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流量不择手段

揭开造假短视频的“画皮”

2024年03月20日

近年来,短视频发展迅猛。截至2023年6月,国内短视频用户规模约为10.26亿,占网民总数比例高达95.20%,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超过2.5小时,遥遥领先于其他应用。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很突出。记者发现,继去年12月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整治短视频信息内容导向不良问题”专项行动后,“摆拍制作和技术生成虚假短视频”的违规现象还有不少。这类短视频为何屡禁不止呢?

央视“焦点访谈”近日播出的一期节目,深入剖析了这一现象,为公众揭开造假短视频的“画皮”。

以炮制热点、制造争议赚取流量

去年8月3日,某网络平台发布了一个短视频,除了哭泣声,上面文字打的是“深夜,外卖姐姐送餐,下楼发现车被偷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时长仅10秒左右的视频,当晚浏览量已超6000万次,并在多个平台迅速传播,进入热榜,随即点赞、收藏量超过10万次。同样,这个视频也引起了警方关注。经调查核实,该视频为摆拍,发布者就是画面中表演的女子,其丈夫在旁负责道具和指导,而他们当时摆拍的全过程被大街上的户外监控记录了下来。

为了流量不择手段,毫无下限的摆拍博眼球案件不在少数。记者发现,这些虚假短视频大多以生活痛点和社会热点为话题,撩动人们的情绪,利用人们的情感。从婆媳斗争到性别对立等等,这些虚假短视频以戏剧化的情节展示、真实化的拍摄手法炮制热点、制造争议。

实际上,这些虚假内容的发布者刻意模糊“摆拍视频”和“真实记录”的界限,目的就是故意让网友信以为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博取关注,获得更多的点击率和流量,冲进热榜。而平台也会根据算法推荐,对这些进入热榜后流量大的作品做进一步的推流,给予这些摆拍造假的短视频更多的流量,因此才会被更广泛传播。

记者发现,这些摆拍、虚构演绎的短视频文案大多是转载抄袭的,用网友的话说“都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以“外卖车被盗”为例,记者查询到,从2018年开始就出现了相同内容的摆拍视频,且不断被复制粘贴式地抄袭演绎,还每每都能收割流量。实际上,稍加留意就能发现,连视频中的哭泣声都是一模一样的声效。

最终都是为了将流量变现赚钱

无论是处心积虑的编排假视频,还是简单粗暴的复制假视频,表面上似乎仅仅是为了博眼球、获流量,实际上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在这背后,这些虚假视频发布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将流量进一步变现赚钱。比如,“凉山孟阳”一开始就是在网络平台上先发布一些编造的“悲惨身世”和“哭穷卖惨”假视频吸粉,在粉丝量突破10万后,开始了带货之路。

记者了解到,像这样的套路在视频造假案中较为普遍。记者在多家网络平台发现,目前,短视频带货已成为流量变现的主要模式之一,所谓短视频带货是指以短视频为载体,利用自有或第三方货源,通过商品成交获得收益。

但是,记者了解到,要想在短视频平台开通商品橱窗,进一步挂上购物小黄车的链接进行短视频带货或接广告,至少需要1000个粉丝。而且粉丝数越多,可以挂出的购物车链接就越多,相应的收益也就更多。

通过制作优质短视频吸引粉丝并带货,这本身无可非议,但在利益诱惑下,一些短视频博主却不惜造假来摆拍各种博人眼球的视频,获取流量变现。而有些短视频带货的培训机构推出的涨粉技巧更是充斥着“颠覆认知”“制造对立”“抄袭素材”等不正当手段。

怎样治理短视频摆拍造假之风?

为了获取利益,网络上各类虚假短视频层出不穷,制作和传播手段也是五花八门。那么,怎样治理短视频摆拍造假之风?专家认为,需要各方各部门共同携手一起发力。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张新宝表示,治理假视频的虚假信息是一项综合工作,需要执法部门加大执法力度,需要平台加强自律和监督,也需要受众不断提高自己的识别能力,需要强化社会监督,提高制作人(造假者)的违法成本。最根本的是要从源头治理,切断相关利益链条,使那些做假视频宣扬虚假信息的人不能获得经济利益,大家共同来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张新宝表示,这些内容导向不良的短视频,冲击公序良俗,甚至违规违法,必须加以整治。如果纵容这样的信息泛滥,人们频繁地被欺骗,会对真实的新闻事件也变得麻木无视。这些消极负面的影响最终要全社会买单,受害的可能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种以虚假手段骗取流量的无底线做法,有关部门、互联网平台以及视频制作发布者等等相关方,都需要各负其责。流量经济不能成为造假经济,更不能脱离法治轨道。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