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动创业梦 托起大民生

我市上半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亿余元

2023年07月26日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张孙小娱 通讯员 柳斌)记者昨日从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获悉,全市上半年共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亿余元,惠及小微企业223家、创业者2136人,完成年度计划的75%,实现创业贷款发放新突破。

“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始终是困扰创业者及小微企业发展的难题。为了减轻他们身上的“担子”,今年,我市新开展了“创业提振贷”业务,在落实原有个人和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前提下,个人贷款最高额度提高至50万元,小微企业贷款最高额度提高至1000万元贷款。更充沛的“源头活水”,让创业者“轻装上阵”,发展更有信心。

创业提振贷实际承担利率不超过4.5%

日前,我市创新开展了个人和小微企业“创业提振贷”业务。该业务的工作模式为“创货+商贷”,个人可申请最长3年期最高50万元,其中创业担保贷款部分最高可申请20万元,商业贷款部分最高可申请30万元;小微企业可申请最长2年期、最高1000万元的贷款,其中创业担保贷款部分最高可申请300万元,商业贷款部分最高可申请700万元。商贷部分可纳入市融资担保集团批量担保。

记者了解到,发放的“创业提振贷”,贷款贴息后个人实际承担利率成本不超过4%,小微企业实际承担利率成本不超过4.5%。

此外,各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定期梳理通过省、市、区市创业大赛选拔,市级以上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推荐的企业名单,推荐给农商银行,各农商银行可为其提供最长2年期最高不超过限额的专项商业贷款,根据当地市场化利率情况可给予贷款利率优惠。同为一个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借款人,不能在同一贷款期限内申请“创业提振贷”或专项商业贷款。对生产经营正常、贷款到期仍有需求、临时资金周转困难、符合无还本续贷条件企业,还可以积极运用无还本续贷政策,保障资金无缝续接。

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最高可申请20万元

个人创业担保贷款适用于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刑满释放人员、高校在校生、高校毕业生(含大学生村官和留学回国学生)、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和失业人员、返乡创业农民工、网络商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农村自主创业农民、符合条件的离岗或在职创业的乡镇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港澳台来鲁创业青年,以及根据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其他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人员。

符合条件的个人可申请最高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创办企业、民办非企业(含教育培训机构)及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及各类合伙创业或组织起来共同创业的,且合伙人、组织成员均符合借款人条件,按照每个创业企业借款人最多不超过(含)3名合伙人,可申请不超过60万元贷款。贷款利率不超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加50个基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去150个基点以下部分利息由借款人承担,剩余部分财政给予贴息。贷款期限一次最长不超过3年,累计次数不超过3次。

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适用于小微企业新招用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刑满释放人员、高校毕业生、化解过剩产能企业失业人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量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人数15%(超过100人的企业达到8%)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且守法经营,具有还款能力,无不良信用记录。

符合规定的小微企业,可申请不超过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贷款利率最高不超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加50个基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去150个基点以下部分利息由借款企业承担,剩余部分财政给予贴息。贷款期限一次最长不超过2年,累计次数不超过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