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夏槐花入梦来

2024年06月04日

孔范晔

丰子恺说:“一年中最愉快的时节,是从暮春开始的。”这个时节的到来没有预兆,几乎是一瞬间就完成的。一半花开,一半花落;一半春深,一半夏浅。花褪残红,枝叶渐茂,桃红柳绿渐次退场,毛茸茸的果子挂上枝头。

“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此时,槐花当仁不让地成为当季的主角,枝桠间,重叠悬垂,白色繁花点点,瞬间唤醒心灵。槐花的白,是那种清白,看了格外惹人怜爱。更难得的是,槐花的香,也是清香,仿佛不施粉黛的美人,只是一眼,便被勾了魂魄。摘一朵槐花入口,细细地品味沁人心脾的香,儿时的记忆扑面而来,如水洗一样纯净的天空,被青木色的蓝引入澄明之境,让人心生欢喜,初夏的恬淡静美便入了心。

古语有“举子踏槐”的说法,唐代长安举子如果六月应试落第,可于当年七月再献上文章,谓之“过夏”,寓意着年轻人遭受挫折之后重新崛起之意。“举子踏槐”和“折桂”一说,让槐花和桂花都有了“金榜题名”的喜气,在民间是很受欢迎的树种。在众多咏怀的诗词中,尤其喜欢白居易在《夏夜宿直》中所写:“槐花满院气,松子落阶声。”一静一动,小院场景历历浮现,让人联想到遥远的夏夜,在一院清香中,母亲摇着蒲扇讲着牛郎织女的故事,我在故事中沉睡过去,漫天星河,皆为梦幻。

槐花不仅好看,而且清香味美,论口感当属花中魁首。槐花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适当吃一些槐花,具有降血压、扩张冠状动脉、消炎、杀菌、降脂等诸多功效。只是槐花属凉性,肠胃不好的人尽量少吃。

槐花含苞待放的时段称为槐米,此时口感最佳,槐米也是一味中药,药食同源,有清肝泻火、舒心明目等功效。有一次我们去樱桃园经过一个山沟,沟底几棵槐树顶着一头尚未开放的槐米,欣欣然地望着我们。这场景真是令人惊喜,小心翼翼地顺着陡峭的山路匍匐下去,在够得着的地方摘了一兜。端量着手里小小的槐花,白里透着青涩,如大一号的米粒,在掌心里闪着晶莹的微光,心里不由得充满感动,感动它在初夏送来实实在在的小美好。山顶上的槐花承受日光的宠爱多一些,此时已迫不及待地绚烂成一片花海了。

开白色花朵的一般是洋槐,又叫刺槐,味道甜香鲜美;开黄色槐花的国槐多用作园林美化树木,树形比较高大,黄色槐花可入药,也可做染料,尽量少食用;现在还有一种开紫色槐花的香花槐,花朵非常漂亮,是作为观赏树品种推广的,不建议食用。之前见院里一排紫槐开得灿烂,我忍不住摘取一些做槐花饼,虽然好看,但只可浅尝。

胶东人向来喜食槐花,槐花包子当属最受欢迎的吃法。饭桌上出现槐花包子,加上萝卜咸菜、玉米面熬成的稀饭,一准儿会吃得肚子滚圆,那种满足感给个神仙都不换。另外一种比较普遍而简单的吃法是槐花炒鸡蛋,槐花的清香和鸡蛋的香味儿完美结合,既营养又美味。和香椿、荠菜一样,槐花成为开春时节必尝的山野风味之一。

槐花虽然好吃,但也只能是一季鲜,民间智慧是无穷的,很快大家就想出各种长期保存的办法。我之前都是轻轻焯水后过几遍凉水,团成团子放进冰箱冷冻保存。后来有朋友传授心得,将刚摘回的槐花择干净,直接密封冷冻保存,日后拿出来吃跟新鲜槐花一样,这个方法我试过,简单好用,只要冰箱够大,保存多少都没问题。也有人不想占用冰箱空间,就把清洗干净的槐花放在蒸锅里蒸30秒左右,晾凉之后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自然风干保存即可。吃时需提前用水浸泡一下,我个人感觉风干保存的槐花风味会差一些。

有一段时间我在偏远的山区调研,走进那些古朴的小村落,冬暖夏凉的石头房子、小桥流水人家、带着年代独特印迹的井台……我被这些乡村风物深深地吸引,时常流连忘返。更让我难忘的是,几乎每个村庄都有一棵上百年的古槐,遒劲的枝干指向天宇,栉风沐雨,如守护神一样守护着一方水土的四季平安。它多像盼游子归家的老母亲,执着而坚韧地守望在村口。

村里人也保持着敬畏之心,为古槐赋予着信仰之光。他们在枝条上系满红布条,坚信古槐的圣灵之气,可以祈求福寿平安和五谷丰登。记得有一棵数百年的老槐树,一半树干已经被雷劈焦,可是在大家担忧的目光里,另一半树体年年都会萌发新枝叶,开花时节一树繁花如雪,硕大的树冠让树下的老房子就像石砌的玩具。谁家有病人卧于病榻,就会前来捡一两根掉落的槐树枝,回家煮水给病人喝。民间流传的各种灵验版本,为古槐赋予了更多的神秘光芒。如今这些古树都被当地的林业部门登记在册加以保护。

静静立于天地间的古槐,像一位学识满腹的老者,阅尽百年世事,看淡人间无常。槐树年年不负所望开枝散叶,一树繁花如巨大华盖,徐徐展开一幅唯美的画卷,整个村庄都笼罩在槐花的清香馥郁之中。这个时节树下会坐满乘凉的老人,如果你恰巧路过,在亲切温暖的乡音里,还会听到关于古树的各种传说,顺着这些传说可以追溯到村庄的起源和发展脉络。这些偏安一隅的村落大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仍然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朴农耕习俗。

小小槐花,牵系几代人的乡愁,在思而不得的清夜里,悄然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