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苹果,勾起我的苹果情结

2024年09月07日

高宗如

已经出伏,天气仍然湿热,即使开着空调,接打一通电话后,我仍然出了一身汗。

妻子见状问道:“谁来的电话,让你这么兴奋?”

我答道:“吴殿彬。”

“就是写《红苹果》的作家?”

“是的。”

一提到《红苹果》,我就忍不住多跟妻子说了几句。自从2021年得到殿彬兄签名的这本书,我不仅用三个多月时间认真读了一遍,还逢人就讲“自己读了一本好书”,家人因此都耳熟能详。所谓认真读,就是读得慢,重要情节、精彩章节细细看、拿着笔看,勾勾画画,甚至将发现的错字也给标记了下来。

《红苹果》好在哪里?

殿彬兄是新闻宣传、文学创作、摄影艺术“三栖高手”,他以记者敏锐的视角和扎实的采访功力,深入挖掘;他查阅了超过书本字数数十倍的详实资料,力图还原真实的历史;他以作家跳跃式的思维谋篇布局、塑造人物;他以摄影师的慧眼,多角度取景,捕捉精彩瞬间……《红苹果》中带有强烈画面感的描述,调动着读者的阅读兴趣。

发轫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报告文学,带动了那个时期文学创作的热潮。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虽然讲述的是常人觉得枯燥的数学解析证明过程,但作者用高超的文学创作技巧,把数学家陈景润塑造成为有血有肉的、令全国人民景仰的科学精英,《哥德巴赫猜想》一时洛阳纸贵。

《红苹果》以长篇纪实报告文学的写法,呈现了“苹果”的前世今生。围绕苹果的引进、改良、优选、推广、产销各个环节,抓住了与之相关联的关键人物,进行生动细致地描述,铺陈史实精简扼要。除了个别人物是从历史资料中搜寻而来,书中所写的人物大都是作者东奔西跑面对面采访的,一些重要人物,他不止一次接触交流,仅采访笔记就超过百万字(还不包括录音和摄影),这无疑保障了所写人物能够栩栩如生。

《红苹果》好看,不仅人物形象生动,作者编选的素材,也有许多吸引人的故事情节。章回编排起伏跌宕、首尾相顾、娓娓道来。在语言方面,作者也下了不小的功夫,使得本来枯燥乏味的苹果栽培管理、推广销售等内容,读来也觉有滋有味。

读《红苹果》,我每每感叹,殿彬兄不愧为资深的报人、诗人、作家。

《红苹果》勾起了我的苹果情结。

我虽然出生于千里之外的革命老区大别山麓,但很小就接触到了苹果。在我的老家安徽六安城南15公里处,有个非常知名的小华山园艺场,种植着几千亩苹果。园艺场内设有供销社,我姑父是供销社主任。姑父没生养孩子,但很喜欢孩子,所以从我上高小起,每年暑假都要在姑父家住上十天半月。那些日子自然可以随便吃苹果。待我回家时,姑父也会尽我所能,让我背上一大行李袋苹果,回去分给邻居亲戚。

那时,山区农村很少见到苹果,我上初二时一个冬天的晚上,学校安排我去县城开会,借宿于班主任王业煌老师家。临上床前,老师突然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红苹果说:“就剩这一个了,咱俩一起消灭它!”他拿起小刀熟练地削皮、切开。当时我非常惊讶,一直以为苹果只有夏秋时节才有,没想到寒冬里也能吃到苹果。

入伍来到胶东后才知道,有的苹果是可以储存起来的,一直能储存到冬天。我18岁那年,赶上参军四年后第一次春节探亲,我买了一整筐30公斤小国光苹果,为了防止其冻坏,我用旧报纸一个一个包起来,千里迢迢背回了老家。老家的亲友哪里见过小国光啊,又红又甜还带着酸头,都夸赞好吃!

看了《红苹果》我才知道,小国光是烟台人培育的,它来源于150年前美国传教士倪维斯引进的西洋品种;烟台原来是中国苹果的发祥地。

在我眼里,苹果是最好的水果。《红苹果》又告诉我,苹果是世界四大水果之一,口感好,营养丰富。这么一看,我感觉自己特别幸运:小时候苹果金贵的时候有苹果吃;当兵到部队后,在盛产苹果的胶东也有苹果吃。一些老兵家庭条件比较好,舍得买苹果,常常分给我;野营拉练途中,还经常遇到群众关心子弟兵,向我们塞苹果、塞花生。我们纪律严明,不允许接收老百姓的东西,但后来领导告诉我们,“帮房东干活,吃个苹果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多拿,也不能带走”。每次,我们接过房东的苹果,不仅更起劲地担水扫地,吃饭时也会省下馒头包子之类的饭食送给房东,这样才心安理得一些。

我有一个1970年入伍的老战友,特别关心我。他最初在连队当文书,后来提干当了保密员,经常送土特产给我,送的最多的就是苹果,有当时少见的红香蕉、青香蕉苹果,不仅味道好,闻起来也很香。他告诉我,枕头旁放个苹果,睡觉时香味扑鼻。

我在团报道组搞新闻报道时,三个人住一间屋子,宿舍兼办公室。苹果满屋生香,战友一进来就会把我藏的苹果翻出来吃掉。那时,部队生活比较艰苦,福利不多,秋末初冬,部队机关才会分点便宜耐放的小国光苹果。农村出来的机关干部,老婆孩子都在农村,要交钱买工分,他们都得寄钱回家,舍不得买零食,更舍不得买苹果。

还有一次,我去师部改稿子,住在招待所里,老领导一早给我送来一挎包小国光,让我慢慢品尝。我把挎包挂在床头上,边写稿、抄稿,边掏苹果吃,一天下来,居然吃得一个不剩,创下了我吃苹果的纪录。后来我被提干,先后到师和军机关工作,收入及生活条件好了许多,每年也能分到两筐苹果了。

我与苹果还有一个不解的缘分,就是我的婚姻。

1979年,我在师机关工作,“八一”建军节,领导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是师医院的一位女军医。经过接触交流,我们很快建立了恋爱关系。在这之前,也有人给我介绍过对象,我都婉言拒绝了。因为我来自农村,家境较差,心里自卑,想着干出个样儿来再成家,对那些条件优越的女性不敢也不想高攀。当我知道这位女军医出身烟台新华果场,不仅进取心强,又朴实能干,口碑好,不嫌弃我贫寒,我才多少有了点门当户对的感觉。

年底,军机关调我去工作,师机关的领导怕我和对象接触的时间短,一旦分隔两地影响交流,特地让我请了一周假,在师机关把婚礼办了。婚礼结束,我们匆匆赶到烟台,新女婿第一次登门探望岳父母。一走进新华果场深处的职工宿舍,我乐了,找到了回到我的家乡——小华山园艺场的感觉。进门后,看到岳父母为我准备的好几种苹果,以及他们实在的性格,再看到前来拜访和参加婚宴的同事邻居都那么融洽自然,感觉这门亲事结对了。

结婚后,我最爱吃的苹果更有保障了。岳父是八级园艺工,对种苹果、储藏苹果都特别在行,尤其是如何为苹果保鲜,他的方法简便有效:先挑选完好的苹果,轻拿轻放,按品种分类,然后在院子里挖沙坑,根据品种和保存时间长短,把苹果放进去,再覆盖上干湿适宜的沙子。这样,即便到了来年春天,从沙坑里取出来的苹果,蒂把还是绿的。这也惯得我越发喜欢吃苹果了。

读《红苹果》,我觉得它仿佛知道我的心思意念,仿佛我就是《红苹果》中的人物。烟台苹果几经品种改良,一直在全国首屈一指。我喜欢吃苹果,也把苹果当作珍贵的礼物送给亲友。自从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后,我家的人情往来,送人最多的礼物就是苹果。苹果,名字好听、样子好看、口味不错,大人小孩、男女老少没见过不喜欢的。

苹果是胶东特产,品牌响当当的,拿得出手,绝对不掉价。不光我这样看,外国人也这样说。

1998年10月下旬,烟台举办第二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我被委任为越南代表团的陪同团长。那次,当时的越南国家工商总会常务副主席陶维杼博士和中国驻越南大使李家忠率团参会。陶维杼博士在中国读的大学,中文写、说都很溜道,直接交流非常顺畅,根本不用翻译,我们相处五天非常融洽。

我带领他们下馆子,品尝烟台特产、各种酒水、水果,相谈甚欢。他们的商务活动非常成功。临别前,陶博士送了我一幅越南艺术家的水粉画,并明确告诉我是给我个人的。礼物不能不收,怎么回礼呢?想到10月份正是烟台苹果莱阳梨熟了的季节,我立即报请外事办同意后,送给越南代表团每人一箱苹果一箱梨。我跟他们说明,这是我们烟台的土特产,不嫌礼薄就好。陶博士说:“这礼物我太喜欢了!在我们国家,亲友之间送4个苹果就是好礼,送一箱苹果那是大礼!你又送苹果又送梨,在我们那里都是很难吃到的,这是厚礼啊!你以后去越南一定要联系我,我要好好接待你!”他郑重其事地给了我他的电话号码。

我如此喜欢苹果,对《红苹果》一书自然更上心。记得那天一起吃饭,殿彬兄捧出了亲笔签名的《红苹果》,我迫不及待地接过来,立即低头浏览起来。回家仔细阅读,越发觉得写得太好了,它不仅是一部苹果发展史,也是记录烟台人民开放进取、改革创新,利用优越地理位置,改进推广世界优秀苹果品种的奋斗过程。它将史料性、传记性、文学性、故事性、趣味性融于一体,是一部杰作!

读《红苹果》,我兴趣盎然,也经常在亲友中传播此书,并成功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和注意。尽管时下视频盛行,但我以为,如果想深读、思考,阅读纸质书籍仍是最佳选择,对于青少年来说尤是如此。

我也向我的第二代、第三代推荐了《红苹果》,并准备再买几本,除了收藏,也作为送给亲朋好友的礼物,希望《红苹果》作为一份精神水果之王,滋养到亲朋好友的灵魂,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有一天,他们也能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红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