承招生”,到把包括多个贵族体育项目在内的运动特长作为招生“加分项”的做法都遭到质疑,被认为相当于利好白人、富人和男性的平权行动,尤其是为富有白人学生开放世袭的绿灯。

哈佛传承招生频遭质疑 富裕家庭学生比例畸高

判决做出4天后,7月3日,位于波士顿的自由派组织“民权律师协会”代表三个黑人和拉美裔团体提起联邦民权申诉,指控哈佛大学给予校友和捐赠人子女特殊录取待遇的做法实际上偏袒了资质较差的富家白人学生,歧视非裔、拉美裔和亚裔学生,违反《民权法》,要求联邦政府审查并予以终止。

说起来,给予校友和捐赠人亲属特殊录取待遇的传承招生,乃是美国高等教育独有的一种特色,西方其他国家至少不曾堂而皇之地将其列入招生政策之中。

据美国媒体考证,这种招生方式起源于上世纪初。一战结束后,美国涌现新一波移民浪潮,也激起美国社会又一波反移民情绪。其中,学术成绩优异的犹太学生数量增加尤其迅猛。到上世纪20年代初期,这些学生已占据哈佛学生总数的21%,哥伦比亚大学学生总数的近40%。

为了限制犹太学生,包括所有常春藤盟校在内的多数美国精英大学开始优先考虑包括出生地、家庭背景、运动能力、个性在内的“主观素质”,而非考试成绩来录取学生。

杜克大学等美国高校经济学家研究发现,哈佛在招生中为四类学生提供特殊待遇:运动员、校友子女、捐助者子女以及教职员工。2014至2019年间,被哈佛录取的白人学生超过43%属于以上类别。

此外,体育成绩“加权”也越来越被质疑为偏好富有白人学生。据统计,常春藤盟校中,65%的校队运动员是白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要想在帆船、高尔夫、水球等典型的常春藤盟校运动项目中取得优异成绩和参加校际比赛,需要家庭有财力长期支付教练、夏令营、各种赛事和装备费用。

凡此种种,使得美国精英大学里,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比例畸高。经济学家拉杰·切蒂2017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在美国,来自收入最高1%家庭的学生,被常春藤盟校录取的几率是贫困家庭学生的77倍。

两百年来,高等教育一直被视为美国社会流动性最强大的引擎。但21世纪以来,美国高等教育却更加分层,美国领导层的名校背景也越来越集中和突出,这本身就是美国社会不平等和阶层固化趋势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