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艾山

2024年10月11日

林春江

秋日的艾山,多彩多姿,丰饶富足。柿子树悬挂着肥嘟嘟的红柿子,映山红的荆条上果实累累,野生枣树结满了红红的枣子,不知名的野花盛开在沟壑田渠边,粉生生的富士羞红了脸庞,草木的清香在空气中弥散,还带有丝丝甜味。

越过青青石板路,拾级而上,一条幽深小径赫然呈现眼前。蜿蜒迂回的山路被浓郁的松柏环抱着,阳光从树隙中直泻下来,在林间洒下一串串光环。鸟儿在枝头啁啾,“扑棱棱”地倏然飞走。两只黑喜鹊在空中滑翔,叽叽喳喳、一鸣一和,玩得累了,飞回半山腰的松树上,休憩一会儿。台阶上铺满了细密的松针和枯枝败叶,踩上去软软的,山坡上、谷壑里,松柏、柞树、槐树密密匝匝,远远望去,浅浅的绿色夹杂着淡淡的鹅黄和嫣红,一直蔓延到峰顶。

我们脱下外套,缚在腰上,在山林间高声叫喊,走走跑跑,寂静的山林活泼起来。阳光强烈,天空湛蓝,浮雕般的白云凝固在黛色山头。远处,阡陌交通,纵横交错。

松树下,生长着大片的野菊花。簇簇菊花,或粉、或白、或黄,含羞带怯,互相依偎,在渐趋萧条的草丛间,显得耀眼夺目。更有那粉白色的雏菊,花蕊嫩黄,花瓣雪白,阳光下,朵朵娇嫩,晶莹皎洁,清纯秀美,趋前嗅闻,一股特异的芳香连带松脂香,沁入肺腑。小如黄豆的山楂果,掩映在草木后,一嘟噜一嘟噜的,挂在细细的枝条上,红艳欲滴。状如米粒的黄果,三颗紧紧抱在一起,裂开表皮,裸露出里面红色的种子。趟过汩汩的溪水,前方闪现一口仙井,据说是长春子丘处机在此修炼时,根据仙人指点挖掘而成,常年不干涸,井水甘甜。长春子经常饮用井水,成就仙风道骨。俯下身去,但见井水清澈,古井无波,似乎诉说着悠悠往事,令人神往。

行不多远,拐过一个弯,石阶北侧闪现一个天然洞穴,呈“风”字形,有一米多高。洞穴向阳,三四米深,石壁粗粝,砂石为底。据说明朝末年,栖霞才子郝晋为了磨砺心志,避开世俗尘嚣,曾隐居在此苦读。饮溪水,食野果,以石板为床,用青草覆身,与野兽为友,最终考取功名,官封太子太保,成为一代名臣。往事越千年,摩挲粗糙的石壁,遥想古人的勤奋与自励,不禁钦佩不已。

行至半山腰,脚下宽展平坦,视野开阔,极目远眺,艾山山巅矗立在西北方,两座较矮的山峰簇拥着一座陡峭的山峰,形成一个“山”字形。艾山奇石众多,挺拔的石人,栩栩如生的石猴,卧于地面的海豚石,拈花微笑的佛像石,惟妙惟肖。山间乱石嵯峨,刀砍斧削,苍松翠柏,点缀其间,青绿灰褐,交相辉映,山峰尖尖,直刺云霄,沿着一条羊肠小径,可以爬到顶峰。林深草密,小路狭窄,仅容一人,走着走着,小路也没了,惟有一个个凿出来的半个成人脚掌大小的凹坑,两旁插着铁栏杆,揪着铁栏杆,蹬着凹坑,手脚并用小心往上爬,好不容易攀爬到“山”字型的中间,累得满头大汗,颤颤巍巍直起腰,脚下是一片斜坡,头顶是傲然矗立的险峰,胶东半岛第三高峰,果然名不虚传。

山石风化得厉害,也许几百年后,她会变了模样,但是,有幸一睹芳容,且待日后成追忆。又想,艾山无语,山奇水异,景色旖旎,安静而秀丽,平和而绝美。我行走在滚滚红尘里,喧嚣嘈杂,惟有在这静谧的嵯峨的艾山,才感觉到恬淡安然,才感觉到平安喜乐。

沿着南面的林荫小路,我们健步而行,山高林密,石板小径掩映其中,阴暗仄仄。前方,幽深的谷壑里,水声淙淙,潮气升腾。南面,草木葱茏,脉路清晰,生机盎然,耀眼夺目。青山莽莽,绿水悠悠,群山连绵,一直延伸到天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