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1日
王东超 撰文/供图
硕大的蜂巢
金环胡蜂
一
近日有媒体报道,河南南阳一对八旬老夫妇在去自家菜园的途中,被人头蜂攻击,全身被蜂蜇伤多处,送医后抢救无效先后去世。当地人口中的人头蜂一般指胡蜂,它的蜂巢外部有坚硬的球状巢壳包裹,常常挂在高处,远看像人头形状,所以人们叫它“人头蜂”,也叫做“纸巢黄蜂”。老人的家属在现场发现,附近一棵杨树上原有的一个篮球大小的人头蜂巢已被人取走,断枝有被锯的痕迹。家属怀疑有人偷走了蜂巢,导致人头蜂四散在附近草丛、树木中攻击路人,遂向警方报案。
由此,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同学讲过的一件事。同学与其妻兄是从小一起光屁股长大的耍伴儿,也是一对闯祸搭子。他的姻兄开着一家厂子,一次到龙口与招远交界的界沟张家修设备,发现厂区附近有两个巨大的蜂巢:一个在大杨树上,距地面足有六七层楼高;一个在碗口粗的小杨树上,只有二层楼高。回去后两人一嘀咕,上网花了两千多块钱,买了两套防蜂服和手套,还有铜丝编的收蜂袋。晚上,“闯祸二人组”开车摸了过去。
高的那棵杨树不考虑,白天都上不去,何况是晚上。矮的那棵,穿上防蜂服也不好爬,直接放倒。蜂子无夜视能力,倒也没有乱飞,收蜂袋兜头套上去,来了个“连窝端”。
回到厂里,他俩找了间面积不大、密封极好的化验室,打开收蜂袋,上千只成年蜂用捕蝴蝶的小网网了,倒进装有大半坛高度白酒的坛子里。这种蜂子不会采蜜,蜂巢里没有蜂蜜,但有许多“蜂儿孩儿”(黄县话对蜂的卵、幼虫和蛹的统称),有封盖还有未封盖的,统统镊出来,盛了有大半矿泉水瓶。同学给我展示过那个蜂巢,近椭圆形,高约六十厘米,中间最粗处径约五十厘米,外面包裹着灰棕色带云纹的纸质纤维,里面是约十层蜂脾。
我用手机拍了照,跟前文新闻中的蜂巢图片比较了一下,两个蜂巢的形态很是接近,都是近乎圆球状,确为胡蜂巢,且都巢于树上,应该是同一种胡蜂。那么,同学他们弄来泡酒的究竟是哪个种类的胡蜂呢?
二
我的电脑中存有林业局植保站已退休的孟凡来先生发给我的《龙口市有害生物普查分科目统计表》,以及他工作多年积攒下的昆虫标本的照片。打开“膜翅目胡蜂科”,里面体形较大的只有金环胡蜂一种。胡蜂指的是胡蜂亚科胡蜂属的蜂子,“胡”可释为“大”。《广雅·释诂一》:“胡,大也。”又释为“黑”。《本草纲目·虫部·大黄蜂》:“黑色者名胡蜂(《广雅》)。”“凡物黑色者谓之胡。”马蜂为胡蜂科马蜂亚科的蜂子,“马”有“大”义,胡蜂之“胡”亦有“大”义。“胡蜂”之得名与其体形有关,还与其体色有关。
胡蜂处于昆虫食物链的顶端,是蜂中的“战斗机”,经常以其他蜂类为食,甚至其他种类的胡蜂也要受它欺负。辨别金环胡蜂相对简单,除了块头最大以外,金环胡蜂的头部为橙黄色,头在复眼后强烈延伸膨大,形象点说,就是长着个又大又肥的脑袋,腮帮子还鼓鼓着。
金环胡蜂为地下营巢,比较隐蔽。我曾看过一部关于金环胡蜂的纪录片,在广西、云南等地,金环胡蜂会选取土丘作巢址,边挖洞边筑巢。有的蜂巢直径超过一米,得两个人抬着,能卖一万多块钱。也有的金环胡蜂会在树洞、其他动物废弃的土洞等密闭空间里作巢。
我们老家那边也有金环胡蜂,黄县话叫作“油蜂儿”,是因为它的身体又粗又长,呈酱油色,红郁郁的油光发亮吧。听老人说,油蜂蜇到风脉上能把人蜇昏了。有的地方给金环胡蜂叫“七牛蜂”,意思是七只蜂就可蜇死一头牛。
可是问题来了。胡蜂分为树巢胡蜂和地巢胡蜂。金环胡蜂是地巢胡蜂,我老家山上的油蜂也确实是从地里挖出的蜂巢,而我同学他们弄到的蜂巢却明显属于树巢胡蜂,我怀疑不是金环胡蜂的巢。蜂子等昆虫是靠本能生存的,其营巢习惯来自血脉。换句话说,金环胡蜂是不可能既营地巢生活,又营树巢生活。
我打电话问同学的姻兄是否保留有那些蜂子的照片。幸好他当时做了几个标本,遂把照片发给我。我一眼就看出,这不是金环胡蜂。它的头胸部黑色,被黑色毛。我一边将这几张照片贴到百度贴吧,另一边又联系孟凡来将照片转发给烟台的昆虫专家,请求鉴定。很快两方面都回来信息,此为“墨胸胡蜂”。我找来相关资料一看,果然,就是因为它的胸部呈现的是黑色,故以“墨胸”(也有称“黑胸”的)名之。又因它的足部呈黄色,故又称“黄脚胡蜂”。
三
墨胸胡蜂是典型的树巢胡蜂,筑巢在野外高大的树上、高山岩下和建筑物沿壁上等开放空间。以树上居多,选择高枝树杈间枝叶茂密处筑巢,比较隐蔽。蜂巢外形近似椭圆形或圆形,高四五十厘米,径三四十厘米,约有十数层蜂脾,层与层之间是二厘米左右供活动和栖息的“蜂路”,层间有数量不等的支柱(亦称“系柄”)。蜂巢内上部的支柱粗且数量多,藉以承受因层数增多、重量增加而形成的较大负荷;而下部的支柱细且数量少,以尽可能减轻重量。全巢表面封闭,只在巢中部和下部留有二三个巢门,作为出入口,口朝下或向下倾斜,以防止雨水流入,还可较有效地防止外敌侵入。蜂巢由于是用木质纤维黏连筑成,体积虽然很大,质地却很轻,而且坚固美观。
墨胸胡蜂是即采即食型昆虫,没有贮藏食物的特性。主要捕食蝗虫、苍蝇、蜻蜓、蟋蟀、蝉和鳞翅目、膜翅目的多种幼虫。成年墨胸胡蜂嗜食甜性物质,主要采食瓜果、花蜜和含糖的汁液,会对水果造成一定的危害,特别是它专拣熟透的啃,啃过就不好卖了。到了秋季,正值墨胸胡蜂的繁殖高峰,蛋白质需要量大,此时外界能捕食的对象大大减少或断绝,它们就转而攻击蜜蜂。好在墨胸胡蜂的捕食范围一般为500米(超过则常迷途忘返),以此为半径作圆周搜索,还是比较容易找到它的蜂巢的。
胡蜂的成虫、幼虫、蜂毒和蜂巢均可入药,药名分别为大黄蜂、大黄蜂子、蜂毒和露蜂房。其中蜂毒和露蜂房是传统药物,蜂毒主要应用于蜂蜇过敏症、心血管系统疾病、风湿关节炎及疮疡等疾病。胡蜂泡酒有祛风通络、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有效缓解风湿痹痛、关节疼痛等症状,一只成年蜂能卖到两块钱。“蜂儿孩儿”更不用说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保健价值,《本草纲目》说它“久服令人光泽,好颜色,不老”,现在卖到一公斤上千元,其蛋白质含量高达干物质总量的50%以上,并富含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等。“蜂儿孩儿”可以生吃,每一口都是爆浆的香醇。煎炒烹炸亦可,香味更加浓郁,并有着独特的鲜味和甜味。
胡蜂在夜间、下雨天和三级以上的大风天都不出来,而在风和日丽的大晴天战斗力最强。在野外,胡蜂一般不主动攻击人、畜,但若误触其巢,蜂群会群起而攻之,有时可直追百米以上。胡蜂基本上是色盲,明确识别白色,所以去野外时最好穿深色服装。另外,胡蜂对运动中的物体观察敏锐,一旦遭到胡蜂追击,千万不要乱跑,应当缩头藏脑,保护好头面部,同时伏下不动,使胡蜂失去追袭的活动目标。
如不幸被蜇,被蜇部位要用清水或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或者以食醋纱条敷贴。这是因为胡蜂蜂毒中含生物胺类、肽类和酶类,呈碱性。如果带有蛇药片的话可口服或碾碎调成糊状涂抹伤处,并尽快就医。胡蜂蜂毒会引起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瘙痒,蜂刺部位可发生中心性坏死、化脓等,严重者会并发多脏器损害。中毒和过敏反应都有可能致人死亡,这些年死于胡蜂蜇伤的人要远远多于被毒蛇咬死的。
四
写作此文的间隙,我去外面散步,路旁的一株红叶椿上,有好多只蜂子在飞来舞去,还有的趴在咬开的树皮上吸食树的汁液。奇怪的是周围有好多株红叶椿,只有这株围满了蜂子,或许这株的树液比较甜?我观察了一下,一共有四种不同的蜂子。
利用刚学到的知识,马上确定了其中有墨胸胡蜂:一道杠。还有一种疑似金环胡蜂,另外两种在网友的帮助下,确定为陆马蜂(也叫“黄长脚蜂”)和变侧异腹胡蜂。变侧异腹胡蜂是小玩意儿,只有在一边等候的份儿。陆马蜂体形大一点,但也争不过墨胸胡蜂。墨胸胡蜂就像戴着墨镜的黑老大一样,气场很足地在那里吸食树液,根本不顾忌在身边爬来爬去的陆马蜂和变侧异腹胡蜂。不过等疑似金环胡蜂的蜂子飞来了,墨胸胡蜂马上跑了,所以我确定这最后登场的必是金环胡蜂无疑,因为别的胡蜂根本就没这威慑力!
周末去同学小院喝酒,同学的姻兄也来了,还带来了一包炸好的“蜂儿孩儿”。原来他的厂子旁边有家养蜂儿的,最近胡蜂肆虐,杀死了无数的蜜蜂,祸祸得蜜蜂都不太敢出巢采蜜了。养蜂人知道同学的姻兄有防蜂服,就找他商议,要端了胡蜂的老巢。
养蜂人先活捉一只胡蜂,在其腰上系了约十厘米长的白线,这样可减慢胡蜂的飞行速度,也便于跟踪发现目标,如果不系线的话,跟着跟着就把胡蜂跟丢了。没想到被释放的胡蜂并不急着回巢,“逛吃逛吃”半上午了,还在蜂场周围转悠。养蜂人再次俘虏了它,用剪刀剪断它一条腿,这下它受伤的身心需要家的安慰,一溜烟儿飞回巢了,走的是直线都不带拐弯的。
胡蜂巢离蜂场只有二三百米远,隐藏在两个砖砌的烟囱之间,十分硕大。同学的姻兄看了,正和他之前采到的蜂巢一样,是墨胸胡蜂的巢。两个人趁晚上把蜂巢收了,里面的成年蜂有几千只,现在酒坛子里大半坛子都是墨胸胡蜂!蜂脾里的“蜂儿孩儿”差不多有五公斤。我观察了一下,所有的“蜂儿孩儿”都是老熟幼虫,没有一个蛹,这说明在黄县地界,墨胸胡蜂的第三代在十月中旬还没有化蛹,那么散群大约要等到十月底或十一月初。
同学的姻兄说,他看到有人在网上卖胡蜂的“蜂儿孩儿”,四块钱一个!我没客气,一口就吃了几十块钱的,不得不说,炸过的“蜂儿孩儿”,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