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剪子戗菜刀

2024年05月15日

高守莲

走进璜山书院老物件博物馆,看到磨剪子戗菜刀的家把什,不由得想起前些日子在芝罘区万达公馆北门遇到的磨刀匠。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我被久违的“磨剪子来——戗菜刀”的吆喝声吸引。声音来自一位老者自行车把上的喇叭,老者一手推着一辆24蓝色自行车,一手甩着皮条铁片串成的“惊闺”从东而来,手中“惊闺”甩出的“呱哒呱哒”撞击声,引来了不少路人驻足围观。老者在万达公馆北门旁支起自行车,把手中的“惊闺”放在地上,搬下后车座上放的小长条凳,拿下车把上挂的小马扎,坐下后便开始接活儿了。一般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找他磨剪子和菜刀,小喇叭则继续吆喝着“磨剪子来——戗菜刀”……老者全神贯注地磨起刀来。他的小长条凳不同于璜山书院老物件博物馆的磨剪子戗菜刀的长条凳,而是去掉了绑坐垫的那段长度,便于自行车携带。老人是坐着马扎磨刀和剪子的。

比起这位推着自行车磨刀剪的老者,过去的磨刀匠可是太辛苦了:他们肩扛镶着一粗一细两块磨刀石和捆绑着坐垫的1米多长、20厘米宽的木头长凳,靠双脚走街串巷,用手艺赚钱养家。

谁都懂得“好钢用在刀刃上”这句俗语的寓意,是说人力、财力和物力必须用在最需要、最紧急、最关键的地方,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也反映了国人精打细算利用资源的务实与精明。

现在的刀剪多为不锈钢,既耐用又不生锈,各种规格和锋利程度的应有尽有,剃头刮脸也实现了自动半自动化,磨刀匠早已淡出了市场。但是在钢材短缺的时代,以铁为主的菜刀、剪子真的是刀刃才有钢。一旦刀刃缺了钢,那可不是生锈的问题,关键是钝剪子钝刀剪不断、切不动,做家务的主妇们太辛苦。特别是春节前做新衣,都要提前磨剪子对牙口,方便剪裁。只要听到“惊闺”声,她们就赶紧拿着自己常用的刀剪出来找磨刀匠,磨刀匠从不缺活儿,手艺过硬的磨刀匠很受人尊敬。虽然走街串巷没有固定场所,条件很艰苦,但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在我的记忆中,紧挨着双龙胡同的悦来街南头有一位磨刀爷爷很受欢迎。他家住悦来街1号,三级台阶的小院里住着两户人家,一户是磨刀爷爷一家祖孙三代,另一户是曾被评为“全国十大青年诗人”且是画家的庄永春一家。我奶奶与磨刀奶奶的年龄相仿,她的孙女与我同龄。奶奶用惯了我父亲用下脚料给她打的全钢小刀和剪子,如果钝了,就在晚饭后单独去磨刀爷爷家戗磨。我这个跟屁虫去了就和他的孙女一起玩儿,两个奶奶聊着天,爷爷就把活计干完了。平日里,磨刀爷爷喜欢叼着一个细铜杆的烟袋锅,上面挂着一个手工做的烟荷包,扛着一米多长的木头长条凳,凳子前面镶着一大一小两块磨刀石和戗斧,后面绑着一块坐垫,下面还挂着一个装工具的布袋和装水的小铁罐。戗磨时坐在坐垫上,两条腿分跨凳子两边,弓着腰磨刀,被人们戏称为骑马跨鞍戗菜刀。他的顾客都是回头客。因为悦来街位于繁华商业区,服装店、理发店、饭店、菜店布局相对密集。服装店的专用裁剪刀,理发店的刮胡刀、剃头刀,饭店案头的切刀、剁刀、砍刀,菜店剔肉、割肉用的剁骨刀和砍菜刀、割鱼刀过一段时间都要戗磨,磨刀爷爷基本循环穿梭于街巷胡同之中。我们双龙胡同的家庭主妇,除了做家务,大多数还绣花,有绣麻布花的,也有绣毛线花的,磨剪刀是常态。磨刀爷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双龙胡同磨剪子戗菜刀。烟台市独一无二、有40户人家的纩纺大院有个填死的方井台,面积有三四平方米,这是磨刀爷爷的临时工场。每当他扛着凳子来到井台上,双龙胡同整条街需要戗磨的刀和剪子就会被主人送到井台上。磨刀爷爷按顺序一把一把地戗磨,毫不懈怠。中午他把家把什放在井台上,回家吃完饭后回来接着干。刀剪的主人们会在磨刀爷爷收工时,来付款后,拿走戗磨好的刀剪。

现在,“磨剪子来——戗菜刀”的吆喝声已鲜有耳闻,一旦听到便让人联想到样板戏《红灯记》中的经典台词:“磨剪子来戗菜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