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中学

2024年10月11日

王吉永

小时候,我家住在小海阳西段(今中心广场附近),距烟台二中和烟台三中差不多等距离。因去二中上学要走一段坡度很陡的毓璜顶西路,而去三中走中海阳、大海阳道路比较平坦,故此我报考了三中。

我上三中那年,三中从烟台山下搬到大海阳新校址才两年多,与其他四所公办中学不一样的地方是三中的校园有一处很大的无花果园,这在当时是很难见到的。人们给五所公办中学编的顺口溜是这样的:“一中的扁松、二中的冬青、三中的无花果……”久之,人们就直呼三中为“无花果中学”。

三中是当之无愧的无花果中学。那时咱们老烟台很少栽培无花果,也并未把无花果当做水果。我猜,可能是咱们吃惯了本地的杏子、桃子、苹果、梨等春季开花、夏秋季结果的水果,而无花果看不见开花就长出果实来,很多人都觉得不太正常。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无花果是地中海植物,本地人不喜欢舶来品。

三中的无花果树不知是谁栽的,也不知道长了多少年,树干无比粗壮。入学第一学期的冬天,我们几个小同学都在猜测,树干的直径有多少厘米。于是,好奇的我们用一根细绳量出了一棵树的树干周长是57厘米,然后除以圆周率。哇!直径竟有18厘米之多。三中这些无花果树已经看不出乔木的基本特征,似乎是一下子从地面上长出三四根粗大的分支,分不清哪根是独立的主干,树冠的归属也很难区分。很多树干被繁茂的枝条压得接近匍匐,离地面很近。不论你站着、坐着还是躺在树下,摘个无花果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根本用不着爬树,无花果之多也让人目不暇接。

无花果园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甬路,两侧都是无花果树,同学们为避瓜李之嫌,宁可多绕一段路也一般不走这条甬路。我担任地理课代表,每次地理课前去教研组帮老师拿大地球仪和地理挂图时,也总是绕道而行。

无花果园周围被各办公场所呈半圆形环绕着,那年秋季一次放晚学时,总务处的老师在传达室对面大核桃树下卖无花果,学生也可以买。我没问多少钱一斤,就迫不及待一溜小跑回家问奶奶买不买。我虽然是无花果中学的学生,但入校一年多,还没吃过一个无花果呢。奶奶也没吃过无花果,考虑再三终于给了我一角钱,我刚要跑奶奶又叮嘱我,别把钱都花了,少买点尝尝就行了。我连蹦带跳返回学校,买了八分钱的无花果。拿回家时正赶上爸爸妈妈下班回来了,全家八口人都说好吃。可是,奶奶却说太贵了,一人才吃了一个就得八分钱,再添二分钱就能买两个杠子头火烧了。若是在咱们院子里种一棵无花果树,以后吃无花果就不用买了。可是,上哪儿去弄小苗啊?

那年深秋的一个下午,我放学回家,见奶奶坐在院子里,左手拿一小截无花果树枝,右手用剪子把树枝上的叶子和已经长出的几个小果全都剪掉,插在花盆里浇上水,树枝上面又蒙了一块湿抹布。奶奶是从我大姑的邻居家要了一小截树枝。

一个月过去了,小小的无花果苗从花盆移种到院子里的时候,小苗已长出了须根。待春暖花开后,幼苗已俨然是少年的状态了,主干上长出好多分枝和叶子,而且上面还结了一些小无花果。我热切地盼望着,它能长成像我们三中无花果园里那样大的无花果树……

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认识了我的初恋,也是后来的终身伴侣。那年七月初她第一次到我家,正是第一茬无花果成熟的时候,熟透的无花果让人垂涎欲滴。我知道她从来没吃过无花果,真想摘几个给她吃,可又怕奶奶从窗里看见了没面子。其实,奶奶早就看见了我们,她很快把摘无花果的专用工具和一个盛干粮的小篓子递给我,笑着说:大孙子!快摘一些拿你厢屋里和大孙子媳妇一起吃吧!这还多亏了那年你从三中买回那八分钱的无花果,不然,我们哪儿知道它那么好吃。

六十年一甲子,关于三中的无花果园、关于我家吃无花果的那些往事已成为遥远的记忆,但在我脑海中却依然那么亲切、那么清晰。无花果,曾伴我走过少年和青年时代,给我留下了甜美的青春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