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都的路

2024年10月15日

张荣起

不管是乘航班从胶东上空飞过,还是坐汽车穿过胶东半岛腹地,你都会情不自禁地被胶东屋脊的美景所吸引。春天皑皑果花似雪,秋天累累果实如金,这就是被誉为“中国苹果之都”的栖霞。然而,曾几何时,栖霞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臭鱼烂虾,送到栖霞”的岁月,别说没有那么多苹果,即使有,也常常烂在山沟旮旯里。

1954年1月,我从莱阳师范毕业,分配到栖霞。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感到是那样陌生。同学说:“栖霞是一个‘山国’,朝夕有云霞栖驻,故名栖霞。你若分到西栖还好,若到东栖,中有胶东屋脊的十八盘相隔,要进趟县城可就难喽。”我很不以为然地说:“将来还能不通汽车?”“那除非到猴年马月,老愚公把山搬了。”这番耸人听闻的话,对我这个自小在海边长大、从没见过大山的人来说是个震慑!

果然,领导根据档案上的籍贯,照顾我离老家近,分配我到栖东边陲——桃村任教。到任后,我向村里人询问:“十八盘究竟有多险?”乡亲讲了一段故事:清朝末年,十八盘东麓一个村里,有两个农民打架,吵着要进城打官司。两人扭扯着上了十八盘的顶峰,半天时间都过去了,累得呼呼直喘,气已消了一半。于是两人讲和,又一起回来了,故十八盘又有“消气岭”之称。可见它有多险、多难走了。

翌年正月,县里召开教育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从桃村进城,就要翻越十八盘,我终于有了亲身感受十八盘的机会。我们一行十几人,凌晨披星戴月出发,至上午10点左右开始爬山,沿着崎岖的羊肠小道攀援而上,走走停停,歇一会儿,爬一会儿,直到下午3点才过了十八盘,掌灯时候方进了城。谁知会议结束那天,我患了重感冒,浑身像散了架一样,发愁路上给同事们添累赘,忧虑不已。教育局领导得知后,雇了一头毛驴让我骑着。别说走这样的山路,就是在一马平泊,我也从未骑过那玩意儿,可事已至此,只得硬着头皮上路。一路上,同志们边爬山,边拥着我骑驴向前挪进,简直比登天还难。我在驴背上吓得魂不附体,半路上只得在一个同事家里过夜,发了一场汗后,第二天总算回到了学校。

1958年,人们敢想敢干,“愚公”们真的要开山修路了。历经一年多,“枯木朽株齐努力”,凭着钢钎、铁锤和炸药,硬是把个十八盘劈下几丈去。两坡顺势开挖填补,一条十八道弯的栖桃公路盘绕而过,而且一度成为全国山区公路的典型。

1979年,借改革开放的东风,“愚公”再出山,历时半年,栖桃公路铺成沥青路。经此一举,行车速度提高了40%,耗油量降低了30%,公路养护每年可节约两万多工,大大改善了路途条件,但自县城至桃村不足50公里,仍需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半个世纪过去,洞穿十八盘、贯通胶东半岛东西交通的大动脉,终于列入国家重点项目。经过几年的考察论证,文(登)三(山岛)二级公路(后改为206国道,即今威汕路)含水石岭、十八盘两条隧道在内的栖霞东段工程于2002年7月正式开工,成千上万的“愚公”投入这场史无前例的战斗。为了早日实现多年的梦想,他们忘掉寒暑易节,连节假日都在挥汗如雨、夜以继日地干。中铁一局、十九局所属的工程队发扬“打通二郎山”的精神前来参战,凿开总长1240米的两条隧道,一条全长40公里的栖桃东段公路,历时800多个日日夜夜,终于在2004年11月10日全线贯通。从此,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缩到半小时,数十里的山路缩成不足二公里的隧道,简直是人间神话。是年,岁当甲申,正好应了莱师同学说的“等到猴年马月”那句话。

如今,威汕(威海至汕头)公路全线通车已经多年,不仅市内的镇镇通、村村通相继与之连接,而且烟青一级公路(即204国道)、沈海高速路也纵贯栖霞境内,还有多条省内公路穿境而过。栖霞市十几个镇区、各个村的农副产品,都能通过火车、飞机、轮船销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真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早已退休定居山城的我,每当乘车回乳山老家,经过两条隧道时,总想起当年骑毛驴过十八盘那惊恐万状的情景,禁不住老泪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