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桂花树

2024年11月05日

刘学光

雨点拍打着窗户,风呼呼地刮着,惊醒了我的梦。梦里有斑斓秋色,令我神游,如回故园。

想起儿时金秋的一个傍晚,爷爷在老家的院子里与我们一起玩耍。桂花自信而傲娇地盛放,花香沁人心脾,浸透了整个小院和房舍。爷爷喜欢养花,一棵硕大的桂花,被他养成了小院中的花王,不仅家人会对它多看几眼,就连街坊邻居也会走进小院抬爱它几分。

南宋诗人杨万里在《咏桂》中对桂花的描写,也诠释了它的珍贵: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爷爷对桂花关爱有加,打理得格外细心,桂花树出落得亭亭玉立,枝叶蓬勃向上,如出水芙蓉,清秀可人,闻其香、观其状,皆欢畅。相对月季花、菊花、仙人掌,爷爷对桂花最为上心,一度让我不解。

一场夜雨过后,桂花落满了场院。雨后的清晨,爷爷捡拾着落在地上的桂花,待阳光明媚的时候晾晒起来。桂花干透,爷爷会用它泡酒。看他端起浸泡着桂花的酒,喝得那么惬意、那么喜悦,我也经常被他的情绪所感染。

长大后才知道,爷爷对桂花的偏爱是发自内心的,不受任何外在因素干扰的。正像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喜爱,可能是因为人品、可能是因为三观、可能是因为才华、可能是因为性格……总而言之,一定是被其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气质所吸引,无法解释也不好定义,可能那就是缘分吧,说不透,讲不清。

猛然间想起毛主席的词《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好一句“吴刚捧出桂花酒”,让我浮想联翩。

我们村的后街住着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残疾军人大爷。一天,他来到爷爷家的小院赏桂花,拄着拐杖,拖着一条不能行走的腿。爷爷热情地招呼他,找了一个马扎让他坐下,二人拉起了家常。大爷看着金黄的桂花喜出望外,不时闻着花香,满脸的笑容灿烂如傍晚的霞光。我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他们拉呱。

大爷讲自己抗美援朝的经历,炮火连天的战斗场面,他讲得惊心动魄,我听得激动不已。“那次战役,我们把美国鬼子打得落花流水,他们那个狼狈的样子,现在想起来都感觉过瘾。我还抓了一个俘虏,他举着手叽哩哇啦地求饶,我缴了他的枪,押着他回到连部,还立了功,受到了嘉奖。”

“后来,在一次冲锋中,我的腿受了伤,回到国内治疗。不然,我还能再抓好多俘虏……”大爷爽朗乐观的笑声,在小院里荡漾,爷爷不时回应着,表达对他的敬意。

爷爷拿出自酿的桂花酒,为英雄大爷斟上一杯。大爷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那份刚烈豪迈表现得淋漓尽致。奶奶拿出花生米和一个鸡蛋,给爷爷和大爷当下酒菜。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大多数人都很穷,拿不出好的东西招待人。花生米和鸡蛋,已经是我们家最好的待客之物了。

我为大爷泡了一壶桂花茶,茶香袅袅。大爷喝着茶,讲得更加慷慨激昂,讲到高潮时他嗖地起立,拄着拐杖,唱起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爷爷、奶奶和我也看着他,跟着他一起唱起来。如今回忆起来当时的场面,仍觉激动人心,难以忘怀。

夕阳映照,桂花飘香,大爷起身告辞,我赶紧上前搀扶。他摸着我的头说:“孩子,别忘了抗美援朝那段历史。那是中国人最扬眉吐气的一场战争,打出了咱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大爷握着我的小手,由于握得太紧,握得我很疼,我则被鼓舞得全身热血沸腾。

后来,我让爷爷嫁接了一棵桂花树,栽在了英雄大爷的院中。我时常去看大爷,帮他打扫院落,给桂花树浇水施肥。几年后,桂花树长成了高大挺拔的模样,花香也引来许多村民。大爷见人就表扬我懂事,还专程到大队办公室,当着许多人的面,向担任大队会计的父亲夸我。父亲又高兴又惊讶,因为我是偷偷帮助大爷干活的,从没和家人说过。

那时我读小学三年级,成为村里人茶余饭后说道的“别人家的孩子”。20世纪80年代初,我读初中的时候,大爷得重病去世了。每每想起他,我内心都会升腾起一种力量,他的英雄气概,一直激励着我努力前进,不敢懈怠。

后来爷爷去世了,奶奶也离开了老家,跟随叔伯到城里生活。我则外出读书工作,再也没有见过那棵桂花树,它从此留在了我的记忆里。听小姑说,爷爷去世后,那棵桂花树不知何时枯萎了,至今没有人知道它枯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