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1日
杨文革
霜降后的第二天,并没有因为这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而降温,反而有些热了。天空蔚蓝澄澈,大海风平浪静,今天是个退大潮的日子,海边停靠了许多的车辆,电动助力车、摩托车、三轮车、自行车一排排停放,在静静地等候着赶海的主人满载而归。成群结队的海鸥,在海面上欢快鸣叫,一会儿飞到海中,与浪花嬉戏,一会儿落在沙滩上,聚集在一起觅食鱼虾贝类。站在海边远远望去,身着五颜六色的衣服的赶海人,密密麻麻布满了海滩。
今天海边为何这么多人?一位70多岁的大姨,穿着一套连着长筒水靴的防水服,胖胖的身材显得更加壮实,她戴着太阳帽、胶皮手套,提着蓝色的塑料桶正准备下海。我忍不住问:“今天退大潮,能有什么海货?”大姨说:“今天蛏子多,大家都来赶蛏子呢!在家里闲着没事,赶些海蛏子,吃个新鲜。”大姨边说边拿着赶海工具,走向了大海。一阵嘻嘻哈哈的欢快笑声从身后传来,我回头一看,是两位50多岁的大姐在穿下海的衣服,高个子大姐说:“先别管能不能赶到东西,咱要先把行头准备好。”矮个子的大姐随声附和说:“就是,就是!”
看着海边热情高涨的赶海人,我不禁想起童年时赶海的往事。10岁那年的夏天,因为父亲工作调动,我们举家搬到了一座海边的城市生活。一个周日,房东的女儿带着我去赶海,这是我第一次赶海。初次见到大海,我兴奋不已,忍不住欢呼雀跃。沙滩上,一个圆圆的小洞,顺着小圆洞深挖下去,会挖出肥美的吐着海水的花蛤;在海边的礁石缝隙里,有螃蟹等海物……由于过于专注,我们竟忘记了时间,直到饥肠辘辘,才想起来应该回家了。把赶到的“战利品”带回家,急不可待地倒进锅里。煮熟了一看,除了花蛤,还有全身通红的小螃蟹,奇怪的是有一种“波喽”怎么没有肉呢?只是厚厚的外壳里伸出了红色的虾须。后来才知道,我捡到的是“虾波喽”!这是我第一次赶海收获的“战利品”,至今想来仍记忆犹深。
临近中午,那位大姨提着塑料桶满载而归。她麻利地脱下防水服,大半桶鲜活的蛏子滋滋地吐着海水,伸出了嫩嫩的肉芽。大姨说:“回家煮熟就行了,没有沙子,味道特别鲜。”
看着这么多人在赶海,看着让人眼热的海鲜,我的心也痒痒的,真想到海里一试身手,可惜我没有赶海的“行头”,只能望海兴叹了。后来,我在沙滩上捉了些小蟹子,让这些活蹦乱跳的小东西作为赶海的“战利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