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0日
祁山 撰文/供图
庙岛群岛示意图
登州沙门岛,在北宋时期有着很高的知名度,清代的地方志将沙门岛记载为庙岛,现今出版的书刊也多认同这一观点。但宋代《太平寰宇记》记载的沙门岛却不是庙岛,北宋苏轼描述的沙门岛也不是庙岛,元明时期的史料也说明沙门岛不是庙岛。清雍正年间山东巡抚岳濬在给朝廷的上书中也指出,宋代登州沙门岛不是庙岛。上述沙门岛的指向,均应是今北长山岛。
宋代沙门岛知名度很高
登州沙门岛,在记叙宋代的史料中多次被提到。在《四库全书》搜索“沙门岛”一词,《续资治通鉴长编》至少出现了85次,《宋史》出现了至少56次,一个偏僻的海中小岛之所以被史料关注,主要原因是沙门岛在五代和北宋时期是朝廷关押重罪罪犯包括被判刑高官的地方,关押在沙门岛的犯人,多惨死在沙门岛。《宋史·刑法志》记载:“配沙门岛,至者多死。”
“配沙门岛,至者多死”的情况,史料多有记载,如《宋史·马默传》记载,沙门岛关押囚犯的定额是三百人,当时朝廷只给三百个囚犯的口粮,但朝廷将犯有重罪的犯人源源不断地发配沙门岛,沙门岛寨主李庆就将多余的囚犯扔进大海,两年就溺杀了“七百人”。《续资治通鉴长编》也记载,当时沙门岛犯人吃穿的费用来自岛上“八十余户”百姓缴纳的税赋,有的百姓无力缴纳税赋,只好离开沙门岛,岛上百姓少了,缴纳的税赋就更少了,岛上犯人只能忍饥挨饿,本应有“两千”犯人,可核查时却只有“一百八十”人,由此可见犯人的死亡率之高,不是饿死,就是被虐待致死。沙门岛在宋代成了鬼门关的代名词,人们谈之色变,闻之丧胆,因之它也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太平寰宇记》记述的沙门岛位置不是庙岛
清代之前的地方志,包括北宋初期的《太平寰宇记》、元代的《齐乘》、明代的《明一统志》、明嘉靖年间的《山东通志》等虽说都提到了沙门岛,但均未将沙门岛与庙岛画等号。
《太平寰宇记·登州》记载:“沙门岛在(蓬莱)县北海中五十里。……大谢戍在(蓬莱)县北海中三十里。”“大谢戍”,在大谢岛,即今长岛南长山岛。沙门岛在当时的蓬莱县城北五十里,大谢戍在蓬莱县城北三十里,方向是一致的,只是二者相差二十里。这个距离基本符合南长山岛南端到北长山岛南端的距离。南长山岛南北长约7.22公里,与北长山岛相距1.1公里。就是说,从南长山岛南端到北长山岛南端是8.32公里,即16.64华里。宋代的一里小于现在的一华里,加之当时测量的也只是约数,所以说,《太平寰宇记》记载的沙门岛在大谢戍北,即南长山岛北,南长山岛北最近的岛屿就是北长山岛。而庙岛在南长山岛西,距蓬莱县城的距离与南长山岛相差无几。据此推断,《太平寰宇记》记载的沙门岛就是北长山岛。
《太平寰宇记》对宋代沙门岛地理位置的记载,应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了,因这是当代人记当代的事情,而且《太平寰宇记》还是官修的地理总志,其各地的信息应来自当地州县官员的认可,再是当时登州沙门岛已经很有“名气”,地方官员大概率不会在沙门岛的介绍上出现差错,所以说,《太平寰宇记》对沙门岛地理位置的记载应是可信的。
从元明时期地方志的记载看,登州沙门岛也不是庙岛。
元代《齐乘》记载:“沙门岛,登州北海中九十里,上置巡检司,海艘南来转帆入渤海者,皆望此岛,以为表志。其相联属则有鼍几岛、牵牛岛、大竹岛、小竹岛,历历海中,苍秀如画。”“鼍几岛”,今砣矶岛。“牵牛岛”,今车由岛。“大竹岛”,今大竹山岛。“小竹岛”,今小竹山岛。
《大明一统志·登州府》和明嘉靖《山东通志·山川》对沙门岛的记载同《齐乘》的记载基本一致。
沙门岛与鼍几(砣矶)岛、牵牛(车由)岛、大竹岛、小竹岛“联属”,即五个岛屿相邻,可以隔海相望。而庙岛与这四个岛屿中间有北长山岛、南长山岛阻挡,并不“联属”,这也说明宋代的沙门岛不是庙岛,而是北长山岛。
说宋代的沙门岛不是庙岛,还可以从其它史料中得到证实。
明嘉靖《山东通志》记载,北宋时期,登州郡守郭志高上书朝廷,希望在沙门岛驻扎“水兵三百”,以防止北部的契丹从海上入侵登州。宋代的沙门岛不仅要囚禁二三千名犯人,前面提到,当时还有“岛户八十余家”常年居住在沙门岛,为了防止北部契丹入侵的军队,还要驻守“水兵三百”。不仅如此,宋代的沙门岛还是南北海运的中转站。《宋史》记载,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八月,“女真国遣使献名马,蠲登州沙门岛民税,令专治船渡马”。“女真国”是活跃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北宋时期建立了金国。朝廷为了运送女真国进贡的名马,免除了岛上百姓的赋税,让他们造船将女真国进贡的名马运送到登州岸上。这说明,沙门岛不仅有许多百姓居住,岛上的百姓还能造船、行船。《续资治通鉴长编》还提到,北宋时期,高丽诸国入贡,“其舟船皆自登州海岸往还”,当时路经沙门岛的不仅有女真国的使团,还有“高丽诸国”的使团。而庙岛只有1.43平方公里的岛屿面积,且多山少平地,以宋代的社会条件,要囚禁二三千名犯人尚且不可能,更不要说还要驻扎军队,还要作为接待外国使团的中转站,负责运送大量的贡品。从这一点上说,沙门岛也不可能是庙岛,而北长山岛面积是庙岛的5倍多,承担以上任务更为合理。
苏轼笔下的沙门岛也不是庙岛
说宋代沙门岛不是庙岛,而是今天的北长山岛,还可以从一代文豪苏轼的记载中得到证实。
北宋元丰八年(1085),苏轼被任命为掌管登州军事和行政的最高长官,他在《北海十二石记》中记载:“登州下临大海,目力所及,沙门、鼍矶、车牛、大竹、小竹,凡五岛。惟沙门最近,兀然焦枯。其余皆紫翠绝,出没涛中。真神仙所宅也。上生石芝、草木皆奇玮,多不识名者。又多美石,五彩斑斓,或作金色。”苏轼说,在登州城下的大海中,可以看到“沙门、鼍矶(砣矶)、车牛(牵牛)、大竹、小竹”五个岛屿,唯有沙门岛离得最近。
在登州城下的海边,或在临海的蓬莱阁上,即使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也只能见到大竹山岛、小竹山岛,而见不到砣矶(鼍矶)岛、车由(牵牛)岛。这里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苏轼来到了南长山岛,在南长山岛,或乘船在南长山岛北部海域向北瞭望,就能见到砣矶(鼍矶)岛、车由(牵牛)岛、大竹山岛、小竹山岛。苏轼的记载说“惟沙门最近”,沙门岛离得最近,那也只有北长山岛,北长山岛与南长山岛相距只有1.1公里。
山东巡抚上书说沙门岛不是庙岛
清代地理志和地方志将沙门岛说成庙岛,也并未得到当时官方的普遍认同,清雍正年间山东巡抚岳濬在给皇帝的上书中就曾提出:宋代的沙门岛不是庙岛。
雍正八年(1730),山东巡抚岳濬上书雍正皇帝,说沙门岛和庙岛不是同一个岛,两岛相距“五十里”,沙门岛“在(登州水城)天桥口东北,相距登州府城止六十里”,庙岛“在天桥口之西北三十里”。岳濬的上书还提到:“沙门等五岛居民共五百余家”。这也说明,长山岛、大、小黑山岛、庙岛、沙门岛五岛应是相隔不远。现在庙岛群岛“南五岛”指南长山岛、北长山岛、大黑山岛、小黑山岛、庙岛。岳濬上书提到的“沙门等五岛”,应该就是今天所称的“南五岛”,不同的是,沙门岛的名字替代了今北长山岛,可见,岳濬上书提到的沙门岛就是今天的北长山岛。北长山岛的位置在庙岛东北方向,也与岳濬上书中的记载相符,这也与宋代《太平寰宇记》记载的沙门岛的位置相一致。地方大员给皇帝上书,是不会也不敢欺骗糊弄的。岳濬上书的内容应该是可信的,即清初之前,沙门岛和庙岛不是同一个岛。
既然北宋时期的沙门岛是今天的北长山岛,可为什么清代的地方志却说沙门岛是庙岛呢?其主要原因应是元代漕运兴盛之后,庙岛适宜停船避风,经常在此停船避风的福建海商在此地扩建了原来的海神庙,改为天妃庙,即妈祖庙,成为南北过往船只祭祀妈祖的重要基地。影响扩大,庙岛的称谓也随之传播开来,并和历史上曾经名声很大的沙门岛混为一谈,进入了清代官方的地理志、地方志。但我们必须还原历史真相,给宋代沙门岛的地理位置一个正确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