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26日
郑志建
一场珠帘般的微雨过后,天空乌黑浓重的云团散开了些,灰蒙蒙淡如水墨。
我跟妻子驱车去看望远在乡下的舅妈。小时候,由于父母工作忙,我住在舅妈家里,对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非常熟悉。吃过午饭,舅妈常带着我们去地里摘菜,山路很窄,只能走着去。
没有风,刚被雨水冲洗过的田野出奇得安静。
由于多日无雨,平日干焦的黄土终于吸饱了雨水,松散湿润。沉睡在泥土里数年的知了猴,在雨水的浇灌下,应该醒来了吧。或许此时正蠢蠢欲动,待夜幕降临时,便会破土而出,金蝉脱壳,然后在拂晓的霞光中振翅高飞,去履行夏日歌者的使命。每年这个时节,好事的人们宁肯顶着炎炎烈日,也要举着长竿去粘知了。还有趁着夜色,打着手电筒,在树下捡知了猴,也可以收获不少。
舅妈虽然上了年纪,但是身体却很硬朗。即便泥泞的小路有些湿滑,也不愿我们搀扶。
路旁的果园里,被人们修剪得层次分明的果树挂满了青涩的果子,密密麻麻地套满了袋子。虽然要等到秋天才能摘袋上色成熟,但是隐约仍能嗅到淡淡的果的清香。伴着雨后清新潮湿的空气,深吸一口,闭眼细品,沁人心脾,有一种超脱的愉悦之感!
脚下低洼处的小水沟,一汪清水清澈见底,水面如镜,没有一缕粼波。倘若雨再大一点,形成潺潺的流水,穿涧而过,则有花儿相伴,鱼儿相拥,那种诗意般的境地会更加美妙。
不远处,烈日下曾打着蔫的灰菜,伸展开了茎叶。它们在柔柔的雨水滋润下,仿佛又拔长了几节,簇簇丛丛,葳蕤一片。舅妈俯身掐了些灰菜心,放进了篮子里,嘴里唠叨着:“这灰菜呀,可以拌着吃,煮汤、炒菜也行,还能治拉肚子呢。”这不起眼的灰菜到处都有,功效还真的不少呢。在舅妈身边总能学到不少生活小常识。古人也有很多关于灰菜的描述,记得陆游在《午饭》中写道“破裘负日茅檐低,一碗藜羹似蜜甜。”王维也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藜”就是指灰菜,可见人们对灰菜的喜爱由来已久。
舅妈又顺便掐了几把马齿苋。密密匝匝的马齿苋铺满了地面,叶肥茎嫩,翠绿欲滴。晶莹透亮的水珠沾在叶片上静止不动,只盼与风儿邂逅,滑落叶尖,去滋润干涸的秧苗。在擅长养生的人们眼中,马齿苋光滑细腻的口感,已然成为餐桌上天然的美味菜肴了。
偶瞥一只薄翼未长的双目甲(注:蚂蚱的一种),伸展着纤细的腰身,静静地趴在叶片上,小心地打探着四周的风吹草动。身旁的水珠融着整个世界,可窥视一切,稍有动静它便弹动长腿,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舅妈勤快,把菜园管理得井井有条,各种蔬菜郁郁葱葱,紫得黝黑发亮的茄子,俏皮喜人;红绿相间的辣椒形状各异,钻天椒苦辣,能吃出汗来,圆椒却带着甜味,老少皆宜……
蔬菜连同野菜,舅妈弄了满满一篮子。很显然,这是给我们准备的,每次回来都这样,虽然啥也不缺,但是舅妈说家里的菜天然干净,吃了健康。还嘱咐说,多带点回去,给邻居朋友分些。我应允着,心里满是感激。
没有风,寂静的田野延绵着绿的颜色,不见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