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中秋舞明月

2024年09月17日

吴忠波

江水收夏色,寺钟动秋声。元丰八年(1085),润州(镇江)的中秋月明江清。

赴登州上任途中的苏轼,到达润州时刚出末伏,他没有如一般官人那样,揣着委任文书马不停蹄,星夜赶路。在润州,他停下车马舟楫,与老友杜介同游当地名胜金山。他赏月赋诗、游寺访友,与住持佛印谈禅论道。

苏轼与金山有缘。1071年秋冬,他由汴京赴任杭州,第一次踏上金山这块热土。1079年春夏之交,他舟行千里,历三个昼夜,也要像情人约会一般与金山一晤,倾觞吟诗。

苏轼亲近润州,留下近百首诗词,其中为金山“量身定制”的就有10余首,如《水调歌头·妙高台赏月》《金山梦中作》《金山妙高台》《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等。

看得出,苏轼钟情于这里的名山、古寺、高僧。

金山原为扬子江中岛屿,陆羽品茗、李白高歌、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都在此地发生。金山寺始建于东晋年间,原名泽心寺、龙游寺,因唐朝禅师法海在此开山得金,重建古刹而更名。寺庙依山而建,锁钥天台,在红黄相间的树丛掩映中,斑驳了秋色。

高僧佛印,饶州浮梁(今江西景德镇市)人。历任江州承天寺,庐山开先、归宗二寺及润州金山、焦山二寺上坐、住持。他天资聪颖,工书能诗,尤善言辩。

元丰年间,苏轼与佛印以金山寺为舞台,上演了妥妥的“二人转”。后来在苏轼告老归隐后,还到金山与佛印对谈,他们的故事一嘟噜一嘟噜,在后世流传甚广。

这一年八月,苏轼牵挂的弟弟苏辙(字子由)迎来喜讯。八月初六,苏辙以校书郎的身份被朝廷召回,为掌校雠典籍、订正讹误的校书郎。此前,苏辙受兄乌台诗案牵连,元丰二年(1079)八月,被贬为监筠州(今江西高安)盐酒税(五年不得升调)。

苏辙得到新职,感怀赋诗:“读书犹记少年狂,万卷纵横晒腹囊。奔走半生头欲白,今年始得校书郎。”(《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三绝》)

弟弟刚刚喜迁新职,尚在赴任路上的苏轼并不知情。但是,他从接到知登州令起,就在琢磨弟弟的仕途,他预感到时势变了,弟弟也会迎来机会。临近中秋的一天早上,也许天变凉的缘故,苏轼连打了几个喷嚏,“晓来频嚏为何人”(《元日》)?

每逢佳节倍思亲,苏轼与弟弟感情极好,每逢中秋自然思念感怀。早在熙宁九年(1076),苏轼在密州三年任职的最后一年,对弟弟的思念到了极致,毕竟兄弟二人七年未见了。这一年中秋之夜,苏轼与友人通宵痛饮,大醉,乘兴写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千古名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后的元丰元年(1078)中秋夜,苏轼在徐州卧病思念弟弟,于是写下《中秋月寄子由三首》,他写道:“殷勤去年月,潋滟古城东。”“六年逢此月,五年照离别。”“悠哉四子心,共此千里明。”

如今,又逢中秋时节,金山的秋月,银光洒影。苏轼携友拾级而上,登上山顶离地约30米的妙高台。他与友人把酒言欢,婆娑的月影,跌进了眼眸,敲击着心窗。

苏轼又想起了弟弟,情浓处,他邀袁绹咏唱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袁绹是一位歌者,名气堪比大唐天宝年间的李龟年,是大宋有名的教坊大使。袁绹唱得曲调清宛,情真意切。歌罢,苏轼翩然起舞,且顾问曰:“此便是神仙矣!”

这就是苏东坡,难怪宋人蔡绦在《铁围山丛谈》中感叹:苏轼这样的文章,这样的人才,都是千年一遇的,后世恐怕很难遇到了吧?

我欲乘飞车,东访赤松子。

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

不如金山去,清风半帆耳。

中有妙高台,雪峰自孤起。

仰观初无路,谁信平如砥。

台中老比丘,碧眼照窗几。

峻峻玉为骨,凛凛霜入齿。

机锋不可触,千偈如翻水。

何须寻德云,即此比丘是。

长生未暇学,请学长不死。

这是苏轼所作的《金山妙高台》一诗,他说,“妙高诗,聊应命耳”。此诗是应佛印请求,写于他此次在金山驻留期间。

诗中,苏轼将乘车行程的遥远、仙境的可望而不可即,与眼前金山的人间烟火、妙高台的禅意舒适,做了时空对比,表达他对未来的迷茫惶恐和对现实的知足常乐。最后说,不必追寻德行高远,在这里托钵修行即可。学长生没工夫,那就学延寿不死吧!

在这期间,苏轼还在泰州拜访一位徐三翁,得到“君无作官即善”的劝诫。接下来,他会晤扬州知州杨景略,答应为其家藏奇石作赋《醉道士石》。

八月二十七,苏轼去石塔寺拜访择老(原为竹西寺住持)。翌日,苏轼赠择老诗,并答应择老请求为之写下:“余将赴文登,过广陵,而择老移住石塔,相送竹西亭下,留诗为别。竹西失却上方老,石塔还逢惠照师。我亦化身东海去,姓名莫遣世人知。”

在扬州停留数日后,苏轼继续北行至邵伯古镇:观邵伯埭,览斗野亭,因好友孙觉是斗野亭题诗倡导者,所以苏轼和故人诗作写道:“新诗出故人,旧事疑前生,吾生七往来,送老海上城。”这也清楚表明,这是他第七次往来于江淮及扬州。

八月二十九,苏轼接到佛印遣人送来的信,他当即回复:自从离开扬州后,每天日程比较忙乱。不知您仍然在城里,我只是与焦山邂逅了一次。

离开邵伯古镇前,苏轼应法华寺长老请求,写下了《邵伯埭铜钟铭》,由寺庙刻铸于铜钟上。铭文中“以汝平等手,执彼慈悲撞。声从无有出,遍满无边空”这样的文字,透露出苏轼对于佛教“空”“无”境界的深刻领悟,也可以想见他赴任登州途中的达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