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罘大疃村竟有181个姓

2024年06月25日

彭守业

胶东古称“东夷”,元朝前人口稀少,现在的居民绝大多数是明初以后迁入者的后裔。芝罘大疃村位于芝罘岛中央,是胶东历史文化名村,也是人口和姓氏大村。前几年,笔者在编修《芝罘大疃村志》时,对该村人口和姓氏进行了详细调查。见微知著,通过探究该村人口状况,对研究胶东人口变迁等问题或许有所裨益。

大疃村人口的“大进大出”

根据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大疃村域内即有人类居住,但直至清末人口规模一直很小。明朝时不到百户,清初时100多户。清中期至民国年间,大量灾民涌入,上世纪30年代初近500户。后来人口大量迁到东北等地,至上世纪40年代末土改时,只剩下350多户。

《芝罘区志》等志书在介绍大疃村时都这样写道“原名芝罘村,1952年因居民增加逾千户,更名芝罘大疃,简称大疃”。据笔者调查,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上世纪50年代时全村也就400户左右。1960年烟台地区修建门楼水库,福山县宅院村迁入后,村民超过500户,上世纪60年代中期超过600户。之后人口快速增长,1976年超过700户,1978年超过800户,1980年超过900户,1982年超过1000户,2004年超过2000户,以后人口发展较平稳。

大疃村人口的迁入、迁出用“大进大出”一词形容,是再恰当不过的。初氏于后唐时从辽地迁入,距今约1100年,为有史可查的最早迁入芝罘岛的居民。明朝时期,黎、季、夏、前王、后王、文登刘、所城安、所城张、西陈九姓迁入。清朝初期,东陈,东口曲、朱、孙,文登徐这五姓迁入。清朝中后期至民国年间,社会动乱及自然灾害频仍,苏北、鲁西南及胶东西部一带的人成群结队地外出逃荒,不少人想通过烟台闯关东,好不容易到了烟台,由于无钱买船票过海,只好在烟台谋生,不少人到了大疃定居。新中国成立后,人口迁入渐多。改革开放后,人口迁入更是呈逐年增多之势。

据不完全统计,迁入大疃村的男性人口来自全国9省37县,其中山东省至少就有26个县。

至于人口迁出的情况,由于年代久远,春秋战国时岛上的“土著”居民、秦汉时以及汉朝至元朝时的岛上居民后来迁居何处,现已不得而知。有据可查最早的外迁居民还是初氏。明朝初年,因不堪倭寇骚扰,初氏逐步迁出大疃村,散居胶东多地。清初“康乾盛世”时,大疃村人口增加较快,人口大量外迁。此时人口大致向两个方向迁移:一是烟台周围,包括西口、蓁山屯、黄务、珠玑等村庄;二是向关东迁移。

清朝初年,随着八旗子弟的铁蹄滚滚南下,关外白山黑水间的大批满族人纷纷来到关内做官,辽阔的关东大地人烟稀少。清王朝于1653年颁布了《辽东招民开垦条例》,鼓励关内向关外移民,后来虽然又禁止汉人入关,但依然阻止不了山东人闯关东的步伐。大疃村人闯关东,一般是从村前海边或婆婆口乘船,顺风时,帆船一两天就可以到达大连。烟台开埠后,人们大多从烟台港坐船,到了大连后,很多人就近定居,也有一部分人继续向北走,又到了沈阳以及吉林、黑龙江等地。

大疃村的闯关东浪潮自清初一直持续到上世纪40年代末,动乱年代尤其多。翻阅该村刘氏、安氏、张氏等家族谱书,可以看出当年闯关东的盛况,不少姓氏在关东的人口远远超过了在村里的人口。大疃村过去十二大姓中的黎、刘、曲、前王、后王等都有不少户数,而现在有的绝嗣,有的人丁不旺,这与自清初起的大规模闯关东有关。早期闯关东的村民多以种地、伐木以及到矿上做工为业,而清末至民国时期闯关东的村民不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寻求发展。他们经商做生意,有不少人生意规模很大。民国年间,有的人出国经商,到了朝鲜、俄罗斯远东等地。

烟台开埠后,大疃村不少人到烟台街开商铺或当伙计,发达后就定居在市区。日寇占领烟台时,民不聊生,大疃村约有200名青壮年渡海到大连打工。当时日本人不准从东北向关内邮钱,带钱一次最多不能超过50元,所以不少人把家属孩子接到大连,后来有100多户定居大连,约占当时总户数的四分之一。这是一次比较集中的人口大规模外迁,导致村内出现许多空房,多年内房价一直很便宜。上世纪40年代时,全村有数十人参军或参加地方政府工作,大量人口外迁。1948年秋,国民党军队从大疃村抓走了40多人。

上世纪50年代,烟台市上马了不少大企业,大疃村有上百人到机床附件厂、轴承厂等单位就业。80年代后,部分在外工作的人想方设法把户口迁到近郊村,也有的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户口转为非农业。90年代中期后,户口外迁情况大为减少,有的人即使考取了大中专院校也不外迁户口。

总体看,大疃村人口迁入数远大于迁出数,人口规模不断膨胀,成为名副其实的“大”疃。

全村竟有181个姓氏

大疃村姓氏之多,全国少见。据不完全统计,大疃村有丁、刁、于、卫、马、万、王、尹、车、邓、孔、仇、牛、元、巴、毛、元、申、卢、乐、石、田、叶、宁、包、冯、丛、史、兰、边、厉、白、曲、牟、吕、孙、华、朱、刘、安、闫、邢、许、任、齐、权、衣、汤、乔、纪、仲、关、毕、江、匡、米、全、陈、张、邹、佘、迟、李、杨、杜、初、吴、沈、冷、汪、邱、苏、宋、沙、时、辛、何、谷、别、肖、周、岳、林、金、季、房、郑、范、罗、尚、呼、郐、孟、赵、柳、姜、荆、郝、钟、段、侯、祝、逄、洪、胡、荀、柯、战、骆、姚、俞、宫、费、相、袁、唐、陶、高、夏、郭、徐、倪、顾、都、莽、栾、聂、秦、原、贾、席、梁、康、曹、隋、鹿、黄、崔、盛、常、麻、矫、盖、章、游、商、粘、尉、葛、韩、谢、彭、傅、鲁、董、蒋、程、温、靳、赖、鲍、路、窦、谭、臧、翟、綦、慕、裴、蔡、熊、潘、滕、黎、薛、戴、鞠、穆、魏、酆、澹台等181姓。不少男性姓氏包括来自不同地区的多支,其中仅王氏、张氏就各有近20支。

男性姓氏中的黎、夏、前王、后王、文登刘、所城安、所城张、西陈、东陈、东口曲、孙、文登徐十二姓过去被称为大疃村十二大姓。这十二大姓不仅迁来时间早,而且都有家祠和辈分排序。1945年以前,村政也由十二大姓把持。大疃村虽然姓氏多,但数百年来和睦相处,从没发生过“排外”现象。

主要姓氏——

初氏:为已知大疃村最早姓氏。《初氏族谱》有“祖籍湖北,移业潜江,唐初北徙辽地锦州府杏山居业。后唐避战乱,由辽地前往登州静处之罘岛安居立业”的记载。明朝时倭寇侵扰中国沿海,朝廷实行海禁,以捕鱼为主的村民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为了生存,初姓人迁徙四方,后裔遍及胶东各地,到1940年时,村里已无初氏。

黎氏:传说黎氏先祖于明朝永乐二年自云南省迁入,过去大疃村有黎家胡同。清中期后,黎氏大多迁到了东北及黄务村、珠玑村。1981年,人称“老黎婆”的黎玉老太太去世,此后村里再无黎氏。

季氏:明初时,蓬莱大季家村季氏兄弟二人驾船到东北做买卖,途中遭遇大风,遂将船开往芝罘岛避风。上岸后发现芝罘岛环海靠山,比蓬莱老家好,于是定居大疃村。自清初起,季氏逐步外迁,大多迁往珠玑村,并成为该村的望族。抗战前,村里已无季氏。

澹台氏:为大疃村唯一复姓,其家族墓地在村东,因而这里被称为“澹台旺”。澹台玉田是民国年间烟台市著名社会活动家。

夏氏:来自河南省彰德府。明初时兄弟二人来到现所城里地界,一个在这里安了家,另一个则继续向北走,到大疃村定居下来。

前王:因过去居住在村南而得名,明初大移民时自“小云南”迁入。大疃村不少没有家谱的家族声称先祖来自“小云南”,而凡是有家谱的,却无一来自“小云南”,这一点颇有意思,也值得探究,笔者认为,胶东不少声称先祖来自“小云南”者或是人云亦云,并无根据。

后王:因过去居住在村北而得名,也是明初大移民时从“小云南”迁入。

文登刘氏:据《刘氏谱书》记载,明朝嘉靖四年,刘氏始祖刘召从文登县城里鸭儿湾(鸭儿湾位于现文登市区生产里一带)迁居大疃村。

所城安氏:据《安氏家谱》记载,安氏一世祖安谦是现德州市齐河县人,在明初的靖难之役中,安谦因军功被诰封武略将军,世袭副千户。成化元年,安谦之孙安靖调到奇山所任副千户,七世安惟由奇山所迁居大疃村。过去安氏家族比较重视经商做买卖,出了不少大商人,新中国成立后又出了不少学者。

所城张氏:据《张氏谱书》记载,张氏一世祖张全系山后宜兴州人,其子张贵在靖难之役中晋升为武略将军,世袭副千户。宣德六年,张贵之子张升被朝廷调到奇山所任副千户,六世时兄弟四人迁居大疃村。

西陈:因居住在村西而得名。祖籍是“小云南”,明初时其始祖兄弟三人到达胶东,起初居住在奇山所北门外,四世时于明万历年间迁居大疃村。清朝时大疃村考取秀才、贡生的绝大多数是西陈家族,有功名的人也较多。

东陈:因居住在村东而得名。明朝中期,东陈始祖被朝廷调到奇山所任千户,清顺治年间裁撤奇山所,所城官兵解甲归田,陈千户的后裔迁居大疃村。

东口曲氏:明朝初年从“小云南”迁居西河村,后迁至东口村,又从东口村迁至大疃村。

孙氏:祖籍蓬莱县孙家大院(位于蓬莱城里戚继光牌坊周围),清朝中前期,孙氏兄弟四人从孙家大院迁居大疃村。孙氏祖先在蓬莱时以闯海为生,来到大疃村后集中居住在村东,过去也多以闯海为生。

文登徐氏:祖籍是文登县爬山后(现文登市泽头镇)。清朝中前期,徐珂兄弟三人从爬山老家外出谋生,老大徐珂在芝罘岛落户,老二在大连小平岛落户,老三在秦皇岛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