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09日
陈颖
清晨早起,一夜断断续续的雨终于停歇,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气息,一只喜鹊从樱树枝上飞起,飞向它要去的地方。我脚步轻盈,急匆匆和喜鹊打个招呼,奔向我要去的地方。
我要去的地方,是龙口万松浦书院。昨晚,省作协副主席王秀梅通知我和周燊老师,在小区门口路边等待,她打车带我们一起到集合地。
到达集合地,空中又飘起小雨。雨滴落在南大街银杏树的树叶上,树叶张开优雅的小伞,和调皮的小雨滴互动。抬头看看天空,在心里祈祷,但愿今天龙口的天是晴朗的。
在确定去书院之后,我找出刘永春老师的《屐痕拾微》,书中第三辑《静听松风》有五篇关于万松浦的杂记,我想再从文字中了解和感受一下万松浦书院。万松浦,我梦中的文学殿堂,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从芝罘到龙口并不远。一路上,坐在我旁边的莱山区作协主席姜瑞光告诉我,他在11年前去过万松浦,而今再去,也是开心和神往并存。我无法用言语形容自己的心情。当透过车窗望向窗外,看到“港栾河”三个大字时,我知道,万松浦书院马上就要到了。微雨朦胧,柳枝低垂。这些垂柳,静静地停留在《静听松风》里,此刻,她们由文字变成清晰的指引,万松浦就在眼前了。
“时间过得真快。不觉间万松浦书院在龙口北部海滨、港栾河左岸矗立了二十年(2003.9-2023.9)。‘二十年’作为一个规整的计数,常让人习惯于作一段经历、一个事件的绾结。我们得以抚今追昔,遥望来路与去路。二十年来书院周遭发生了巨大改变,莽林消失,群楼簇拥;书院内黑松依旧苍劲,移木扎根成林,建筑历经磨洗,一切更加安稳。”万松浦书院学者楼一楼东侧墙面上的宣传版画,文字和图片直观地解读着我心中神秘的万松浦。
关于书院的版图中,有这样的简介,“万松浦书院坐落于龙口北部海滨松林、港栾河入海口,于2002年试运行,2003年正式开坛。由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烟台大学等高校共同倡议发起,是我们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座现代书院……书院由作家张炜先生任学术主持人。”
二楼走廊两侧的墙面上,有很多中外知名作家、学者的照片。我怕掉队,赶忙拍下两张,一张是“作家迟子建来万松浦书院访问交流”,一张是“作家张承志来万松浦书院访问交流”。这两名作家的书我都读过,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读过两遍。
返回一楼。夏天的雨,在这里也极具修养,不急不躁。窗外,不知名的树、竹子,在雨中讲夏天的故事。那万亩黑松在哪里呢?
藏书库里,在《张炜文集》藏书架前拍照留念。一排排摆放整齐的《张炜文集》让人惊讶作家的写作神力。张炜先生的书我读过《毒药师》《古船》《爱的川流不息》《唐代五诗人》。读完张炜先生的作品,需要多长时间?惟愿生命久长,能一直保持阅读的幸福感。
在一楼接待室拍下张炜先生书写的“这里人人皆诗人”的时候,我已经掉队了。收起手机,快速跟上队伍,《万松浦》2024年第3期评刊会马上就要开始了。
离开学者楼,走向万松浦书屋,雨气缥缈,绿树婆娑,一路雨水铺就,每一步似有书香萦绕。万松浦书屋里座无虚席。评刊会就近期出版的第3期《万松浦》文学杂志进行交流。省作协副主席王秀梅和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马兵作为邀请嘉宾进行了交流发言。
秀梅主席以第3期朱辉的短篇小说《半城雪》为例,分析了《半城雪》的内容结构和艺术表现形式。秀梅主席认为,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应具有世界性,作家身上应具备世界性的文学储备及知识结构。
马兵教授结合第3期发表的中短篇小说,谈到当前小说创作的潮流性现象,作家黑孩的短篇小说《相对性》,一边讲故事,一边让小说里设计的人物故事与现实中人物关系、小说的关系形成某种对应,这种多线叙事增加了小说的厚度。一个多小时的评刊会时间,我全程轻呼吸,坐在板凳上听着、看着。
在我眼里,《万松浦》杂志纯粹、雅正、现代,你看创刊号,聚集了一批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的力作。有邱华栋中篇小说《于阗五部》、蒋子龙短篇小说《今世笔记》、金仁顺短篇小说《白色猛虎》、瓦当的长篇小说压缩版《芝罘——米怜秘史》……评刊会结束时,窗外的雨任性起来,雨丝变成了雨帘。等车过程得片刻闲暇,书屋书架上的书吸引了我。儿童绘本架上的绘本封面让我惊呆了,没曾想,绘本的文字作者是张炜先生,《捉鱼去》《爱小虫》《海边童话》……
大雨酣畅淋漓着,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我想在万松浦的院子里走一走、看一看的愿望因大雨而成为遗憾。何日能与万松浦书院重逢,这成了我新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