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烟火 别样的月光

——华子诗集《一枚月光》序

2024年05月15日

赵志杰

初识华子,未见其人,先读其文。她关于老花匠父亲、雕刻手艺人老叔的小品文,语言灵动,生活气息鲜活。她的短诗《老屋》《梧桐树》,写故乡风物,字里行间是对故土家园的依恋和浓郁的乡愁。读文识人,这应该是一位热爱生活、内心敏感又透亮的女子。

再识华子,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微信交流中,她乐此不疲地斟酌文稿中的词句,灵动中透着才思。对于一位有点“咬文嚼字”职业病的报刊编辑来说,我很欣赏作者有几分老杜“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追求,每每与华子心有戚戚焉。

后来知道,华子供职于烟台一家海洋工程类企业,人到中年,工作与文字没什么联系。印象中,女人到了这个年龄,多忙碌于工作、家庭、孩子,应付着平凡生活的磕磕绊绊,即便有闲阶层,也多把时间用在养生和休闲上。华子却是与众不同的。她有一颗诗心,在烟火生活中且吟且歌,为自己精心构筑起一个属于诗歌、属于文学的精神王国,并乐在其中。

《一枚月光》(黄海数字出版社)是华子的第一本诗集,收录了她近年来的139首诗作。从诗歌的源头出发,华子总能冷静切入烟火人间中人人可见的物象,以女子特有的细腻和敏思,将瞬间的灵感定格为诗行,给人一种超越俗世况味的心灵体验。

正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写诗、读诗都是一种很个人化的审美趣味。譬如我,读诗前会放空自己,让身心进入诗作的意境中,去吟诵去感知去品鉴。读罢《一枚月光》,最大的感受是:这是一本采自生活的诗集。华子善于从身边的事物入诗,写景写情无不感受真切、平实隽永,追求的是真物境、真情境、有意境。

华子曾自谦诗作格局不大、视野不阔,多为有感而发、随物赋形。其实,诗歌的本源何尝不是以个人真性情来抒情、叙事的?譬如《诗经》中的文字便是平实质朴的,没有承担后世赋予诗歌的那么多功能,却更能打动人心。诗缘情而绮靡,《一枚月光》中多的是抒情短诗,在华子营造的意境中,常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句子,如同神秘的精灵,或让人瞬间入诗、一时忘我,或值得反复咂摸、余味悠长。

故土乡愁是华子反复吟诵的主题。乡愁是对逝去的事物的追忆,是一种高贵的痛苦,甜蜜的忧伤。诗集中多首乡愁主题的诗作将我带入故园和家的怀抱,带入对父母的思念中。譬如:“一场雨,比另一场雨/更让人揪心,患了/风湿的老寒腿,怎么/也走不出故乡的小路/冷风一阵挨着一阵”(《望乡》)。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时令变化更是华子诗作的背景板。常见的物象有夕阳与夜色、风与雨、花与树……有诗人熟悉的山河胜景。这些诉诸感官的外在物象总能触动诗人的情感,引发诗人的联想和体悟。譬如:“隆起的山色,弥漫着/生命的浩荡,一树树/槐花,抱着橘红的/黄昏,在婉约的风中/摇落一地的旧梦”(《漾动的春色》)。“人到中年/莫名喜爱独处/莫名/喜欢落日,向晚/一个人/泡一壶热茶,守着/一盏灯火,写诗/取暖,彳亍时光//更多的时候,去看/徜徉在暮色中的母亲河/踩着/鹅卵石的小路,倾听/水声潺潺,晚风中/卑微的生命,用夜色/作药引,抱紧一个/患有偏头疼的女人”(《落日》)。

正如《一枚月光》这个名字,诗集中关于月亮、月光、月色的诗句达数十处之多。月亮是千古诗人的挚爱,也引发华子更多的诗情。譬如:“在夜里/倚着窗,仰望星空/月光照着半张床,另一半/举着一份试卷,寻求/那个为我提灯的人”(《转身,寻找一份答案》)。单纯的意象与饱含的深意形成一种冷峻的张力,断句的节奏读来颇为打动人心。

一样的人间烟火,别样的月光诗行。

华子让自己的身心融入笔下的意象、抒情与哲思,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于是,关于“我”“诗”这样的字眼,便贯穿在了整本诗集中。《一枚月光》是诗人情感和思想的结晶,是诗人用心写就的。

古人说诗无达诂,以上只是我粗浅阅读后的一孔之见,权做抛砖引玉。读者想知道梨子的滋味,一定要自己亲自尝一尝、品一品。作为一位有追求、善学习的女诗人,我愿华子在诗歌王国里继续采撷月光,酝酿芬芳,为读者带来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