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向东印象

2024年08月22日

牟民

盛夏的一个午后,山城蒸笼般酷热。栖霞市文化馆三楼会议室里,没有空调,通风不佳,但满屋文学爱好者,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讲台上。台上,中等身材,一头黑发,肤色黑红,上着白衣,下穿紫红裤子的演讲者,正沉醉在散文创作的思维发散、延展技巧,以及小散文与大散文不同作用和意义的讲解中。室内虽闷热,精彩的演讲恰如阵阵凉风吹拂,听者的心也随着风行走,被那朴实睿智的演讲打开了心结,只见无限风光,哪里还有热的感觉。

我是第九次来聆听栖霞籍军旅作家衣向东的讲座了。在职时,我喜欢阅读文学作品,当代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基本都读过。因为衣向东是栖霞市翠屏街道釜甑村人,他父亲是一位中学校长,跟我同行,所以比较关注。衣向东的处女作《正门哨》、成名作《老营盘》、长篇小说《牟氏庄园》,我都读过。

衣向东1982年12月应征入伍,在北京武警部队服役25年,退休后荣退故里。他说父亲近年不幸去世,为照顾82岁的老母,他辞别京城,来老家居住。

记得第一次跟衣向东见面,是聆听他的小说艺术讲座。休息时,许多人跟他合影留念,跟他互加微信,他都面带微笑,愉快配合。看来,这大作家没架子,可以沟通。瞅个空当,自我介绍后,加他微信。那之后不久,衣向东兼任栖霞市作协主席,成立了霞光文学社,他希望能回归栖霞山水田园,与乡土、父老乡亲重新融合在一起,擦亮“栖霞文学之乡”的品牌,培养文学新人。

印象中,衣向东总是穿戴整洁,春夏秋都穿紫红裤,腰板笔挺,行走快捷,如一团火。不等近前,就会感受到他洋溢着大度、热情、仁善的磁场,被他的豪放而吸引。

接触多了,我开始在书店里寻找他的作品,希望零距离与他接触,又先后读了他的《站起来说话》《向日葵》《身份》《无处藏心》《乐道院》几部小说。最近,又收到他刚出版的长篇小说《曾在部队扛过枪》。

在栖霞老家,衣向东除了照顾老妈日常饮食起居,坚持早晚创作,每到星期日,又驱车15公里到文化馆举办文学讲座,参加各项文学活动。

一日,他在霞光文学平台上发了中篇小说《战火中的爱情》,引发我的阅读兴趣,这篇小说最初发表在《胶东文学》。战火中的爱情,非一般爱情,不是卿卿我我、风花雪月,不是和平环境里的爱情,那是战火中的。

小说写了主人公王天浩作为一个基层军人干部和抗大文化教员颜青在战火中如何成长成熟并收获爱情的故事。在血与火的锤炼中,爱情经受住了风雨,修成正果。这爱情是原生态的,不受污染的。这让我想起了早年读过的反映战争中青年军人爱情的小说,比如《战斗的青春》中的李铁和许凤,《林海雪原》中的少剑波和白鸽,读后都带来唯美的享受。感动之余,我写了4000字的书评。衣向东跟我交流,肯定我读懂了他的小说,并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原来很少写书评的我,不禁喜欢上了书评,而且促发我更多的阅读,阅读后便想发表点看法!再想起他的中篇小说《潍县娘》,小说通过描写集中营侨民和潍坊人民齐心协力共同生存的感人故事,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对各国侨民的残酷迫害,讴歌了潍县百姓大善大爱的精神。我写了600字的短评,发在微信平台上,衣向东读后通过微信跟我交流,鼓励我多创作。

衣向东的最新长篇小说《曾在部队扛过枪》一书出版,首印4000多册,几天便销售一空。对于许多没有买到的读者,他在抖音上告知,可以在京东、当当等平台网购。这部小说可以看到他的影子。在后记里,衣向东写道:小说写了一群退伍兵到地方艰难成长的故事,从部队到地方,他们成了“新兵”,心中揣着“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梦想,挣扎着学习适应现实生活的技能,努力克服“退伍综合征”,让自己变成一个“正常的”俗人。其实,小说里的林梳雨不俗,他和他的退伍兵战友们,把部队文化传播到地方,彰显了他们巨大的正能量。

联想到作家本人,荣退故里后,继续以一位军人的奉献精神,为繁荣故乡文化尽力。他举办个人书画展,给书画爱好者带来一顿文化大餐。他的书法飘逸潇洒,充分展示文人自我张扬的个性。他联系国内文学名家到栖霞开讲座,为培育文学新人而奔走。

十几年前,他原创并担任编剧的电视连续剧《牟氏庄园》,让栖霞声名鹊起,拉动了旅游产业。如今,他每天早晚领着老妈散步,手把手教给老妈锻炼身体的功法,晚上临睡前给老妈洗脚。一个至孝的作家,自然心中爱着故乡,爱着故乡的一草一木。衣向东,行走在城与家之间,用家国情怀温暖着生养他的栖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