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30日
孙英山
我们的村庄在山区,山脉一座连着一座,远的在村庄4公里外。山岚众多,土地稀少,那些大山上的山瘠薄地从山根到半山腰,都是花岗岩石头垒就的一层一层的梯田。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土地都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民以食为天,
食以地为根。在过去,父辈祖辈一辈子都在这片黑土地上披星戴月、摸爬滚打。手里积攒节省下来的铜板,首先考虑的是为子女购置土地,扩大耕种面积,向土地要粮食,在泥土里掘金。
前几天翻动家中老一辈留下的一些遗物,看到一卷用羊皮纸包裹的东西。打开一看,一张上世纪20年代晚期爷爷购买土地的地契映入了我的眼帘。那是爷爷多少年省吃俭用,用汗水攒下的20个大洋购买周家土地的地契。手捧契单,思绪良久,感慨万千,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社会在发展变化。从一家一户的单干,到前期的互助组,再到合作社,从小家到大家,合并成一个大集体。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村里成立了荆山社和荆阳社两个大社,再后来发展合并为荆阳大队,下设6个生产小队。分队要重新统一划分土地。大队长、会计、保管等一套量地班子,需要上山按地片对全村的土地一块一块仔细地丈量。
土地是按一级、二级、三级的等级分类丈量的。量完后用高粱秸秆劈开一段段用毛笔写上几级地,几亩几分地,在地头插上一个小牌作为标记。
有一天,丈量人员来到小桂山丈量土地。山前坡山势陡峭,荆棘丛生。早年,会计丈量土地不使用米尺,一般都用“步弓”。也有使用“丈杆”,这是古代丈量土地的两种木制工具。“步弓”,形似“冉”字,有柄,略于弓形,两足间相距一步,故名“步弓”。测量时,手持上面与腰齐平的木柄,向前倒着量。
“丈杆”,折叠式,中间一个旋,合为5尺,放开为1丈,故名“丈杆”。两种工具亦可兼用。丈量土地从上地头量到下地头,从地外边量到地里边,得出长和宽的米数。计算土地的亩数换算:1亩等于60平方丈,等于6000平方尺,1亩等于666.667平方米。
实际上,会计们平常求亩数,一般不用这个数值求,而是用更简易的计算方法。公式是:长(米)×宽(米)×0.0015=(亩)。据了解民间还有一个更实用的口诀来计算:平方米换算为亩,计算口诀为:加半左移三。1平方米=0.0015亩。如:128平方米等于多少亩?计算方法是,先用128+128的一半:128+
64=192,再把小数点左移三位,即得出亩数为0.192亩。
小桂山的地,原来是我的邻居孙忠信家的老地,一块一块的,大略有50多块。他家种了一辈子的地,到现在也不知道有多少块,据说总共有2亩多地。那天,会计量地也犯了难,“步弓”“丈杆”都用不上。一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地块太小了。巴掌大小,蒲团大小,粪篓大小,一块一块,小得可怜。有的只能栽一棵方瓜,怎么量?老虎吃天无处下口。大家思考良久,队长说:“实在没有办法,不行就数数地块,最后折合一下。”大家也随声附和同意了队长的意见。于是,几个人分头从小桂山的中间到半山腰,东西两面数了起来。从一块、两块、三块数到一十、二十、三十……
爬着山坡,瞅着地块,数着数着,就乱了套,有没数的,有数过的。最后,稀里糊涂加起来,到底也不知道是多少块。
这时候,一位在山上掐山麻楂、五十多岁的邻居大嫂,掐满了一篓子准备下山,手按着放在地上的篓子说:“这可从哪儿下?”因为山势突兀凹陷,起伏不平,根本没有路,上山容易下山难啊。一位量地的、五十多岁、喜欢开玩笑的老人听后,随手从山坡上薅了一把网状的、软绵绵的、名叫穷山网的山草,用手挽了挽形似鸟窝,放在了地上。他接着那个大嫂的话茬说:“就在这儿下吧。”两个人的玩笑对话,引起大家一阵哄笑。实话实说,当年那么多的小地块怎么能有一个确切的数目呢?殊不知,原来在掐菜大嫂菜篓子底下还压着一块地呢。
说起来是笑话,听起来是故事。当年丈量土地数地块发生的那些往事,虽然距今已经60多年了,但是今天回忆起来还是令人感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