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27日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盖鹏 通讯员 葛晓杰) 烟台市文化艺术中心歌舞剧院原创音乐剧《审判日》日前结束了为期近一个月的保利院线全国巡演后,返回烟台。此次巡演自6月26日晚在牟平大剧院拉开序幕后,又陆续奔赴郑州、滨州、潍坊、淄博、济宁等地进行演出,所到之处掀起一波又一波红色文化热潮,激发了各地观众的极大热情和强烈反响。
1947年5月23日,烟台人力车夫杨禄奎被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驻烟办事处职员史鲁域琪驾车撞伤致死。事发后,史鲁域琪百般狡辩,拒不认罪,激起全市人民极大愤慨。中共烟台市委、烟台市人民政府和市总工会据理力争,向史鲁域琪所在机构提出严正抗议。经过三次艰难谈判,烟台市地方法院成立临时法庭,对史鲁域琪进行公开审判,宣告了正义的胜利,捍卫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音乐剧《审判日》就是根据这段发生在“老烟台”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该剧自创演以来历经多次打磨与调整,主创团队着重深挖人物情感,梳理故事脉络,使故事的讲述更清晰,思想的传递更明确,从而更好映射出中国共产党和广大民众对正义的渴望与坚持。同时,为提升观众的观演感受,此次巡演对音效、视效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改进,使舞台机械、声光电与故事发展、人物情感更加有机地融合,让向来以“阳春白雪”“曲高和寡”著称的音乐剧能够真正走到百姓身边,被接纳、被喜爱、被推崇。
观演过程中,现场观众被跌宕起伏的剧情紧紧牵引,不时热泪盈眶、心潮澎湃。每场演出结束后,观众席总是响彻着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有的观众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第一时间跑去后台向主演索要合影、签名,充分证明了音乐剧《审判日》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与认可。
《审判日》的创排是我市红色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近年来,烟台市文化艺术中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大力实施“名家传、名团帮、名剧带”的创演机制,积极探索“专家指导地方、地方演绎作品”的院团发展新路子,以期达到“一个院团创排一部重点剧目,一个剧目成就一批地方名角儿”的战略目标,用更多舞台艺术精品回馈广大观众,助力烟台文旅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此次原创音乐剧《审判日》保利院线全国巡演,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不仅扩大了烟台原创精品艺术的传播力、影响力,还通过舞台表演与现场互动相结合的宣传模式,提升外地观众对烟台城市的认知度、美誉度,进一步擦亮“仙境海岸 鲜美烟台”城市品牌,实现市场效益、社会效益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