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0日
小镇
又一个教师节来临,我想起与孙英山老师的忘年交。
我们的交往肇始于一份报纸。十几年前,我在家乡一份区级小报副刊上经常读到署名“孙英山”的文章。这些文章主打讲家乡故事,短小精悍,氤氲着浓郁的泥土芬芳。
每每读罢,我总浮想联翩,想知道作者是怎样的人,怎么能写出那么多美丽的家乡故事。我有结识作者的冲动,就此请教文友老李。老李是一位执着的乡土文化守望者,他多年如一日固守乡野,业余时间以挖掘、整理、传播家族文化为乐,颇有建树,并且交际广泛。老李告诉我,孙英山是小镇初级中学的一位退休教师,蜗居在桂山脚下一个巴掌大的山村里闲煮时光。这些年来,赋闲的孙老师有足够的时间把对家乡山水的挚爱倾注笔端,创作并发表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
桂山我很熟悉,当年牟平“四大照山”之一,所谓“东卢西桂南蛟北崔”中的“西桂”指的就是它。我愈发期待能和孙老师见面了。
2012年春夏之交,家乡小镇为出版一本文化通志,举办了一次小型座谈会。会上,我终于见到了孙老师。他中等个头,头发稀疏,精神矍铄,交流发言时语速很快,讲起乡土文化来,引经据典,如小镇之南的辛安河水一样滔滔不绝。
会后,我与孙老师攀谈起来,话题是从他的素日生活开始。孙老师告诉我,他是1948年生人,教了半辈子书,退休后管理了两亩樱桃园。果园的收入他一分钱不留,平均分给了三个儿女。平日里,他不嗜烟酒打牌,喜欢莳花弄草,爱好写作,也喜欢收藏。
孙老师说,随着村庄里老人们的逐渐离去,那些口口相传的故事也一个个隐入尘烟。他想把家乡的所有故事都记录下来,整理出来,讲给后人听。
交谈中,我提及小时候听过的一个关于桂山的故事,说桂山脚下一个“闯关东”的说书人,每年冰天雪地“猫冬”季节就开始给乡亲们讲《桂山传》,讲了好几年,情节还在山根底下打转转。孙老师说,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真实存在的。我表示怀疑,孙老师没有正面回答我,而是给我讲起他熟稔的桂山。他如数家珍,讲起了《宁海州志》《牟平县志》等方志里的有关记载;讲起了“桂花托月”“桂山狼洞”自然景观;讲起了“十八座金柜银柜”“魏忠贤淘金”“千年人参走长白”等动人传说……
他说,桂山是他创作取之不竭的源泉。闲暇时,他走街串巷,和老人们拉家常,挖故事;他翻山越岭,实地采风;他“老而习艺”,硬着头皮学会了上网打字和建立文件夹。
那一次,我们留下联系方式,之后互动频繁。这些年与孙老师的交往,有几件平常的小事让我感念于怀,记忆犹新。
2013年秋天,一位摄影“发烧友”想到桂山拍摄一组风光片,苦于没有向导。我试探着拨通了孙老师的电话,他爽快地答应了。
当我们一行三人按照约定时间赶到桂山脚下时,孙老师早已在村口等候多时。简短寒暄后,他引领我们上山。一路上走走停停,不知不觉中,我们登上桂山顶,下到野狼洞,寻觅龙王庙,探访莲花圩。
回到起点,孙老师力邀我们到家里小坐。在他一尘不染的起居室兼书房里,高大的书柜里各种书籍琳琅满目,尤其是一些明清地方史志非常珍贵。孙老师还兴致勃勃地向我们展示了他的收藏品,有邮票、纪念币,有老牟平食品封签、旧商铺印章,还有民国时期的结婚证书、有价证券……
孙老师对家乡清澈的爱,不但流淌在他的文字里,而且绽放在日常的细微处。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宣传家乡的机会。就在我们相约登桂山后不久,我在当地政府网站“旅游贴吧”里读到一位驴友分享的骑行日记。这位驴友说,他和几位外国友人骑行到一个名叫梁家夼的小山村,一位花甲老人主动给他们当起了义务讲解员。老人声情并茂地介绍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他们收获满满。在这位驴友发布的一组配图中,我看到了孙老师的身影。
在我眼中,孙老师是宅心仁厚、淡泊名利、不计个人得失的长者,是扎根乡野的文化传播者和守望者。
有一位文友曾在文章中这样描写与孙老师的过往:“孙老师家是文学驿站,像磁铁般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文学爱好者。大家在这里畅所欲言,促膝开怀,共同分享着对文学的爱与追求。孙老师尊重所有的人,也赢得了文友们由衷的敬重。”
诚如此言,孙老师对文友的到来,从不厌烦。对文友所求,鼎力相助。甚至连他耗时费力淘得的资料都毫无保留,慷慨相送。
多年的交往过程中,我知道孙老师有个出书的心愿。他一直想把躺在电脑文件夹里的400多篇桂山传说故事梳理结集成册。圈内大咖为他写了热情洋溢的序言,村里干部也答应在资金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我衷心祝愿他的书稿能早日付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