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一个郭宝昌”

郭宝昌遗著出版 写出了巨变的时代和离奇的人生

2024年11月01日

著名导演郭宝昌自传性遗著《只此一个郭宝昌》近日由三联书店出版。该书为郭宝昌自传散文集,此次出版,集齐郭宝昌尚未发表的散文遗作,收录其挚友亲朋的纪念文章,再现他独一无二的才华与魅力。

在书中,郭宝昌一支妙笔写下了他所经历的巨变时代和离奇人生,道尽了人间的沧桑世情和多元人性。本书还收录郭宝昌不同时期私家珍存照片,多数为首度公开。

颠沛但又精彩的人生

郭宝昌身世传奇,自幼被卖进同仁堂乐家的经历,最终成就了让他后来蜚声海内外的《大宅门》系列剧。但宅门里的兴衰恩怨并非他传奇经历的全部:他被时代的车轮倾轧下狱劳改,他追寻自己身世的执著,他对艺术的痴迷和探索,他和梨园名宿的奇缘,他对第五代导演的扶持以及和他们的友谊,他被命运拨弄因而缺乏亲情的孤独……跌宕起伏的经历,加上这些经历所带来的奇人异事,构成了郭宝昌异于常人的非凡人生。

郭宝昌擅长讲故事,他生前编导的影视剧的成功就是证明。他讲故事的天赋同样体现在他的写作能力上——擅长用生动爽脆的京味儿口语写文章,每一个人物都被他写得活灵活现如在眼前。

在《只此一个郭宝昌》里,从小到大,其所谓“家庭”所经历过的近十次大变迁;坚信崇高理想却在时代车轮倾轧中逐渐失去自我;朴实善良、血浓于水的亲生大哥;外表优雅美丽却在宅门里扭曲变形的小姐们;对他指引前途、影响一生的小学老师;他与第五代电影导演共同经历的传奇……这样颠沛但又精彩的人生背后,对时代、对命运、对人性的复杂体味和审视,都被他用一支擅长讲故事的妙笔写在书里,也为读者写下了一个强韧的他和他所经历的复杂时代。

他是影视戏剧的天才

一年前,郭宝昌骤然离世。因此,《只此一个郭宝昌》除集齐了郭宝昌尚未发表的遗作外,还收入三篇他的挚友写的纪念文章,借亲朋的视角,让读者更多地了解郭宝昌过人的才华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谢飞导演在《忆老同学郭宝昌导演》中追忆了他眼中的郭宝昌:“现在回头看来,在北京电影学院1956-1966年初创时期,招收的六届本科、近二百位导演学生中,可以称得上天才的就只有郭宝昌一位,他是个影视戏剧的天才。不是吗?”

陶庆梅在《郭宝昌的“游戏”》中回顾他们二人合作《了不起的游戏:京剧究竟好在哪儿》的过程,联系郭宝昌的《大宅门》与《春闺梦》,道出他以“游戏”为中心的人生态度与艺术观念:“和他在一起,我总能感觉到他内在有一种巨大的张力。那种张力贯穿在他的艺术创作中,贯穿在他笔下人物的爱恨、生死、悲欢之间,让他塑造的人物形象那么丰富,那么有魅力。更神奇的是,我总觉得郭宝昌有一种神奇的本领,使得他可以在这张力里自如游走,不拘泥于张力的任何一端。这本领,恐怕就是‘游戏’。也许,只有有这种游戏感,那种张力才能完美释放。”

而郭宝昌生前挚友、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树生,更是写下《宝昌最后的日子》,对郭宝昌从生病到去世的过程,以及其不羁的性格、达观的精神做了详细书写。

这组文章以附录的形式,触及郭宝昌影视、戏曲和文学等诸方面工作,是对郭宝昌创作艺术价值所做的评价,在郭宝昌辞世一周年之际刊印,表达了朋友们对他的怀念和致敬。

一个人一个时代的历史读本

郭宝昌生逢不幸,经历坎坷。这些境遇,没有摧垮郭宝昌,而是给予他更加丰厚的沉淀与感悟。在书中,他对物质生活(如饮食)、精神生活(如看戏、阅读),以及人际关系,做了白描式的书写,细节精准而又感情克制。在看似荒诞离奇、黑色幽默般的故事背后,是普遍微妙的社会心理以及各种人情世故。

除了记述自己,本书还真实记录了处在极端环境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和往事,记录下出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大家庭、经历时代巨变的一代知识分子、艺术家的特殊经历和思想情感的变化,及其对知识和艺术执着的追求。对后来者而言,这既是触及灵魂的坦诚抒写,也是理解一个复杂时代与复杂人性的历史文本。 据《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