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当然要打动大众

2024年06月04日

在中央美术学院近日的毕业展上,作品《超级蜂巢》因造型为一堆废弃纸盒摞在一起,被不少网友吐槽是“一堆废纸壳”。作者随后道歉,称这个作品造价真的很高,经过很多设计。

个案也许有各种解读,但一段时间以来,摄影作品《中国十二色》、清华美院的“眯眯眼”走秀等一再在观众的质疑声中冲上热搜,这些本应审美在线的专业人士在与大众审美的碰撞中仿佛格格不入,这一现象耐人寻味。

美没有标准答案。特别是专业人士经过长期训练实践,其审美视角往往更加独特深刻,这使他们在创作具有创新意义的作品时,可能与大众审美习惯产生偏差,审美差异横亘其间本不足为奇。

但艺术创作所需要的大胆创新中,还是应当对接公众审美观念、符合普遍审美意趣。换言之,艺术专业人士不能躲在艺术“有门槛”的帘后,以“他们看不懂”为由逆大众审美而行,因为艺术的目的本来就是与人交流,艺术的价值也是让更多人体会到美,它不能是高高在上、自说自话,更需要直击人心、触动心灵、激发共鸣、共振情感,让普通受众得到审美享受。

尤其需要业者警醒的是,审美不仅是个体的事,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的审美旨趣、审美水平,也在塑造这个民族、这个时代的精神气质和社会风貌。坚守自己的文化立场、渲染健康的审美底色,是艺术从业者表达文化态度、传递美学底蕴、构筑精神家园的责任,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内涵之一。

从这个意义上讲,优秀创作人的灵魂和技艺,既能有独特的审美表达,也应赢得大众的认可。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