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2日
刘世俊
二十世纪70年代,北乡老家几百户人家的村子,只有三辆自行车,谁家儿子结婚能买到一辆自行车就很牛了。干爷爷有辆“大国防”,他说他的车子轻便灵活,几十里路骑着不累。干爷爷的态度是:“宁可借老婆,不借自行车。”村书记家有辆“大金鹿”,他这辆自行车成了村里的共享单车了,街坊邻居来求借,他都笑脸相迎,从不说半个不字。
每逢儿子结婚、闺女出嫁,喜主都会安排一辆自行车,书记家的“大金鹿”搭上大红绸缎就是喜车。那时候,一辆自行车一天可娶回三个媳妇,这家用完那家用。
二十世纪70年代末,我在石崖山高中读书,学校离村有七八公里路。有天下午放学,我们几个本村同学结伴往回走。走不多远,突然有人叫我们,原来是本村的大江哥,他借书记家的“大金鹿”在粮所办完事回村,正好遇上我们。他骑着那辆造型结实的“大金鹿”自行车,车子闪闪发亮,非常神气。这让我们万分羡慕。
我们没有自行车,自然不会骑车,但都想过把瘾,强烈要求坐后座上。我们四个人,带谁都不好。大江哥想了一个好法子,先带一个人,其他人跟着跑,然后换人。
我们几个都拥护这样的办法,于是乡间大道上就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三个学生飞奔着,呐喊着,追着前面的自行车,骑车的和坐后座上的也兴高采烈,大叫着“加油”……从南边到北边,你追我赶回到了村。
那时我的梦想,便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当时公社已经有了跑出租的吉普车,摩托车也很常见,但自行车仍然是重要的代步工具。1979年,父亲狠狠心找了在城里的姑姥爷,在县城买了一辆“大金鹿”。这辆自行车到家后,可把我乐开了花,当做玩具似的爱不释手。
家中购买自行车的消息不胫而走,邻居家的小伙伴们纷纷前来观看,把自行车围得水泄不通,叽叽喳喳地边看边谈论着,有的伸手摸摸前把,有的过去转转轮胎。而我,生怕他们把自行车弄坏或者摸脏,张开双臂用力阻挡着他们向前靠近。
自从有了这辆宝贝似的自行车后,每逢父亲走亲访友或者赶集遇到周日时,我为了体验一下新鲜感,便嚷嚷着让父亲用自行车载着我一路同行。因为后面货架需要载物,我只能横坐在前面的车大梁上,土路崎岖不平,硌得屁股生疼,但为了“兜风”过把瘾,只能强忍疼痛。
高二那年,父亲便把这辆自行车“让”给了我,于是我苦练本领,车后坐绑上一条扁担,慢慢推着溜,不知挨了多少次摔,终于学会了骑车的本领。从村里到学校,从学校到村里,路上见了同学,我一会儿摁一下铃铛,感觉声音是那么清脆,那么动听。我每天都把车瓦盖擦得锃亮,如果赶上阴雨天,宁可把自行车放在家里步行去上学。这辆“大金鹿”也任劳任怨,陪伴我一起度过了艰苦而又充实的高中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