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柿子红

2024年01月02日

赖玉华

对于柿子,我从小就情有独钟。就像有的爱,从来就是没有道理的。

从我村到下夼村约有3公里的路程,一条自南向北的幽长小路,绕过城西、三里店,再过一条自西向东的小河,不远处就是下夼村姑姑村。下夼村以前盛产柿子,也称柿子夼。每到秋天,满山的柿子树便挂满了红红火火的小灯笼。

姑姑家的两棵柿子树,长在门旁东西两边。远远望去,青瓦红柿,蓝天白云,院子中间的软枣树、无花果也相继绽放,黄的紫的红的。以柿子树为中心,占据了大半个院子,一道独特的风景,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从我记事起,我和表姐每年都会相约去下夼村的姑姑家。每次去都会缠着表姐,带着我在村子里转转,最常去的是位于村东北的清道光年间兵备道鹿泽长故居。听表姐说,鹿泽长的故居大部分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遭到破坏,现存的变成幼儿园和民用房屋。村西北清末进士、云南曲靖府知府谢隽杭故居也是蛮有看头的,三排两进四合院,大部分保存完好,这些老房子被谢隽杭的后裔居住,每次我都会悄悄地溜进去,瞧个究竟。

最爱去的还有下夼村附近的小山丘,采几朵野花,扎个花环,戴在头上臭美一下。再顺着蜿蜒曲折的羊肠小路,寻找野生的浆果。初冬的山柿子最为诱人,远远望去像一颗颗滚烫的心,红彤彤的,挂满了树枝,天气越是寒冷,它越是红得迷人,就像是风中的一只只小灯笼,照亮了暗淡的小山村。

每年到了采摘柿子、软枣的季节,姑姑总会特意在树上留一些。她说这是柿柿如意,日子会越过越红火。高枝上的柿子、软枣也常常成了麻雀、喜鹊的口中之物。姑姑却不在意,她说,看着它们成双成对地在树枝上飞来飞去,觉得真喜庆。

表姐告诉我们,姑姑总是惦记着把最好的风干柿子饼专门留着给我们,好像我们才是她的亲闺女。

每年深秋,姑姑还会把柿子放在小瓷缸里,再加上几个苹果、梨,封闭好后捂一捂。她说,时间放得越久,就越发甜蜜,特别是经霜打的柿子味道更好。

那个时候,觉得姑姑懂得可真多,她说“每日一个苹果,不如一个柿子,柿子堪称是有益心脏健康的水果王”。她还告诉我们,吃柿子有很多好处,对预防心脏血管硬化、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肌腱炎症和外伤的康复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还别说,记得有一年冬天,我感冒咳嗽,吃了点姑姑做的柿子饼,咳嗽症状真的有所减轻。

每年那个时候,我们就充满了期待,巴巴地数着天数,慢慢地享受其中的乐趣。喜欢刨根问底的我,傻傻地问,姑姑怎么会嫁到下夼村?姑姑一边点着我的脑门,一边开玩笑地说:“都是你们这些小丫头喜欢吃柿子,把我送来了。”

当年,媒人说柿子夼那户人家小日子过得不错,那个后生是个独生子,姑姑嫁过去,吃穿不愁,日子会过得很殷实。姑姑觉得自己还小,还想念书,死活不愿意相亲,每天哭哭啼啼,奶奶也不舍得。当时家里困难,粮食时常不够吃的,再加上那户人家非常看好貌美如花的姑姑,一个劲地催婚,奶奶怕媒人隐瞒啥,决定亲自去那户人家看看。在下夼村,她看到了偌大的院子,南北向的房子不少,看到了院子里外瓜果累累,还看到了那两棵柿子树。奶奶告诉姑姑:“你嫁过去比在家里强,不会饿肚子,在咱家你常把自己的饭偷着留给弟弟妹妹们,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啊。”

姑姑还是听了奶奶的话,嫁了过去,结婚三天后,姑姑忽然跑回家。她哭哭啼啼地告诉奶奶:“你看到的那些新家具、生活用品都是借的,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也是借的,为了结婚,他们家背了一身债务,比咱家还穷呢。”

姑姑的眼泪还没干,姑父就跟着跑来了,语无伦次地对奶奶说:“岳母大人,这两年我在大连打工,家里的田地没顾得上管理,收成确实差了点儿。我确实做得不好,媳妇对我不满意,但我打心眼里稀罕她。回去后,我一定好好侍弄庄稼地,多产粮食,孝敬二老,不让媳妇跟着我遭罪……”

奶奶看着一脸诚恳和惶恐的女婿,叹了一口气,对姑姑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过日子得靠自己去打拼,你在家吃完饭,赶紧回去吧,别让你婆婆着急。”

婚后不久,姑姑就跟着姑父一起奔向大连打工,他们在一个国营机械厂找了份差事,一干就是好几年。在两人的精心打理下,小日子逐渐有了起色。

没想到,又赶上了三年困难时期,在大连的日子也不好过。姑姑便带着几个孩子回到了下夼村,又开始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大旱之年,庄稼地收成也不好,姑姑家的孩子又多,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奶奶很是自责,只要家里有好吃的,就让爷爷去送菜送点心……

每一年,一树树的柿子在风中托起沸腾的日子,又落下一个个惊喜,落进山村火红的日子里,也落进姑姑甜美的梦里。姑姑家的孩子们渐渐长大了,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心地善良的姑姑在亲情的陪伴中,幸福地走完自己八十五载的人生。

人过中年,我寻找着人世间最美的亲情,回忆让我血液奔涌,难忘在柿子夼的姑姑家,一边唠嗑,一边吃着她亲手做的香甜可口的柿子饼,那种幸福感,深深地烙在我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