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黄交界处的古城

2024年08月25日

郑伟基

小时候,家乡有一段顺口溜:“开春忙到大秋里,腌上咸菜缝棉衣。五谷杂粮挖两斗,二六九去赶黄城集……”黄城集地处黄县(今龙口)东部与蓬莱交界处,是当地著名的大村镇。名曰黄城集,“城”从何而来?查阅史料方知,原来它是具有悠久历史的黄县故城,其文化积淀丰厚。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战国时,各国都采用郡县制。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郡县制成为历史沿袭的地方制度。”

黄县为县,始于战国。黄县作为全国最古老的县之一,从秦汉开始出现在中国的版图上,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秦始皇)过黄、腄”的记载,即黄县和腄县(福山)。后世多据此认为,秦始皇灭齐之后,在山东实行郡县制,黄县应是在此时设立。民国版《黄县志》认为,战国时期,乐毅伐齐后设置郡县,黄县应是在战国时就已经存在,这与范文澜的观点是一致的。

据正史可查的记载,黄县最迟是在西汉时设立。在《汉书地理志》中,东莱郡下辖的十七个县(侯国)当中,有黄县的名字,只不过当时的黄县跟后来的黄县,指代的区域并不完全相同。秦汉时期黄县的区域大致包含龙口、招远、栖霞、蓬莱、长岛等地,陆地面积是现今龙口市的约五倍之多。

到了南北朝和隋唐之际,黄县合并了周围几个古县(如惤县),又析出了蓬莱县,大致形成了后来的黄县轮廓,延续至明清。

在县志中,对黄县名称的由来语焉不详。清代《山东通志》中,对黄县名字的由来有如是解释:“黄县,春秋楚灭黄,传云恃睦于齐,故不设备,齐桓公徙封二国于此,故为黄之国矣,今县界有防城,又邑西前有黄山,东有黄水河,俱见邑志。”就是说,黄县的“黄”字来自春秋时期的黄国。东夷族之一的黄夷,远在夏商时期就已立足于黄县,而在西周至春秋时期又在河南立国,长达三四百年。今河南省潢川县境内的隆古城,就是古黄国的都城遗址。黄国被楚灭后,一部分人留在原地,大部分人在亡国黄君的带领下北迁,被齐国收留,最终被安置在胶东的黄族故地。黄县之名则是去国置县,袭而因之得名。从河南潢川县到胶东路途遥远,但在春秋时期这种大迁徙也并非不可能。如牟子国原封地在山东西部,被齐灭后,则迁陟至胶东福山县一带。

另一种说法是黄县名称来自黄水河。《大清一统志》载:“黄水河,源自黄县东南六十里黄山,北流经故黄城(即黄城集),折而西北合绛水河流经县东,又西北入海。”意思是黄水河发源于东南六十里处的黄山,向北流经故城黄城集,折向西北入海。黄县则因故城建在黄水河畔而得名。

黄城集村位于龙口市石良镇北端,东与蓬莱区接壤,是龙口与蓬莱交界的边缘村之一,距镇政府驻地6公里,距县治驻地黄城13公里。村庄地处平原,土地肥沃,风景秀丽。牟黄公路在村北横贯东西,蓬青公路穿村而过连接南北,交通特别方便,历来是龙口市东部重镇。相传元朝末年,初、刘、战、郭4姓由云南、贵州迁来建村。初建时为4个小村,谱书记载:“南有刘家洼,北有初家城,战家东河荒,西有郭家营。”明代永乐年间设集,因村址是古黄县故城,故命名黄城集。西面有个较大的古村落,因东邻古城,故名“城西头”。

据《东周列国志》记载:“黄县城东20里有个东莱城。”推测其故址可能就是黄城集所在地。黄城集村东,原有一座秦代黄县故城遗址,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斗转星移,风雨沧桑,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据文献记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36郡,胶东半岛只设立了黄腄两县,隶属齐郡。黄县故城在黄城集,腄县故城在福山境内的三十里堡或古现。东汉初年,腄县并入黄县。

秦代黄县故城历经汉、魏、晋、十六国和南北朝,于北齐天宝七年(556年),迁到当时的黄冠村另建新城。具有700多年历史的黄县城为什么西迁呢?原因有二:一是相邻的徐乡、腄县先后并入黄县,致使县故城不在县境中心位置。二是与当时发生的一场洪水灾害有直接关系。当地民间历代流传的“开了东庭湖,淹了黄县城”的民谣,就是一个很好的印证。据传,秦代在黄县故城东南(今蓬莱境)的抓髻山与火山之间,有一个面积很大的高山湖泊,名叫东庭湖。北齐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因发生强烈地震,造成东庭湖决口,洪水飞流直下冲毁了黄县城,淹没了周围村庄,黄县城于是被迫西迁重建,才有了后来的龙口黄城。

黄城集作为具有700多年历史的黄县故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故城被废弃后,历经岁月变迁,城内历史遗存丰富,历代大批有价值的文物出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城区内又相继发现石坊、古井、秦汉砖瓦、青铜器、陶器等遗迹遗物。这些遗迹和文物,为研究胶东地区的古代历史,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

流经黄城集的黄水河流域,是胶东半岛青铜器文化的摇篮。百余年来,考古学者在黄城集南面黄水河畔的鲁家沟、东营周家、东庄头、集前赵家等区域,陆续发掘出土带有铭文的青铜器和其它文物4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12件。

上世纪80年代,东庄头出土西周时期青铜器一批,其中芮公叔簋两件,同铭文:“芮公叔作旅宫宝簋”。簋(guǐ),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多为圆形,两耳。两件铜簋造型工整,铭文书体严谨精爽。芮公叔为渭水流域古芮国人,今陕西省朝邑镇有旧国都芮城遗址。另有单氏家族所铸铜器,单氏是渭水流域闻名天下的西周名门贵族,这说明早在西周时期,此地域就与数千里之遥的陕西渭水流域有着文化交流。

这批青铜器集中出土此地,证明莱国的青铜冶铸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发达水平,无论器物造型、花纹装饰以及铭文篇章和书体结构,较之中原诸国,丝毫不显逊色。再较之近邻的齐与鲁,反而同时期两国有铭文的铜器还不及莱国多。

在黄城集的黄水河流域发现的青铜器,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器物精美、意蕴深厚,展现了中华民族青铜器的发展历史。其器物类型包括青铜容器、乐器、兵器和车马器,涵盖了中国青铜器的主要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