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0日
孙光
在老烟台人的眼里,位于老城西隅的西炮台,俨然是进入城区的门户,炮台以东属于城区,以西则为乡村。即便是现在,同是一条大路,南大街到了西炮台往西就叫只楚路了。过去,人们习惯称西炮台为西山,称山下的那条南北向马路为西山路。我曾在西山路居住多年,工作近30年,对这里的街巷十分熟稔,也留下了许多难以忘怀的记忆。
一
1983年,我从外地调到烟台机械厂当工人。厂子虽位于前进路5号,但它在路的西头,紧靠西山路,正好在两条路的丁字路口处。那时,这一带区域属于城市西郊的工业区,聚集了许多烟台有名的企业。曾有人编了这样一个顺口溜:回家“三环”锁上门,“罗锅”香皂洗个澡,看着“北极星”钟表,吹着“烟机”的冷风,喝着“张裕”的红酒,生活美哉!
每天清晨,车铃清脆,人头攒动,浩浩荡荡的自行车大军,乘着朝阳从四面八方涌来,成为当时热闹的街景和这里鼎盛时期的写照。
我1985年结婚时,厂里分给我一间10平方米的住房,就在西山路30号楼,距厂不过百米。这里的房屋建筑,大都是周边企业为了临时解决职工及家属的居住问题,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自行建设的,基本都是四五层的“火柴盒”,建筑质量及配套设施较差。我所分的住房是个三层的简易楼,原先是职工的集体宿舍。我住在三楼,楼内几乎每一个房间就是一个家庭,没有厕所和自来水。平时,上厕所要到楼下拐角处的公共厕所,用水也是到楼下的公用水管去接。做饭时就更尴尬了,大家都在宽不足1.5米的走廊上生个蜂窝煤炉子做饭,毫不夸张地说,我对门家炒菜炝锅时的油,都能溅到我家的炒菜锅里。即便如此不方便,那时的人们也都乐呵呵的,少有怨言,都觉得结婚了有间房,就有了一个家,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十分融洽和谐。
二
西山路的小巷大多是东西向,而且都没有名字。从我们楼旁的小巷一路上行,经过山脚下的烟台市纺织中专学校,沿羊肠小道可一直到西炮台城墙下。我当时正在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常早晨上山看书、背诵,学习完了顺便去早点铺把油条豆浆买回家。到了傍晚或周末,我就不太敢上山了,这个时候的山上,树林中已然成了情侣们的约会之地。
西山路虽人口稠密,但商业氛围并不浓厚,生活服务的网点也不多。我们平时买菜大都去慎礼街菜店,买粮去通伸粮店。在我们楼前的几间平房,有一个居委会开的小卖铺,还有一家工商银行,基本解决了我们日常的各种生活需求。后来,在西山路和前进路的交叉路口处,一位姓荆的居民自建了一处临时房屋,开了一家百货店。在百货店旁边,有几棵大槐树,经常有三三两两的居民,聚在一块闲聊或借着夜晚的路灯打扑克。夏日,树下支起了小桌子,有三五成群的汉子,光着膀子用罐头瓶喝着冰爽的烟台散啤。喝得高兴了,吆五喝六,成为整条街一个最喧闹的地方。
三
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西炮台下的许多企业顺应时代变革和市场竞争的需求,有的转变经营模式,有的与外厂合并,有的干脆进行了改制。1995年,烟台钢厂、烟台标准件厂、烟台钢管总厂等污染严重的企业,在政府的规划和支持下,利用地处火车站、海港客运站、汽车站交会处的有利位置,把旧厂区和厂房腾空,兴建了一个大型商品贸易中心“烟台三站批发交易市场”,使昔日脏乱差的“龙须沟”,一跃成为胶东地区最繁荣的商业枢纽。鼎盛时期的市场经商业户达到3万,日均客流量超10万人,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012年,冰轮公司根据市里“退城进园”的整体规划和部署,将公司总部和生产厂整体搬迁至烟台开发区及福山区工业园区内,成为西炮台下最后一个迁出的企业。那年,我也跟随公司离开了这片洒下了我辛勤汗水,度过了青春年华的地方。
时光荏苒,转眼离开那里已10余年。人们常说,人老了喜欢回忆过去,确实如此。我退休后,时常会想起过去在西炮台下生活和工作的情景,想念那绿意葱茏的西炮台和那些山下的老街巷。
我徜徉在西山路上,这条在当今看来十分狭窄的道路,车辆稀少,显得有些冷清。走进当年托儿所和馄饨店所在的小巷,托儿所处已是新盖楼房的一楼门头房,开了一家大药房。馄饨铺的平房已拆除,成为空地,栽种了一些花草。走到西山路与前进路交叉路口处,过去的百货店也已拆除,惟有那几棵老槐树依然枝繁叶茂。
这里的每条街巷演绎着普通百姓的生活和故事,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