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年大菜

2024年02月08日

郝祖涛

在胶东地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民间尤为看重的团圆年饭就有隔年菜。

大年三十各家午宴必备隔年菜,在芝罘区、莱山区、牟平区、福山区、栖霞市、莱阳市等地,又称为过年大菜,或是年菜。烹制隔年菜的过程叫熬大菜。芝罘区等地在这一天的中午,还要用小米合着红枣蒸一锅米饭,栖霞市、牟平区等地则是蒸一锅大米饭,谓之“隔年饭”。这个“隔”字,蕴含辞旧迎新之意,意即阻断旧岁晦气,期盼延续祥瑞好运。

隔年菜的最大特点是用料丰富,几乎将春节居家准备的所有食材都囊括在内。在牟平区、莱山区等地,此菜配料有酥鱼、酥肉、酥鸡、酥丸子,有切块的猪头肉、猪大肠、猪肺、猪血,还有豆腐、水发粉条,也有加入略微发芽的绿茶豆的习惯。当然,大白菜更是少不了的。用葱姜爆锅后,煸炒白菜片,烹酱油,加清水以及各种主辅料,熬炖六七分钟,调味后撒上韭菜或香菜作青头,一道丰盛的年味大菜就做好了。

过去内陆地区隔年菜的内容大体差不多,无论贫富家庭,莫不如此,区别就在于荤素食材所占比例的多寡而已。而沿海渔家由于有靠海的便利条件,掺杂的海味相对较多。

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如今的隔年菜除了保持传统的农家特色外,新派渔家风味、经典商家风味也相继进入了普通百姓家庭,成为年节常备的美味。其中的新派渔家风味,是选用鲜品海参、鲍鱼、贝柱、虾仁、蛏肉、海蛎肉、乌鱼板、海螺肉、海肠子等海产品为原料,采取清汆水滑技法制作,成品呈现鲜料宽汤风格,突出清淡鲜嫩的口感;经典商家风味,则是借鉴酒店喜寿婚宴的“全家福”,属于多料搭配的肴馔,讲究的配料有海参、鱼肚、鲍鱼、虾仁、干贝、鱼肉、鸡肉、猪肚、蹄筋、肘子肉、玉兰片、黄白蛋糕等十几种山珍海味,通过提前泡发、炖煮、油炸、清蒸等熟制加工处理,以烧煨方式二次入锅烩成。诸多原料掺和烹调后,肉制品的醇香、海产品的鲜香、菜蔬品的清香融为一体,产生极为浓郁的复合味道。

以“全家福”为代表的隔年菜,从古到今不仅胶东官商民众喜欢,古时还是帝王颇为青睐的佳肴。明太监刘若愚在《酌中志》中讲,朱翊钧正月期间最欣赏用“海参、鳆鱼(鲍鱼)、鲨鱼筋(鱼翅)、肥鸡、猪蹄筋共烩一处”制作的菜,“恒喜用焉”。万历皇帝所吃的名曰“三事”的菜,就是胶东经典的海鲜“全家福”。

胶东的隔年菜现已形成了传统农家特色、新派渔家特色、经典商家特色三种不同的风格,但无论哪种流派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不仅食材要全,而且分量要大。也就是说,烹制此菜时做得要多,除了足够全家人一餐之食外,要有足够的“余头”,以备跨年食用,谓之“余财”。

在胶东地区“团聚称觞”、极重家庭饮宴的大年三十,家家户户的午餐可谓是各种美食悉数登场亮相,而象征阖家团聚、富裕圆满的隔年大菜,无疑是分量最重的压桌菜。在觥筹交错、欢声笑语的祥和氛围中,全家老少大快朵颐,那种对家国的浓郁情怀,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甜在每个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