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之语

2024年07月23日

牟民

平生喜欢登山、赏山,对山情有独钟。巧的是,我出生的村庄叫驼山,为什么起这个村名,源于一个传说。

早先,胶东大地一片汪洋,玉皇大帝派使者到人间考查灾情。使者骑着一匹骆驼,驮着两筐泥土,走到哪个地方,便撒下一把泥土,那儿的海水便乖乖退却,瞬间出现一片黑黝黝的土地、黄莹莹的高山。使者走到我们村,人困驼乏,累倒了。骆驼驮的两筐泥土倾倒在脚下,形成了两个似山的高丘,立在村南,取名为驼山。

可能因高丘海拔不到170米,村人并没视其为山,称之为南礓。但在我的印象里,那南礓非常高大,是天下最高的山了。小学常常比赛爬山,高举红旗,穿过松林,越过荆棘,满头大汗地登上山顶,把山踩在脚下很有一种成就感。

栖霞属胶东屋脊,大小山头两千多座,玉簪螺髻,形状万千。著名的有崮山、艾山、牙山,蚕山、方山等。工作后,我有幸多次攀登这些山,山不论多高,只要有了山的规模,就有了山的韵味。

家乡的驼山面貌秀气,圆圆的顶,血脉充盈,肌肉肥厚,种什么都长势旺盛。杨柳、松树、苹果、桃树、梨树等,你只要种下,不用管它,三两年就生机盎然。比照其它大山,我们村的小南山可说是小家碧玉。

梦中时常把各种山浮想一遍:冷峻威严的牙山、国字脸的方山、伸展头颅的蚕山、凝思的崮山、俊俏的艾山……有的丑中带憨,有的俊美巍然,有的小巧玲珑。每登山一次,脑海里都会留下深刻的记忆。

但是,有些山面貌奇特,你只能远观,朦胧之中美丽顿生,可等你登上山顶,便大失所望。比如那带着帽儿的蚕山,远看圆圆的山顶如帽子,光滑得让人想拿过来戴在头上。在县立二中教书时,蚕山在校南2.5公里处,出门,抬头便见。星期天,师生一起登上山顶,弥望的却是一片怪石嶙峋,凹凸不平,犬牙交错,不见草木。与远视之境大相径庭,的确不似我认识的山。

山性格各异,却有一个共同点,善良温柔,从不欺生。春日它有暖暖的胸怀,夏天它备浓郁的盛宴,秋季它捧出丰硕的收获,冬时它遮挡风雪,默默地护卫着子民。你走进它的怀抱,它定不会令你失望,向你尽情表达,豪爽地接纳你。它会拿出山珍野味,拿出瓜果李枣,拿出温热的乳汁来招待你,倾其所有,绝不吝啬。

家乡的山是仁慈的,你有什么不快,可以向它诉说,它会静听你的心声,化解你的苦闷。家乡的山能容天下之事,偶有世人有毁坏其肌肤的不敬举动,山不为之动容。家乡的山会相互联系,发自己的脾气,洪水暴发,它们会自省,顺之导之。抖落浑身的污尘,洗刷垃圾,让肌肤光滑细腻,使毛发靓丽温柔。红的更加鲜艳,绿的越加养眼,黄的愈来愈充实。它把声音脾气积攒起来,凝为碧波荡漾,滋养着大地,无害地流入大海。雨水过后,它沉静如沐浴的少女,尽显温柔的羞涩。太阳下,长发飘飘,观之可亲;雨雾之中,朦胧神秘,窥之令人凝神忘返。晴空碧日,那几座名山犹如出水的蛟龙,生气勃勃,冲天而跃,肃然起敬。

栖霞的山面貌各式各样,性格突出,你无论登多少次,都不会完全认识它,读懂它。登山次数越多,想象越丰富,它会给你灵感,插上腾飞的翅膀。

此刻,山不再为山,赏它,已达神化之境界。

无数次攀登,只对几座山青睐,心有灵犀,即便远远望它一眼,它都会跟你对语。把心里话跟它说说,心与山便近了一步。守山吃山,守山赏山,只要一出门,山城四面有山,迈步投入它的怀抱,汲取它的仁善,回家便吃得香睡得甜。一日不见山,仿佛丢魂一般。常想,山应越长越高,越长越巍峨,心也会随之强壮,要跟山一样,与万物相融相切。人类的顽强,正是万类生命给予的。“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期望万类强盛,人类才勃勃生机。此刻山隐喻在心中,已经不是初见的山。

而今栖霞的山是富有的,怀抱了金子般的苹果,在夏日充盈青春的绿意,形成巨大的天然氧吧,醉美山城;等金秋之际,山会向外来客商招手示美,苹果的郁香在山的心里流淌,向五湖四海,醉了八方。

此时,山不神秘,不做作,它是真实的山。它正以真实的姿态滋养、吸引着鉴赏者。

不管登了多少山,我从没有感觉自己懂了山,也不敢夸口自己能够读懂山。

山不语,它如沉思的哲人,需要你终生的学习解读,从心灵上感知它,直至与它水乳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