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荫里的歌者

2023年07月26日

杨文革

一声清脆的蝉鸣,忽地从茂密的绿荫里传来。听到了第一声蝉鸣,才真正感觉到盛夏来了。

风吹一夏,蝉鸣一季。此起彼伏、或长或短的蝉鸣声,透过茂盛的青绿枝叶,清晰传来,这是每年夏季才有的美妙音符。

夏雨不知春已去,不觉已是夏已深。几场夏雨过后,这些精灵从树下破土而出,脱下了蝉蜕,变出一身坚硬的黑色躯壳和薄薄的透明双翅,这就是所说的“薄如蝉翼”吗?瞬间,展翅飞上了茂密树林的归处,爬在高大的枝干上,把细长的像针一样的嘴深深插入树体,扇动着双翅,嘴里发出“知了,知了”的清脆鸣叫,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来到了。

傍晚,夕阳收回了最后一丝温柔,从晨光里就开始鸣叫一天的知了,并没因为夜幕的降临而有所懈怠,感觉叫得更欢实了。“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蝉鸣是夏天的象征,捉知了猴更是盛夏夜晚的一道风景。

记得小时候,每场夏雨过后,便会到树下寻找圆圆的小洞。找到小洞后,一直向泥土深处挖下去,经常会挖到沾满泥土的知了猴。小心翼翼地把胖乎乎的知了猴用水冲洗干净后,集中放在玻璃瓶子里。挖的知了猴多了,可以用油炸着吃,那是一道非常美味的佳肴,香喷喷的味道,至今想起仍唇齿留香。

如今我所住小区南边的小树林里,夜晚经常亮起通明的手电筒光,那是乐此不疲的人在捉知了猴。忍着蚊虫叮咬,不怕炎热流汗,直到收获满满,才心满意足,踏着皎洁的月色回家。

夏歌秋亡,蝉一生大部分时间都隐居在黑暗的地下。入夏之后,随着天气越来越炎热,知了猴开始从地下爬出,破壳蜕变,攀上高枝,躲在茂密的树叶间引吭高歌。树枝上,常常可见蝉蜕,这就是所谓的“金蝉脱壳”。蝉蜕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我小时候曾捡拾很多,拿去卖了做零用钱。我曾把捡到的蝉蜕放在一本书名为《草木有情》的封面上,透明有质感的蝉蜕的触角,放在那个“情”字上。感觉蝉蜕瞬间灵动复活,变成长出双翅的蝉,飞到了书里,清脆悦耳地蝉鸣带着墨香在字里行间响起来。

在诗人的笔下,蝉餐风饮露,声名远播,是清高玉洁的象征。静听蝉声,是一种触动乡情的享受。童年时代的蝉鸣声,便由远及近而来,小伙伴们会一起对着树上鸣叫的蝉,一同唱起歌谣:“哇又哇又哇,北京来电话。叫我去当兵,我还没长大。”

蝉是天生的歌唱家。夏蝉成群结队聚集林间,只要有一声蝉鸣,其它蝉便群起合之,像在演奏一首交响乐。它们时而合唱时而独唱,不需乐队指挥也不需乐器伴奏,贯穿一夏,从清晨唱到夜晚。

倾听蝉鸣,静听蝉声,是一种夏日别样的风情。听着夏日不停歇的蝉鸣声,不禁让人感悟:生命不止,奋进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