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黄烟四县香

2024年06月30日

王金波

取水崖村位于海阳市徐家店镇东北端,北与栖霞、东与牟平、东南与威海的乳山搭界,处于四县交会地段。该村历来有种植黄烟的传统,当地四乡闻名的“取水烟”就产于该村。

取水崖村地处胶东丘陵腹地,土质疏松,富含磷、钾、锌、铁等成分,种植的庄稼和瓜果蔬菜别有风味,口感极佳。“取水烟”的栽培始于何年目前已无从考究,但因为有代代相传的独有的黄烟种植和栽培方法,“取水烟”味醇、劲足、口感微甜、香气浓郁,在周围四县的各大集上深受欢迎,于是便有了“一村黄烟四县香”的美誉。

“取水烟”的种植都是村民自己育苗的。每年春季,村民们会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搭起育苗畦子,铺上疏松的土,润上水后,把比米粒还要小的黄烟种子均匀地撒在上面,覆盖上一层细细的白沙。要保持畦子的湿润,晚上还要苫上草帘子保温和防止禽兽的糟蹋。等到黄烟小苗长到十几、二十厘米时,把它们从畦子里挖出来,用湿润的泥土一棵棵包裹后,放到篮子里,带到山上种植。自家种不完的苗子,才会拿到集市上售卖。

黄烟种植需要起垄。山里的土地并不肥沃,起垄后易于黄烟根系的生长和吸取养分。刚栽上的烟苗,除了要一棵棵浇足水分,还要把娇嫩的烟苗用玉米皮子或阔大的树叶子包起来,防止太阳的炙晒和肆虐的春风。其间如果发现烟苗枯萎,就要及时补种。经过十天左右,黄烟种苗成活后,才能让它接受大自然的风吹日晒。

等到黄烟长出新的叶子,便要抓紧施肥,这是取水黄烟味道香醇的关键所在。取水黄烟栽培过程中从不施一点农家肥或化肥,乡亲们用的是腐熟的榨油后的豆渣饼或者花生饼渣做肥料。用油渣饼喂出的黄烟叶子呈黑绿色,油亮肥厚,长成的烟叶抽起来有一股浓浓的醇香,绝无呛人的异味儿。

当黄烟长到对称四层叶子后,便要给黄烟“打芯”。就是把黄烟的顶芯掐去,不让其继续长高,把养分集中到剩下的七八片烟叶子上,从而保证了黄烟叶的品质。

黄烟除去顶芯以后,每片叶子根部便会生出新的烟梗来,并长出新芽,这就是烟叉子,如果不除去,它就会和烟叶争夺养分,影响预留烟叶的生长和品质。这种烟叉子生命力特别顽强,除掉以后还会继续冒芽生长,因此人们每天都要到黄烟地里,对每棵黄烟、每层叶子都要仔细检查,发现烟叉子,就要用一根用铁丝打成的薄刀片,像医生做手术一样把它们切掉。此时正是炎热的夏季,在树荫下坐着都会大汗淋漓,躬身哈腰地在黄烟地里劳作一晌午,那种滋味无以言表。取水黄烟的香醇里,总少不了乡亲们汗水的滋润。

秋后,黄烟叶子由浓绿慢慢变成浅绿直至微黄,这标志着黄烟的生长周期结束。此时,要及时地将黄烟叶子连同烟梗斜切下来,按照等级一张张叠好,小心地担回家,铺开晾晒。等黄烟叶子晒到稍微发蔫,便要让黄烟叶子见见露水,这叫“放露”。只有被露水打过的黄烟叶子,才会脱去生烟味儿,增加其微甜的口感。各家种的黄烟因为施肥管理或者品质成色各异,晾晒和放露的次数与时间也各不相同,只有摆弄黄烟的人才能把握住火候,无法言传。因此,各家晾晒出的黄烟味道各有不同。黄烟叶子放露后已经半干,乡亲们就用草绳子把它们连成串,拿到户外挂起来继续晾晒。在整个秋天里,取水崖村里家家户户的院墙上,都会挂着一串串金黄的烟叶子,满村弥漫着黄烟叶子特有的辛辣气味儿。

等黄烟叶子基本晾干以后,把它们取下来,按照等级分类。最好的黄烟叶子是长在黄烟顶端的二三层叶子,这些叫顶芯烟,因为接受阳光充足、吸收营养多,味道也最为香醇浓郁。而靠近根部的两层叶子,味道相对要逊色一些,叫做底叶子。除了品烟高手,一般人抽不出多大的差别。至于收完烟叶后再冒出来的二茬烟叶,是不会被取水崖的村民们当做“取水烟”来售卖的。

好的烟叶子还需要好的包装,“取水烟”能够在周围集市上更胜一筹,黄烟的包装也是一大特色。乡亲们把最大的烟叶子铺展开来,放在外层,其余的叶子放在里面。包裹以后,用一种浸过水而变得柔软的秫秸首尾两道打成捆,成摞地放在火炕上,上面压上一块木板,木板上再放上大块石头等重物。过了半天以后,打开木板,一捆捆的黄烟经过挤压,变成了整整齐齐、扁宽的形状,裹在外边的烟叶子颜色金黄油亮,叶脉清晰可见,那叫一个板板正正!在周围的大集上,只有“取水烟”才配得上这么精细的包装。在黄烟摊位上,“取水烟”总是摆在最显眼的地方,那些常年吸“取水烟”的老烟民们老远就能认出哪些是取水黄烟,“取水烟”的价格自然也就高一些。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种植黄烟是村民们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即使在大集体的年代,村民们也要在不多的自留地里种点黄烟来换取零用钱,彼时走亲访友时带上一捆自种的取水崖黄烟,也算得上一份重礼了。谁家里若有一捆取水黄烟,自然也要拿出来炫耀一下,即使把烟笸箩递过去,也会隆重地介绍一下:“这可是‘取水烟’啊。”

取水黄烟虽然享誉四县,但多年来一直都是农户散种、散收、散售,未形成规模。后来听说,种植黄烟需要跟烟草公司签订合同方可。随着社会的发展,吸烟人群的比例逐渐下降,吸旱烟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如今,在秋末的街巷里,已不见家家户户院墙上长长的金黄色的黄烟串了,更多的则是院子里一筐筐鲜红的大苹果,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