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河

2024年11月14日

盛作江

我的老家是莱州北部的西由东北村,村西有一条河,名字叫龙泉河。在我的记忆中,龙泉河总是那么清晰、那么亲切。它如同一首优美的乐曲,在我心中回荡着,它又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在我脑海中展开着。虽然我离开老家已有四十多年,但无论我走到哪里,龙泉河始终如影随形,陪伴我度过了许多个春夏秋冬,让我在异地他乡也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暖。龙泉河是我心灵深处的一抹乡愁,承载着我对家乡无尽的情感与回忆。

龙泉河全长17公里,属于季节性河流,因流经龙泉村南的龙泉祠而得名。它润泽了7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养育了千千万万的百姓。河水流经龙泉村、东北村、西北村的村界处,拐弯向北,从东北村和西北村的中间穿过,就像一条绿色的丝带蜿蜒伸展。

春天,河边的垂杨柳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在龙泉桥西北侧的河滩上生长着一片垂杨柳,有二十几棵,长长的柳条伸到水面,就像一串串金丝帘子,微风吹过,轻轻摇曳,如梦如幻。初春刚过,柳树绽放出毛茸茸的嫩芽,渐渐抽出了新枝。嫩绿的叶子和婀娜的身姿,给大地带来了独特的色彩。它的枝条柔软而富有弹性,远远望去,就像一道鹅黄色的幕墙。河滩上长满了又细又软的青草,绿油油的,就像一块巨大的绿毯铺在上面。阳光透过柳条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给整条河滩增添了几分神秘和浪漫的气息。人们坐在草坪上,依在树荫下,听着潺潺的流水声,看着鱼翔浅底,体验如诗如画般的感觉。如果赶上农历“三八”西由大集,十里八乡来这里歇脚乘凉、欣赏美景的人坐满了河岸西侧,就是匆匆赶路的外乡客也会流连驻足,借着歇歇脚的工夫饱饱眼福,让疲惫的灵魂在这里得到暂时的愉悦。

柳条不仅可以观赏,更是孩子们制作柳圈、柳帽和柳笛的原材料。清明节前后是编织柳圈的时节,用三根柳条拧成麻花状,两头编在一起,柳圈就完成了。据说,戴在头上能祛毒避邪,会给人带来好运。

编织柳帽比较简单,折下六根粗细适度的枝条,弯成一个圈,用较细的枝条捆绑起来,再均匀地插上几片嫩叶,戴在头上,就像一顶桂冠,顿时,人就多了几分飒爽英姿,也增添了几分野趣。我们玩起了游戏,谁的柳帽做得又快又好,谁就扮成指挥员,吹起冲锋号,挥起木头刀,端起树枝枪,在树林里、河滩上呼朋引伴,窜来窜去,玩得不亦乐乎。玩累了,我们就爬上树,仰在树杈上,随手摘一根柳条,用小刀轻轻地划两道口,抽去白芯,削去一截外皮,一支柳笛就做成了。我们沾着一股清新的汁液,吹奏起了大自然的声音。此刻的柳帽、柳笛、柳声都溶入那浓浓的春光里。

夏天,小河就成了孩子们嬉戏的天堂。雨季的到来,让小河变得更加热闹,雨水充沛,河水也上涨了不少,我和小伙伴们就把唐家桥作为我们跳水、游泳的基地。唐家桥长约十米,宽不足三米,有三个桥洞,桥墩用石头砌成,桥面用条石铺成,每块条石两米长,不足一米宽,大约有四十厘米厚,搭在桥墩上稳稳当当、结结实实。桥面距水面有一米高,河的深处有一米半,河底平坦,是游泳、跳水的好地方。

那时候,我们并不知道什么叫害怕,只知道水里有无尽的乐趣。中午,我们相约来到河边,比我们大几岁的大孩子已经迫不及待地跳到了水里,他们一会儿潜水,一会儿打水仗,一会儿站在桥上做着各种跳水的姿势。我学着他们的样子,先学踩水,两脚一上一下地踩着,两手一上一下起伏,两肩膀有节奏地晃动,我竟然能浮在水中了。我开始尝试进入深水区,用刚才的方法试探着,结果失败了,我赶紧退到浅水处。我没有放弃,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终于在几天后踩着水进入了深水区。那一刻我兴奋地在水中游来游去,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我欢呼。

从那以后,游泳成了我的爱好。1996年,我加入了通州区冬泳队,2000年北京申奥成功,全国冬泳协会在吉林松花湖举办的千人万米游泳赛上,我取得了第四十二名的成绩,2002年在通州区节水杯游泳比赛中,我夺得了男乙100米蛙泳第一名,这些都离不开儿时学游泳的启蒙。

秋天,是多彩的颜料洒落到了凡间,红如火,黄似金。金黄色的柳叶如同施了魔法一样,依依不舍地打着旋儿从树枝上飘落下来,轻轻地落入水中,悠悠地漂向未知的远方,仿佛诉说着季节的轮回。其他的树叶也开始换上了黄色、红色、橙色的色彩,它们就像调色板,将秋天的韵味渲染得淋漓尽致,把自然之美毫不保留地馈赠给人间。秋风轻拂,片片红叶在空中翩翩起舞,似一群红色的小精灵,在秋风中嬉戏、玩耍,给秋天的小河添加了几分美感。

这个季节也是我和伙伴们最忙碌的时候。我们把色彩斑斓的石头捡回家,铺在屋檐下,再搭配彩色的贝壳,砌成了一条人行小道,既别致,又充满童趣。下午,我们又换上短衣短裤,到河里摸鱼。经验告诉我,石头缝、水草丛是鱼儿藏身之地。我悄悄地靠近它们,双手并拢,猛地扎到水里,希望能抓到一条。然而,鱼总是机灵地逃跑了,在水中留下了一串串欢快的涟漪。有时,我会采取更巧妙的方法,找一个较深的水湾,小心翼翼地靠近它,用力地拍打水面。水里的鱼被这突如其来的搅动吓得惊慌失措,四处逃窜,我迅速地收紧双手,果然捕到了几条小鱼。傍晚,我们还用筛子、竹笼子捕鱼、捕虾,也能收到很不错的成果。我带上战利品,回到家先把小鱼处理干净,放盐和五香面腌一会儿,然后沾上玉米面,锅里放点油,煎一下,金黄金黄的,味道香极了,吃起来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感。如今美味的鱼唾手可得,却怎么也吃不出当年的那个味道了。

冬天的小河也不寂寞,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我们三五成群结伴到小河滑冰。我们有的单人滑,在冰面上急急地加速快跑几步,右脚在前落地,瞬间,左脚在后落地,身子偏左侧,双臂各九十度,靠着惯性人就在冰面上快速地向前滑去。有的技艺不济,没有掌握好平衡,仰面摔倒,引得众人哈哈大笑;有的双人滑,就是大人扶着孩子滑;还有的用滑板车,人坐在车上,左右手各拿一把锥子扎冰用,滑板下面安装了四个轮子,用锥子向后轻轻一扎,滑板车便快速向前冲出去,既时尚又让人羡慕。我回家找了几块木板,用锯截成合适的尺寸,然后拼装成一个平面,又找了两根粗铁条当作冰刀,再用秋皮钉固定结实,又做了两把锥子,自信满满地来到了滑冰场……

自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虽然没有城市的繁华,但可以拥四季入怀,看光影交织,听莺歌燕舞,品百态人生,却也别有一番滋味。

龙泉河不仅记载了我儿时的欢乐,也留下了我成长的印记。1975年,我进入了掖县西由中学,当时,我们东北村有四名学生派位在七五级二班,分别是盛江波、盛赞元、王德智还有我。因为我们是走读生,每天要往返学校三个来回。我们结伴而行,龙泉河就成了我们上学的必经之路。

本来,这条河是没有路的,走的人多了,就踩出了一条崎岖不平的小道。我们每天沿着河边来回穿梭,无论是清晨的第一缕霞光还是晚上皎洁的月色都见证了我们的足迹。我们一边欣赏着河边的美景,一边聊着天,分享着当天所学课程的体会和感想、快乐和烦恼,谈论学校的一些趣事,比如,哪位老师上课幽默,哪位同学最调皮。有时候,我们各自倾吐自己的心事,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有时候我们还调皮地捡起河边的小石头,玩起了打水漂游戏,看谁打得又多又远。那一刻,我们感受到了彼此的默契和团结,深深地体会到了这条河给予我们的陪伴和庇护。两年里,我们有共同美好的瞬间,也有许多难忘的回忆。有一次晚自习后,正赶上下雨,那时候,没有路灯,也没有手电,没有任何照明设备,我们深一脚,浅一脚,互相搀扶着,小心地摸索着往前走。突然,我的脚下一滑,摔倒在一棵树上,膝盖破了皮,疼得我直哼哼。同学们见状,立刻围了上来,关切地询问我的伤势,然后一起送我回家。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朗朗的笑声划破了夜晚的宁静,驱走了膝盖的疼痛。两年来,这条河像纽带一样,把我们聚集在一起,使我们收获了友谊、快乐和成长,学会了分享、倾听和合作。

龙泉河既是生活河,又是生命河。20世纪60年代以前,村民们的饮用水大多取自河水,它清澈、甘甜。每到晚上,河的上游也会放水,补充水源。为了打到干净的河水,我姐姐每天都会在凌晨二三点钟到唐家桥去挑水,天亮以后,洗菜、洗衣服的人陆续来到河边,棉衣、棉被洗完后晒在石头上,晚上就干了。河水还解决了我们村2490亩农田的灌溉,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村民。

如今,河边上围起了栏杆,河岸铺成了4米宽的水泥路,每当夜幕降临,河边的灯光亮起,与天上的星星交相辉映,仿佛是一幅璀璨的水彩画。村民们在河边散步、休闲,雨天不沾泥,汽车自由行。

在我的心中,龙泉河不仅仅是一条河,更是我情感的象征,它承载着我对故土的愁思,对家人的思念、对朋友的牵挂、对过去的回忆、对未来的憧憬。龙泉河是我生命中的一首歌,是我心灵的一片净土,它守护了我的童年,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龙泉河都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