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汶河? 永文河!

2024年10月08日

王东超

上小学时,写作文写到家乡,有一句套话必是要说的:我的家乡坐落在凤凰山下,泳汶河畔。后来知道,“凤凰山”当为“杏黄山”,讹音致误。乾隆版《黄县志》:“杏黄山,县南二十里,自莱山西麓层叠而下,中隔一涧,俗名线口。陡起十余峰,绵亘十余里,巍峨秀爽,北至横埠乃落平壤,为邑中龙脉所出。”杏黄山隔在我们村与磨山迟家之间,我们位于西麓。至于泳汶河,老师总强调,“泳汶”二字是要有三点水的。近些年,随着我对文字考究浸淫日深,越端量越觉得“泳汶”两字有问题。

翻检旧志,果然发现端倪:康熙版《黄县志》:“颍门河,发源于招远罗山,经流县西十里,合南栾河入海。旧志一名永文河。”乾隆版《黄县志》:“颍门河发源罗山,经流县西十里合南栾河入海(旧志一名永文河)。”

同治版《黄县志》:“有永文河,一名颍门河,发源招远之罗山,流至栾家村入县界,经县西十里北流入海。”

民国版《黄县志》:“永文河为黄县第二大川,以水流较为平缓。上游分东西二源,东曰东颖门河,亦曰卢南河,发源招远罗山系之玲珑山金厂,北流十余里进大园山口,纳老虎洞诸谷之水。”“颖门河”清代三旧志皆作“颍门河”,《清史稿·地理志》亦作“颍门河”,民国版县志当为误写。

“永”本义为在水流中游泳。《说文·水部》:“永,长也,象水巠(jīng,水脉也)理之长。”此为引申义,析形不确。“永”为会意字,甲骨文从人,会人在水流中游泳之状。《诗》云:“汉之广矣,不可永思。”别作“泳”。浮行曰“游”,潜行曰“永”。由在水流中游泳,引申指水势长流貌。《诗经·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乘筏渡过)思。”毛传:“永,长。”又进一步引申为空间、时间上的长。三国魏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之十七:“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 《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后由于“永”为“长”等引申义所专用,潜行水中之义便另加意符“氵”写作“泳”,“泳”是“永”的加旁分化字。

“文”指在肌肤上刺画花纹。《说文·文部》:“文,错画也。象交文。”《穀梁传·哀公十三年》:“祝发文身。”古人造字之初,多按照事物的形象摹画成“文”,故先有“文”,后有“字”。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汶”为水名。《说文·水部》:“汶,水。出琅邪朱虚东泰山,东入潍。”我们平时说的“汶水”,多指的是大汶水。汶水发源于山区,河槽狭窄,落差较大,夏秋多雨季节水量很大,浊流滚滚,故“汶”又引申出浑浊义。屈原《渔父》:“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汶汶”即污浊、浑浊的样子。

目前能找到的民国之前的史志,都写作永文河。“文”即水文,流缓始有文,恰与民国版旧志“水流较为平缓”相合;“永”可作长度长、时间长两解,后者与“永定河”“永齐渠”之类命名用意相似,是祈望河水永不肆虐。写作“泳汶”有些莫名其妙,是期望在浑浊的河水里潜行?

“永文”到底何时改作“泳汶”,目前尚未查到确切资料,现在黄县的地图、公文、路标、新志都写作“泳汶”。为什么要改也搞不明白,大概认为既是河水,就应该加上三点水,没有深究就这样稀里糊涂写了。

一个地方的地名,和一个人的人名一样,都是有讲究的,用孔夫子的话说:岂可“不知其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