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王月鹏《海上书》中的心性现实主义

那些关于人与大海的故事

2024年03月25日

白安炜

《海上书》是烟台作家王月鹏以胶东半岛为背景创作的散文集,集合着这片土地上人与人、人与海的故事,审视着城市化进程中人与人、人与海洋的关系。王月鹏的文字背后,蕴含着浓厚的心性现实主义色彩,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在《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4期中曾阐释心性现实主义的内涵——“关于中国文化传统的看法很多,这里还是集中为以心性智慧为代表的倚靠个体心性修为去化解人生问题的思维方式,如仁厚、仁义、中和、和合、友善、慈悲、知行合一等。”王月鹏用这种描写方式反映胶东半岛人与人、人与海关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传播着丰富的中式海洋文化故事和所埋藏的人文精神、先人智慧。

人们了解和爱护这片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尊重其他物种的生长规律,才能谈和谐共生,才能实现人与环境的“细水长流”,自然才会馈赠人类。王月鹏关注到人与自然的整体性,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长期性和必要性。在《海事》一文中,作者这样写道:

“初旺渔村附近海域的大对虾,无论产量还是质量,都曾远近闻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村人用海边篓子就可以捞到十多斤虾。小船出海,撒三网,即可满载而归。那时渔民通过抓阄,决定在海里捕捞的位置,不逾矩,不乱来,凡事皆有规则。如今,产卵期的虾,渔民也不肯放过。”

《逸周书·大聚篇》记载,大禹在任时曾颁发了一条禁令:“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纲罟,以成鱼鳖之长。”可见古人懂得敬畏和节制。在《海事》中,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渔民继承了节制与保护的优良传统,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渔业资源。而当今渔民连产卵期的虾也不放过。王月鹏用两段时间对渔民的行为进行对照,看似平铺直叙,实则心怀忧思。他渴望能用文字来警醒这些“海的儿女”们,呼唤“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观念在当今渔民心性中的吸收和继承。这也印证了王月鹏在后记《海,与人海》中写的——“对‘海’的书写,于我而言其实只是一个缺口,这本书企望由此切开和抵达的,是茫茫的‘人海’”。

《海上书》中的“海”不单指自然之海,还与“人海”纠结在一起。王月鹏将个体放置在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中,目的是更清晰地呈现个体的身份和所作所为。《海上书》中“人海”故事蕴藉的心性智慧在当代社会有阵阵回响。在《老人与海及其他》一文中,作者这样写道:

“他已经八十八岁了。岁月在他身上的留痕,就是看不出岁月的痕迹,所有遭遇在他看来都是命定的一部分,他讲述它们,那么平静和安详,即使是那些曾经的汹涌波澜,也被他内心的力量平息了。这个老人,他知道在生命的最后关头该如何面对生命。这个老人此刻正在温和地回忆当年的惊涛骇浪,他说到了自己的软弱和恐惧,说到了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活命。人再有力量,也是没法战胜大海的。”

与海明威《老人与海》中传达的“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的理念不同,王月鹏笔下的胶东版“老船长”用中国式的生存智慧回顾自己所经历的“惊涛骇浪”:他对人与自然力量的悬殊有着明确而清晰的认识,对自己的人生有着达观而随性的洒脱;在面对惊涛骇浪之时保持对求生的渴望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在晚年回想起这段经历之时平静淡然,不将自己在外人看来“传奇”的努力作为谈资夸夸其谈,也不将这条鲨鱼被意外捕获的过程抹上神秘的色彩。这位拥有如此淡泊与豁达之生命体悟的老船长,其内心深处沃壤深植的智慧之“木”正是他在出海的不断探索辅以先人豁达开放的心性浇灌和传承而就的。王月鹏将这种淡泊从容、坚持事件真实底色的心性呈现在世人面前,也将这份真实与准确贯穿创作始终。

王月鹏穿梭在茫茫“人海”之中,面对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他观察着,寻觅着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坚守与宁静,在《石帆》一文中,有这样一位钓者:

“他什么也没说,但他却告诉了我这世间真正重要的东西,无论什么样的天气,不管他人如何围观和言说,永远专注于自己该做的事,成为你自己。我敬重这样的人,心向往之。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保留了这样一个背影,无论他多么忙碌和热闹,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当他远离人群,他会从钓者的背影中看到自己的脸。”

不恃于外物是心性,它让人享受内心独有的宁静和平和;专注于眼下之事亦是心性,它让人明确由何而来去往何方。王月鹏笔下的这位钓者只专注于眼前的钓竿,对于这份不确定的追求有自己的坚守,正是“举世誉之不加劝,举世非之不加沮”内心智慧的写实。读到《海上书》中的钓者,不由得想起王月鹏曾在早年关于现代人生活与心性的书写,他看到“是速度,让一条路变得恍惚,让最真实的生活变得虚幻,让一个人在追逐中迷失了自己,让家成为‘在路上’的驿站,让故乡永远成为故乡。”(《葡园独白》)这无疑是对于现代社会众多奔走在“三点一线”式人们的真实的内心写照。文字背后,呼唤的是“乘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心性智慧与人生境界。坚守与宁静的心性流淌在字里行间清濯碧净,本真与寻我的渴望顶在胸腔呼之欲出。王月鹏的文字犹如透过云霭的皎月,将清辉洒在人们内心最深处,照亮行人辽阔却时而为浮云遮蔽的坦途,又如矗立在时间涯角的智者,裹挟着千年的仆仆风尘虔诚地吟哦着心性智慧。

王月鹏坚守在桌案前,静聆自己内心汹涌的波涛,凝视着书桌之外更辽阔的霓虹夜色。在白纸上游动着的笔墨,穿过了时间和空间的大海,绽放出的是传统的心性美学的新芽。不论是书中对于人与自然之海的追问,还是对于身处于“人海”中人与自我、与社会的思考,都凝结着心性现实主义的追问与反思。

《海上书》不仅是一本记录作者所见所闻所感的散文集,更像是一层层沿着古人传统心性智慧盘旋而升的阶梯,虽未大量引经据典,但却处处隐含古人心性智慧与哲思,发人深省。在快节奏的时代学会与自然之海为伴,在茫茫“人海”中不失自我,觅得安宁,是《海上书》带给我们最大的思想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