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里的孙梅芳

2024年09月20日

王九会

今年6月下旬的一天,我收到《胶东文学》原主编、国家一级作家卢万成先生发来的微信:“今年,是我们高中毕业班毕业50周年,为了向这次聚会献上一个礼物,我想撰写一篇班主任孙梅芳老师的文章。请帮忙提供一些有关她的材料。”

卢万成先生是大手笔,我很乐得效力,没几天便把孙梅芳的一些情况成文后给了他。他回复说:“看得出你为你亲家母提供材料真是不遗余力,像你们这样融洽的亲家关系,真是难得。你也为你亲家母写篇文章吧!”

7月18日,卢万成撰写的文章《桃李园中雨纷飞》在《烟台晚报》发表。他把孙梅芳老师小学任教的故事写得生动有趣,那么我就写写自己眼里的孙梅芳吧。

孙梅芳的微信名是“梅花”,用了她名字中的一个“梅”字,再加一个“花”字。这是她赐给自己的,更像是她一生的写照。每每看到这个名字,我就不由得想起词作家阎肃先生1964年写下的那首脍炙人口的《红梅赞》,“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唱着这首歌,写着孙梅芳的故事,我似乎闻到了梅花那种淡淡优雅、回味悠长的芳香。

孙梅芳出生在一个大家庭里,其父孙显华,是烟台拔丝制钉业的创始人,在烟台企业发展史上,称得上是一位叱咤风云、值得浓墨重彩的人物。2021年11月14日,《烟台晚报》“烟台街”版刊登了哈本厚先生撰写的《记烟台拔丝制钉业创始人孙显华》一文,再现了以孙显华为代表的一代人为民族制钉业崛起而艰苦奋斗的故事。孙显华与妻子赵秀兰育有4男6女,1945年11月,排行老三的一个女婴出生了,夫妻俩为她取名孙梅芳,也就是我的亲家母孙梅芳老师。

孙梅芳从小天姿聪慧,受家庭的熏陶,自幼知书达理,谈吐温文尔雅。家境不错的孙梅芳顺利地念完了小学、初中和高中课程,于1964年7月高中毕业。当年8月,她响应组织召唤,加入了人民教师队伍,从小学老师干起,先后在解放路小学、南上坊小学、平安巷小学担任老师或班主任。无论在哪所学校,她都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呵护,把三尺讲台当成培育桃李的一方沃土。正像卢万成写的那样——“孙梅芳老师平素不苟言笑,声音顿挫,循循善诱,她在教学中从来都是一丝不苟,张弛有度,缓急从容。大凡执掌教鞭者,有的人用嘴讲课,有的人用脑教书,而孙梅芳老师则是用心授业。”就这样,孙梅芳在小学老师的岗位上辛勤耕耘了7年多。

1971年3月,孙梅芳被组织调入烟台一中任教,开启了她的中学教育生涯。随着外语被教育部列入中学课程,烟台一中外语老师显得异常匮乏,组织上又安排孙梅芳去烟台师专和烟台教育学院进修英语。这对她挑战不小,但生性要强的她没有退却半步,硬是凭着一种超常的毅力和耐力,顺利拿到了英语任教资格。

一个人做了好事,大都愿意让大家都知道,难得的是不让大家知道、不求任何回报,孙梅芳就是这样的人。40多年来,她献身教育,究竟获得了多少荣誉,就连我这个亲家都是一头雾水。她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不事张扬,甘当一辈子无名英雄。

烟台街好多人都认识、了解孙梅芳,都知道她是教师,对她教师之外的头衔却大都不知。1998年,孙梅芳被推选为民盟烟台市委会副主委,后来又被推选为烟台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按惯例,这是个正县级干部担任的职务,孙梅芳却没有把职务看得有什么了不起,只是感觉担子重了,责任大了,要为百姓办的事多了。尽管她这两个社会职务都是兼职,可很多人都说:“孙梅芳的兼职比我们这些专职的做得都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是啊,自打孙梅芳担任这两个社会职务后,她经常到群众中间,了解社情民意,顺应百姓呼声,帮助市民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急难愁盼问题。2002年,孙梅芳了解到烟台一中、烟台教育学院周边有好大一片居民区,一直没安上暖气,冬天挨冻,居民反应强烈,她心急如焚。在一次会议的间隙,她找到分管城建的副市长当场进行了反映,呼吁尽快解决这一问题。最终,这个片区的供暖难题当年得到解决。2005年,进德小区有上千户居民因未达到入住率70%的供暖标准,只能靠煤炉取暖、液化气做饭,液化气罐从几十层高楼扛上扛下,百姓叫苦不迭。为了帮助居民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孙梅芳楼上楼下了解情况,多方协调,很快草拟了一份关于解决进德小区居民供暖和通煤气的工作建议书,建议采取“住户拿一点、政府出一点、有关部门凑一点”的解决方案,并迅速交到市人大常委会,随即被转到了建设主管部门。当年12月15日,进德小区的千户居民就迎来了暖气进家、煤气入户。

在学校,孙梅芳是一位令人称道的好老师;在市民盟、市人大,她是一位人见人爱的公仆;在家里,她又是一位孝顺的好媳妇、贤惠的好妻子,更是四十多口人大家庭的台柱子。

在这个大家庭里,孙梅芳社会职务最高,人脉最广,但她洁身自好、严于律己,从不为自己和家人谋取半点私利。她的一个女儿、一个儿子都是自己找的工作,在私企上班,收入不高。知情人都说:“孙梅芳家人可没沾上她一丁点光!”

在孙梅芳的大家庭里,老人离世后兄弟姐妹仍然像石榴籽儿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这得益于孙梅芳的一个提议,就是每年兄弟姐妹都要开几次家庭例会,大家有啥说啥,畅所欲言,一家有事,大家帮忙。这样的家风,在孙梅芳这个大家庭里已延续了多年。孙梅芳在家里收入最高,兄弟姐妹谁家有事,她都慷慨解囊,全力帮助,帮助每个家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她的婆婆活到102岁,之所以高寿,作为媳妇的孙梅芳功不可没。她待婆婆就像对待亲妈一样,夏天热了,她为婆婆擦洗身体;婆婆病了,她为婆婆喂水喂饭、倒屎倒尿;冬天来了,她为婆婆买了新的棉被,穿上保暖衣裳,不让婆婆受一点委屈。婆婆在世时经常说:“孙梅芳不是我的亲女儿,但比我亲女儿还亲!”她的老伴给孩子买饭时不慎摔了一跤,折了四根肋骨,不宜做手术,只能靠静养自愈,孙梅芳和大女儿承担起全部家务,烧水做饭,一日三餐,细心呵护。老伴逢人就说:“我娶了孙梅芳这么个好媳妇,是我的福分!”

在生活方面,孙梅芳继承父母勤俭持家的家风,无论是生活困苦的年代,还是经济富足的今天,她都不梳妆打扮,更不涂脂抹粉,一件衣服一穿就是许多年。她总是在家中招待客人,即使是亲家来了,也在家中接待。她说服老伴:“我们能做饭就安排在家里,不仅不浪费,还有家的味道!”

作为亲家,我与孙梅芳相处了十几年,感情深厚。作为《中国黄金报》的记者,我曾写过多位人民教师,写过许多英雄模范,但像孙梅芳这样的老师,我却见之甚少,更觉难能可贵。有幸与孙梅芳结为亲家,这是我的骄傲和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