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长廊美如画

2024年11月27日

邓兆安 撰文/供图

金秋飘香,硕果累累,又是一年好光景。

10月23日上午,引人瞩目的“神舟茂源组培中心揭牌仪式”在龙口市黄山馆镇举行。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银发闪耀的中国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上台揭牌,他的发言掷地有声:“作为农业大国,有将种子送上天、带回来的能力,这对加快航天育种、提升新质生产力意义重大。期待神舟茂源组培中心培育出更多优良品种,惠及人民群众!”

这位91岁的航天科学家,在短短几年间两度来龙口出席活动,并率领团队在这里不断加大航天育种的规模,成果丰硕。

黄山馆这个昔日被人瞧不起的小镇,到底哪里吸引了这位老院士?

飞旌度遍黄山馆,勒马频过古戍城。

麦穗青青桑叶稠,沃野千里接锄耕。

地连北海波声壮,山拥东秦翠色浮。

……

车从龙口的“石黄线”公路下来,拐进了黄山馆镇的耩下刘家村,一条贯穿7个村落、两座现代企业,长达十公里的“馆驿枫情一号线”立刻映入眼帘。路面平坦舒适,两侧绿意葱葱,景观各异,风情万种,如同从蓝天上飘落下的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伴随一路畅行,不断向前铺展,令人心旷神怡。

走出不远,道路右侧一排高达两米的灰色石碑映入眼帘。上面镌刻着明清时期名士文人途经黄山馆古驿时留下的赞美诗句,其中就包括前面的诗词,从中可以领略黄山馆古驿独特的历史与人文风貌。我们停下车来,细细品读这承载着黄山馆记忆的“诗词墙”,厚重的人文气息顿时扑面而来,脚下仿佛踏响了岁月的回音。

黄山馆秦时便是交通要道,驿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76年),存续长达500多年历史。它连接中外,四通八达,各界名流和国外使节常常途经此地。这里信息云集,商贸活跃,思想开明,人才辈出,长期沉淀积累了厚重的文化底蕴,成为黄山馆镇重要的历史印记。在这条“馆驿枫情一号线”上,毗邻的6个村庄,村名都冠有“馆前”两个字,可见馆驿文化的深入渗透和民众的高度认可。

“我们把挖掘传承古驿文化,作为留住乡愁、推动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使其展现永久魅力,焕发时代光彩。”充满朝气活力的镇党委书记孙崇文一边驾着车,一边自豪地说,“脚下这条路承载着多元文化元素,是一条赓续文脉、文旅交融的观光线路,更是一条寄托着黄山馆一万余名百姓追求幸福梦想的金色大道。”

打开车窗,微风轻拂。放眼望去,大道两边,红枫映海、花海云天,是花香四溢的桂花园、金银花园、牡丹园……为人们提供了一条条视觉盛宴般的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绿色文化长廊,连点成线,连线成片,串起了美丽乡村的诗意生活。

走进馆前后徐村,村头巷尾、房前屋后都种满了青翠碧绿的竹子,使这个中国传统村落、省级旅游特色村更显生机与活力。辛亥革命巨子徐镜心诞生于此地。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了修葺一新的“徐镜心故居”。他的曾孙徐学航深情地讲述了其不凡的人生,使我们的心灵深处受到了一次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精神的思想洗礼。走出故居,看到门前那棵有着400多年树龄的古槐树,依旧挺然独秀,枝繁叶茂,恍惚间它化作了徐镜心高大威武的崇高形象,熠熠生辉……

在与馆前后徐村相隔很近的馆前邹家村,我们惊奇地发现在每户的门前,都摆放着一个精致的翻盖塑料桶,并分蓝灰两格。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泼辣干练的村党支部书记王晓领道出了秘密:“村民们每天把自家的垃圾分类倒入这个塑料桶内,然后由保洁员及时清运到垃圾收集房,最后由镇里统一运送到垃圾场集中处理,这种闭环式管理彻底解决了过去乱扔垃圾的顽疾。”现在这个村的污水处理和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美化早已达标,声名远扬。但谁知有多少人为此默默地付出呢?在该村新落成的驿兴党建服务中心,王书记向我们深情讲述了该镇西片区区长李妍、副区长程岩,这两位被称为“姊妹花工作室”的驻村干部,冒着酷暑清理杂物,改变村容村貌的感人故事。邹家村的人居环境整治由过去倒数,现在跃升到龙口市村级第一,并被评为全省文明村。

沐浴着秋日的晨光,我们再次探访黄山馆,得知把大名鼎鼎的戚发轫院士引进到黄山馆的,是茂源果蔬合作社。性格爽朗的茂源果蔬合作社负责人吴金海说:“这两天我们正在积极筹备,迎接戚院士的到来。2019年,他第一次来参加院士工作站的启动仪式,这次是双方成立组培中心,力争在航天育种繁育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这位今年57岁、对农业情有独钟的企业家,是从做工程安装起步的。他于2014年开始转向种植业、养殖业,以建立无公害绿色产品基地为目标,在镇里的协调下,率先将岭西村等4个搬迁村的薄地,通过流转的形式为自己二次创业提供了保障。仅用两年时间,他就复垦改良建起各种优质果蔬、小麦等基地430多亩。建成年出栏生猪1000余头、肉食鸡4000余只的现代化养殖场,形成了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大型专业合作社。

他深知自己合作社的短板,要想更大发展必须改变传统农业的模式,向现代农业科技进军。“神舟绿鹏”是中国航天集团旗下专业从事航天工程育种技术研发、繁育、推广的现代农业科技公司。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航天工程育种周期短,可加速培育出更多的优良品种。于是,“神舟茂源农业科技公司”于2016年5月正式成立,随即从“神舟绿鹏”引种了蔬菜、瓜果、芦竹等20多种航天育种产品,不久就展现出了产量高、口感好、抗病抗虫等明显优势。

“试种成功后,我们信心大增,把创建生态农业科技园作为主攻方向。镇里又协调将周边8个村庄的‘沉睡’土地流转给我们,既解决了扩大规模之急需,又大幅增加了村集体和农民的收入,各方皆大欢喜。”吴金海欣喜地说。

在一间有着五六百平方米的塑料大棚里,只见一行行缀满小黄瓜的枝蔓缠绕在线绳上,向上蓬勃生长。小黄瓜可爱极了,握在手里,光滑亮绿,首尾圆润。“你们品尝一下?”脸膛黝黑、一身农民打扮的贾师傅随手摘下几根递给我们。因第一次见到这种小黄瓜,内心好奇,接过一尝,口感脆嫩、清甜:“好吃,真好吃!”

“这个品种叫航瓜艾妮,是一种全雌型的水果小黄瓜,很受消费者喜爱,市场供不应求。”在大棚里我们还见到了几位来自龙口市区的客户,由于这里的瓜果风味好,不打药,吃得放心,她们长年来此购买。接待完客户,贾师傅又带我们到隔壁大棚参观了种植的“航粉高糖番茄”。在长长的绿色空间里,菜农们正在忙着除草、抹芽、吊蔓,贾师傅一边上前指导,一边告诉我们这些番茄待到今年春节前就可以采摘了。

果蔬合作社现有航天育种的高标准玻璃日光温室和冬暖式大棚等近30个,种植面积达15000平方米,航瓜贝贝、航红椒、航黄樱等数十个“航宝贝”已“子孙满堂”……这里已成为胶东地区航天育种示范推广基地、优质种苗生产供应中心。

生态田园,风光无限。踏进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养殖基地——格润富德农牧科技公司,牛舍里是成群的体大健硕、黄白花色、源自智利的优选西门塔尔牛,机器人来来往往将饲料推得整整齐齐,以便牛儿觅食;天气一热,强力风扇便自动运转起来;每间隔一段时间刮粪板便自动启动,将粪便收集到粪污处理中心完成“干湿分离”……奶牛能够过上如此舒适的“智慧生活”,都得益于这套数字化养殖管理系统的贡献。

为拉长生态产业链,这家公司精心规划了科普研学与观光旅游休闲区,配套建设了彩虹桥、天鹅湖、露营地、儿童乐园和大型科普馆,还成片种植了景色壮观的粉黛乱子草和清新醉人的油菜花等名优花卉,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诗情画意的花海世界。昔日无人问津的偏僻乡村,如今变为游人如织的“网红打卡地”。

“我们做梦也想不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来到驿东新村16号楼的刘英利老人家,午后金灿灿的阳光照射在宽敞的客厅里,精神矍铄的刘老招呼我们入座后,高兴地聊了起来:“过去住农村老房子,到了冬天用煤生炉子,四处透风不保暖,满屋烟火缭绕,到处落满了灰尘。现在一进家门,暖和亮堂,真是天地之别啊。”

话音未落,刘老又领着我们来到厨房,他分别拧开两个水开关:“左面流的是自来水,右面供的是纯净水,现在城里人也享受不到这个待遇啊!”刘老笑盈盈的话语里充满了感激和喜悦。

驿东新村地处镇中心,共有来自相邻的大麦、岭西、建新和隋家庄4个行政村的650户、1500多人,集中安置在21栋楼房里,并成立了联建融合的社区党总支,组成了一个新的大家庭。小区内绿树成荫,健身器材齐全,每户还配有一个车库或储藏室。

在格润富德养殖场里,一位中年师傅正在聚精会神地给塔尔牛查体,其手法灵活,技艺精湛,他就是驿东新村的居民刘世超。过去他在家务农和外出打工,收入不稳定,后被这家公司招聘进来,用心钻研学习,很快胜任了这项技术工作,每年收入6万多元。他感慨地说:“现在每月上班有固定收入,又住在条件那么好的社区,幸福指数大大提升了。”

村民们搬迁到新居后,环境条件大为改善,但日常费用随之增多。镇党委为解除居民的后顾之忧,一方面协调相关企业挖掘潜力多安排一些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与社区党总支共同筹资在小区内建设了多处代工产品车间,从而顺利安置了100余名不便外出的中老年妇女,深受居民们的好评。

有着十多年工龄的中年女工姜伟华笑容满面地说:“入住新村后,从家里到车间不到5分钟,既方便照顾老人孩子,每月又能收入4000多元,家里的日常花销都不用愁了。平日想买点什么,自己说了算。”听到这硬气的话语,伙伴们也跟她一起咯咯笑了起来。

自信、幸福、发自心底的笑声飞出窗外,回荡在社区的上空。深受感染的我不禁感慨:从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突然迁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没有带给他们无尽的忧思和极度的困惑,而是真真切切地感受这是一个环境舒适、和和美美的新家园,是一个告别过去奔向更加美好未来的新起点。

“让群众放心满意,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一个产业振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的美丽图景,正在这片沸腾的土地上一步步变为现实。九旬高龄的戚发轫院士,不正是被黄山馆这一独特的魅力而吸引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