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工农兵小学办校刊

2024年09月20日

徐滔

原长岛县工农兵小学

在我人生工作的第一站,曾经有五年多的时间在小学讲台上历练。犹记得编发校刊的日日夜夜,最难忘寓教于乐的教改试验,遥远的青春岁月,都印记在那油墨飘香的校刊《浪花》……

创办《浪花》 发行校刊

上世纪70年代后期,虽然“臭老九”还是一些人津津乐道的戏称,但年轻的我却高高兴兴地去小学当了“孩子王”。刚上班两个多月,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基础教育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我们长岛县工农兵小学也和其他学校一样,开始了教改试验。

年轻人总是有很多想法,受“小学语文教学要寓教于乐”的启发,1980年元旦那天上午,我和美术老师周克晏在艺体组办公室商定,搞一个“小学生作文汇编”。写写画画忙活一上午,最后我把“少年新作选刊”这个油印刊物定名为《浪花》。周克晏是一位动手能力非常强的青年教师,当即就在钢版上铺上蜡纸,“呲呲呲”几笔勾勒轮廓,然后细细描绘,“一稿定乾坤”,不一会儿就设计好了《浪花》的封面。

元旦之后上班,我拿着油印好的《浪花》封面样张,去找校领导王志宽书记,同时上报的还有主要栏目、每个学期的期数、编辑刻版印刷装订等详细方案。学校几位领导经过研究,很快同意了我们的计划。周一教师晨会,王书记让我把《浪花》创刊和“征稿启事”简单做了说明之后,他又把这个事情的意义和有关要求做了强调,让各位班主任回去尽快组织发动学生供稿。

校刊《浪花》很快进入征集优秀作文和“新风赞”稿件的环节。刚开始搞校刊,我们都是门外汉,好在学校有业务刊物,我们有文学杂志,学生有儿童读物,琳琅满目搜集了一大桌子,我们几个人一本本地翻看,逐个栏目借鉴,依葫芦画瓢,设定好框架,发征稿启事,把各环节一一落实责任,一项一项地往前推进。

做第一期《浪花》那段时间,主要审稿人是我和张建华老师,刻版是我和陈廷恩、张建华、周克晏老师,整个设计和插图都是克晏一手承包。到了油印装订的时候,不但我们几个都要上手,艺体组的于金铎、王立勇、高玉青包括后期调入工农兵小学的邹岩、邹佳金、宋宾昌、邱辉、郝文章等青年教师也都参与进来,每个人都负责一块工作。所有三至五年级的班主任,认真组织学生源源不断地报送作文和稿件。王志宽书记和王为一、张家绩、王家志、李士让等有关领导也是一路绿灯,教导处和后勤的于亭、石永常、马天才、代老师等也帮了不少忙。

第一期《浪花》是在1980年寒假放假第二天印制好的。那些天,我们一边忙着期末考试、操行评定、学生假期活动安排和有关安全工作,一边加班加点刻版、油印、装订。那个年代,少年儿童读物不是很多,这一本《浪花》成了同学们寒假里最喜欢看的读物之一。等到新学期开学,各个班级不论老师还是学生,都积极地给《浪花》报送稿件。

后进学生写的“逃学故事”

正常情况下,入选校刊的作文,都是优中选优,也就是大家习惯认定的那些好学生的好作文。但为了鼓励后进学生,我们每期都会选择几篇后进同学的作文刊登。比如《逃学离家回忆录》,是一名在二三年级有着“逃学大王”称号的后进生写的。这个同学在学校调皮,在校外疯闹,上课不怎么听讲,家庭作业很少完成,班长告状,老师批评,一来二去就干脆不来上学了,怕挨父母打,隔三岔五就夜不归宿,离家出走。

三年级的时候,我给这位“逃学大王”代过三个月的课,对他的表现以鼓励为主,见他稍微有一点转变,我都会适时表扬一下。他各方面的进步还是很明显的。到了四年级,正好分在我的班级,我就鼓励他上课好好听讲,有时间就帮他补课,把教他写作文作为“突破口”,培养他的学习兴趣。那一个学期,这个同学的学习态度、纪律和考试成绩,相比以前都有了喜人的进步,而且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写出了1400多字的《逃学离家回忆录》。完成了这一篇作文,“逃学大王”不仅来了学习兴趣,而且也有样学样能写出通顺流畅的作文,成为受到多位老师夸赞的好学生。他的这一篇文章,在学校也引起一定的反响。

从1980年创刊到1984年我离开工农兵小学,四年多的时间里,《浪花》先后刊发学生的习作100多篇,入选增刊的作文200多篇,至今仍保存着全校三、四、五年级学生作文、童话和观察日记700多篇,用文字的形式为孩子们存储了更多的童年记忆。

报道组和校园广播站

在这期间,我还去当时长岛县条件最艰苦的大竹山小学支教一年。从大竹山岛回来,我兼任了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更多地分享优秀习作,我在抓好校刊《浪花》的同时,还在学校领导和热心老师们的支持下,先后成立了“工农兵小学少先队报道组”,开通了“校园广播站”,把校园文化搞得有声有色。

少先队报道组和校园广播站属于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从三年级到五年级,每个班级都有两名报道员,负责撰写自己班级的好人好事,协助班主任推荐本班的优秀作文。报道组每周开一次例会,一般都是收集稿件,布置写作题目,分配审稿任务,安排录音等工作。等到了孙海英、王梅晓、张军、包伟、宋建德、宋天卓、陈立群、郭大军和我们年级的王建波、高宏伟、吴世刚等同学担任报道组骨干的时候,报道组的一些日常事情他们基本都能帮我分担起来,有的负责修改低年级的稿件,会摆弄收录机的负责录音,普通话好的负责播音,个个干起活来像模像样,十分给力。事实证明,这些同学在参与这些活动的同时,不但增强了组织领导能力,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写作兴趣,提高了学习成绩。

校园广播站所有需要广播的稿子,都由专人负责登记分类。每周安排两次录音,每周一、周三换节目,每天早晨七点钟校园广播,每次播送15到20分钟。校园广播站和《浪花》比起来,最大的优势是“快”,昨天发生的好人好事或者上周的作文,都能在第一时间与全校师生分享。

当了几年小学教师以后,我也慢慢有些“悟道”。活泼贪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对待各个年龄段的小学生,要有各自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纠正偏科、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尤为重要。我在四十多年前的工农兵小学,努力通过校刊《浪花》、报道组、广播站这些新颖形式,尽可能地为孩子们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

学写童话,登上报刊

给孩子们一双看世界的眼睛,教给学生讲故事的本领,打开孩子们想象的翅膀,这是我作为一名小学老师的初心。我在正常的作文课之外,尝试指导我们班级的学生练习编故事、写童话,许多不愿意学习语文、不愿意写作文的同学,在学写童话期间培养了学语文的兴趣,他们编故事的本领、语言表达的能力、用词造句等,一次比一次有提高。

周同学当时在我们班级是最调皮的学生,最大的缺点是上课坐不住,没有一分钟能安稳下来的时候。就是这么一位调皮学生,经过两年的时间,各个方面都发展得不错,尤其是在童话写作上有非常大的突破,用现在的话说,他当时是我们班级最有名气的“童话网红”之一。

为了让同学们就同一个选题,交流不同的创作角度和表达方式,我每个学期都要组织几次较大的主题写作活动。秋季开学,傍晚彩霞满天,我就带领同学们去老码头的海边看夕阳,写观察日记。海风拂动,水波荡漾,涛声浅唱,阳光正好。学生们用不同的视角,看那多彩的晚霞映照在平静的海面上,像是调色板上一层又一层的漂亮油彩,耀眼的夕阳像一支神奇的画笔,把所有的一切画进画卷里,美不胜收。辅助开展的观察日记写作训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事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专注力。

随着学生们写作水平不断提高,我带着我班的同学和报道组的“小记者”“小编辑”们,从墙报扩展到校广播站和校刊《浪花》,再到长岛县广播站,又走向《烟台日报》。1984年“六一”儿童节前后,我们五年级四班高宏伟同学的先进事迹和照片登上了《烟台日报》,孙海英、于丽莉等同学的习作先后在《烟台日报》等报刊发表。

四十年后再回首,泛黄的700多篇小学生作文和童话、十多篇发表在报刊上的习作,以及二十多篇在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中获奖的征文见证了《浪花》、报道组、校园广播站的成长历程,见证了那一代孩子的童年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