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日均送水超过60桶

送水工老黄21年的坚持

2023年07月27日

下午2点,老黄又骑着他的小摩托出发了。这是老黄当天送的第51桶水,这次的目的地是位于芝罘区万达附近的一个小区,距离老黄的水站大约是3个公交车站的车程。

刚过了大暑,现在正是港城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午间的日头晒在人的身上,似乎要把细胞里的水分完全榨干。老黄正在和他的水店度过第21个这样的夏天。

老黄,原名黄治山。1964年出生的他,20多年前在芝罘区红旗里社区开了一间送水站。“当年生意特别好,红旗里附近政府机关单位也多。”老黄说,光是给这些单位送水,每天累计的量都能超过100桶。后来红旗里附近的多数政府机关单位搬迁至莱山区,加上直饮水机在各个新旧居民区普及,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店的生意。“现在平均每天的送水量有六七十桶,光是今天上午我就送了40多桶。”老黄告诉记者。

除了一些单位企业,老黄还有200多位老顾客。

居住在万达附近的王先生就是老黄的老顾客之一。“他是我的老乡,从我2002年开水店,就一直在我这里订水。”当记者问起这位老顾客的情况时,老黄则是直接用“老乡”这种称呼来介绍王先生。比起送水工和顾客之间的情谊,老黄似乎更在意20多年的乡里乡亲。“他和我的老家都是海阳,我们俩最开始是朋友介绍认识的。”老黄说,“他需要订水,我就给他送。”每周一桶水,这一送就是21年。“只要一个电话,不用20分钟,水就送来了。”王先生对老黄的工作效率赞不绝口。

和贩卖瓜果蔬菜一样,送水也是一门讲究“时令”的生意。每到冬季供暖后和三伏天气,老黄水店的生意会格外忙碌。“只要家里温度一上来,这个送水的量也就上来了。”记者问起“伏天工作是否辛苦”之类的问题时,老黄却笑着回答:“我觉得不辛苦呀!我干得挺好的,在家也待不住,我打算干到70岁!”

近年来,人们安全用水的意识逐渐增强,喝上一口干净的水早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除了通过传统的订水来保障饮水质量,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安装家用净水装置,或者在小区里的直饮水机上刷卡打水。如今,订水的群体大多是中老年人,他们是因为嫌弃更换净水装置麻烦,或者是下楼腿脚不便,送水到家的服务帮助他们解决了这些烦恼。

烈日炎炎,绿柳成荫。你也许会看到一辆后座载满水桶的摩托车穿梭在大街小巷,也可能会看到黝黑干瘦的“老黄”们正扛着水桶进入高楼大厦……

YMG全媒体记者 吕金滙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