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9日
叶展韵
我的家乡在牙山脚下的一座小山村,名叫大泊子村。我小的时候,农村还是大集体,村里有四个生产小队,每个队都喂养了十几头牛,由两个看牛倌每天把牛群赶到山里吃草。
一
看牛倌也叫老倌,人们通常根据看牛经验的多少把看牛倌分为大老倌和小老倌。大老倌是师傅级别的,小老倌是徒弟级别的,小老倌要听从大老倌的领导。上山的时候,大老倌在牛群的前面引路,傍晚下山的时候也是,小老倌则跟在牛群的后面帮忙赶牛。每天打梆子也是小老倌的活儿。大老倌手中拿着一根棍儿,既用来指挥牛群,也用来教训不老实的牛。
从立夏开始,每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从村西头的老槐树下就会传来清脆的梆子声:“梆!——梆!——梆!对!——梆!对!——梆!对!……”梆子声声,顿挫有致,轻重缓急分明,节奏感强,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一般清脆响亮。那是老倌敲的梆子声。
梆子之所以声音响亮,是因为梆子是用梨木做的。找一段直径十二三厘米粗的梨木,长一尺左右,两头堵住,中间掏空,在底端留一个小洞,用来镶嵌梆把,这样的梆子敲出来的声音格外清脆响亮。如果找不到梨木,也可以用枣木或者杏木。农村家家户户街门的门闩一般都是用枣木或杏木做的,一打门闩,“亢”的一声,声音也极其清脆响亮。
听到老倌的梆子声,四个生产队的饲养员就会把牛栏里的牛解开,一起赶着送到大槐树下。老倌是不去帮饲养员解牛的。
牛都到齐了,大老倌把手中的棍往前一指,领头的牛就会在前面领路,后面的牛也会一头一头地跟上,悄无声息,配合默契。队伍排列整齐,沿着山路迤逦前行。大老倌两只胳膊拦腰别着棍儿在前面引路,小老倌在队伍后面看着牛群,向山里走去。
夕阳西下,倦鸟归巢,牛在山里吃了一天的草,在老倌的带领下,要下山回村了。牛群一进村,老倌的梆子就会又响起来:“梆!——梆!——梆!对!——梆!对!……”
听到梆子响,各个生产队的饲养员都会来到大槐树下,把自己队里的牛赶回去,有点“各孩找各妈”的意思。
牛上了栏,晚上开始反刍,也就是回嚼一天吃的草。有的牛尾巴长,尾巴上的毛缠绕在一起,这样的牛拉犁有力气,晚上回嚼的时候也有劲;有的牛尾巴短,尾巴上的毛散开,这样的牛力气就差点。这样的牛下坡行,上坡不行,没有劲头,回嚼的时候劲头也不大。
看牛倌光会看牛还不行,还要会编织蓑衣,不然,下雨天在山里只有受罪的份儿。有一首顺口溜唱道:“小老倌,没好命,下雨天,钻牛腚。”说的就是不会编织蓑衣的老倌的情况。蓑衣是用一种叫作软秸(音,也有叫秋蒲的,学名菖蒲)的植物编织的。用软秸编织的蓑衣密不透风,下雨天戴着斗笠,穿着蓑衣,雨淋不透,穿着还暖和。“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朝诗人张志和说垂钓的老翁下雨了也不回家的情景,用在老倌在山里雨中看牛的形象也适用。歇晌的时候,老倌把蓑衣铺着一半,盖着一半,躺着休息,舒服极了。软秸这种植物比较柔软,旧时有的人家冬天砍柴的时候就是用这种软秸捆绑。捆草的时候在水里淹一下,软软的,长短也正合适。
二
我们村里雇的大老倌是个老头,看牛的技艺高。他家在连家庄乡大帽顶村,姓刘。因他的一只手长有六个指头,人们给他起外号“龙爪”。大人小孩都喊他“龙爪”,他也不恼火,只是微微地笑着。他留着小八字胡,精神矍铄。他看牛的技艺能高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哪一头牛嘴馋,哪一头牛老实本分,他心里明镜似的。到了山上,有的山沟栽有庄稼,他用棍一指,老实本分的三五头牛就会过去,老老实实地低头吃草,地里的庄稼它们是连瞅也不瞅的。等这三五头牛把草吃得差不多了,他再用棍一指,这三五头牛就会乖乖地转移阵地。如果有不老实的牛偷吃庄稼,他能一石头打得牛把嘴里的庄稼吐出来。他发石头的手艺很准,指哪儿打哪儿,百发百中。傍晚,他和牛群一进村,常常一群小孩子跟在他的身后,起着哄高声喊道:“看牛倌,发石头,打你姥姥的脚趾头!”村里先后跟着他帮群(帮忙看牛群)的三个小老倌的名字都带有一个“国”字,他得意洋洋地逢人便说:“大泊子村也不知道有几大‘国’,光我自己就用了三大‘国’。”有一个小老倌在看牛时注意力不集中,有一头牛偷吃了庄稼也不知道。他对小老倌旁敲侧击地说道:“这头牛就是不吃人,要是吃人,它连人也能吃了。”意思是说小老倌没有用心看牛,眼力不够用。还有一个小老倌,下雨天在一头牛肚下避雨。他发火了,把小老倌好一顿骂,说:“你不要命了拱在牛肚子下面避雨?下雨淋点就淋点,怕什么?要是牛给你来个急的躺下了,你的命上哪儿去找?”
看牛倌上山看牛是有规律的。每年的立夏这天开始赶着牛群上山,这一天村西头的老槐树下就会传来阵阵梆子声。立夏时节,山野间一片碧绿,草木郁郁葱葱,苍翠欲滴。牛在山坡上吃着鲜嫩的草,悠然自得。而到了阴历的十月初一,也就是寒衣节这一天,老倌不再上山看牛了。这个时候,山上的草已经枯萎了,即便是牛上了山,也吃不到什么了。村里如果来年还接着雇这个老倌,年前老倌还在这里不走,那就要继续管老倌的饭,也要好饭好菜地招待着老倌。当然了,老倌也不会白白地吃东家的饭,天气好的时候还会赶着牛群上山吃草,不过也只能去吃点草尖罢了。即便是吃点草尖,也能为东家节省不少饲料的。旧时老倌的生活是很好的,东家吃的都没有老倌的好。早年,有一次,村里开忆苦思甜大会,村支书叫一位老倌上去诉苦。开始的时候,老倌死活不肯,说自己不会说,怕说不好。村支书说没事,你就尽管说,说错了也不怪你。到了台子上,老倌说:“我以前给东家看牛,吃得可好了。小梆一响,(早晨)小饼两张,中午米饭,晚上面汤。现在顿顿都是吃地瓜……”村支书一看不好,赶紧把他推下来,不让他说了。
三
我们村就在牙山脚下,每年夏天,老倌都会把牛群赶上牙山去吃草,在牙山待上差不多一个月光景,牛群都不下山。老倌每天带着午饭,傍晚把牛群赶到半山坡以上,晚上把牛群就卧在那里,两个老倌就回家了。这样牛群距离山下远,距离山顶近。牛在夏天怕热,喜欢到有风的地方。山塂顶有风,牛群最爱到山塂顶上去凉快。晚上即便是牛群跑了,也只是会往山塂顶跑,不会跑到山下庄稼地里糟蹋庄稼。但是,有时牛群也会跑下山,那是赶上有的母牛发情,它就会带领着牛群跑下山,难免会糟蹋庄稼。
夏天到牙山放牛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夏天雨水多,牛吃带露水的草,就不用饮牛了。到了秋天就要把牛群赶下山,生产队也开始忙活了,秋收秋种,牛要拉犁来耕地种小麦。身强力壮的牛去田里干活,只剩下老弱病残的牛和隔年咩(指去年出生的小牛崽),老倌再赶到村周围的山上看着。当年出生的小牛崽不进牛群,它寸步不离地跟着牛妈妈。
雨季的时候,老倌也会把牛群赶去后野村前的那条河流饮牛。河流宽五六米,河道蜿蜒曲折,河水清澈,浪花朵朵。到了河边,老倌用棍儿一指,五六十头牛就会一字儿排开,“吱”“吱”地开始喝水。一头牛一口气能喝四桶水,就是家里挑水用的水桶,这个是有根据的。有一年夏天,在生产一队场院后面的地里栽麦茬蔓瓜,当时生产队人员充足,用牛起垄的起垄,挑水的挑水,栽蔓的栽蔓,浇水的浇水,抹窝的抹窝。谁知牛渴了,老远伸着头去喝水。挑水的社员不让它喝,因为挑水太远了,累。生产队长说:“叫它喝,看看它一气能喝多少。”那头牛也毫不客气,一气竟喝了四桶水才罢休。
关于看牛技艺高的看牛倌,还有一个故事。旧时村里有一户财主十分吝啬,他的一座山不让看牛倌上去看牛,他叫扛活的伙计在山下围着整座山全部开荒,种了一垄两垄的庄稼,把整座山包围了起来,心想,这下牛群可进不去了,山上的草可不能被牛吃掉了。他哪里料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看牛倌还是把牛群全部赶进山里,把山里的草给吃光了。财主去庄稼地里看了看,庄稼没有少一棵也没有毁坏一棵,只是山里的草都被牛吃光了,他气坏了。但是,他还不能发火,牛只要没有毁坏你的庄稼,总不能草也不让吃吧?财主百思不得其解,看牛倌是怎么做到的?原来,看牛倌把衣服脱下来,遮盖着财主的庄稼,用棍儿指挥着牛,一头一头的牛都蹦过去了。牛以为衣服是一个人在那儿躺着,不能踩着人,都用力地蹦。傍晚,看牛倌也是用同样的办法,把衣服脱下来遮盖着庄稼,牛都蹦过来了,没有踩着庄稼。这真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