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
骆思宇
最近,笔者在烟台市黄渤海新区八角村考察时,发现一座晚清年间的单进四合院民居,门牌写着344号。经走访房子主人得知,这座房子与西侧紧挨着的同样布局的院落原为一个家族所有,距今有150年左右的历史,房屋由五间正房(已拆除)、两间东厢、两间西厢和五间倒座房组成。
倒座房坐北朝南,硬山屋顶上原覆小黑瓦,现换为了机制红色大瓦。建筑外墙四角、门窗周边以及腰线处使用青砖砌筑,上身墙和下碱墙为方正的浅黄色麻石垒成,下碱墙的石块有规律地组成了二方连续龟背锦(亦是抽象的铜钱纹),个别石块上雕刻着“寿”字。最西一间为门房,大门开在第二间,门前两块整石条台阶。大门上方两个莲花托莲蓬“团寿”门簪,花瓣间雕刻着石榴图案,整体寓意“多子多寿”。两侧墀头的戗檐方砖四边描“卍”字纹黑线,中间雕刻“福”字。两扇门板下端靠里部分各有半个葫芦形状的铁皮嵌铁钉护口,既保护了门板、延长了门板使用寿命,又寓意着福禄双全。大门两侧廊心墙处曾有一对门神龛,后被填平。倒座剩余三间,中间为灶间,左右两个灶台连通着东西两个里间的火炕。
大门进门正前方有一座硬山式照壁,壁顶正脊为团寿纹筒瓦,蝴蝶、花卉、寿字三种滴水。壁身周围一圈用青砖砌筑,壁心上端两侧对称的青砖上刻有莲花图案,墙壁上曾经绘制的精美图案,经过百年岁月的侵蚀,如今已模糊不清。壁座腰线处用三层青砖,底部由三层方正的青灰色花岗岩垒砌而成。
东、西厢房也为硬山屋顶,东厢房屋顶覆小黑瓦,西厢屋顶原为小黑瓦,后换成了灰色板瓦。窗户为传统的支摘窗。目前,东、西厢房主要用于堆放旧农具、渔具以及杂物。
小院内栽种有各种花卉和蔬菜,菊花、月季、石榴、辣椒、小葱、四季豆和葫芦等,各色绿植点缀着百年老屋,使这个院落依旧充满了生机。院中历经岁月风霜被磨得光滑的石板路,每一步踏上去,仿佛都能感受到岁月的温度。
笔者了解到,344号民居的原户主为朱维枢,在家中排行老二,年轻时在北京丰盛面粉厂从事粮食买卖生意。彼时的面粉厂规模虽不算大,但也颇具生气,掌柜连工人加在一起约有90人。朱维枢凭借自身的才华和不懈努力,一路做到了面粉厂的二掌柜。经过多年在外打拼,攒下一定积蓄后,他回到故乡,与大哥朱维模一起请村里工匠建造了344号民居及西侧紧挨着的那栋同样规格的民居。
朱维枢一生共育有六个女儿、四个儿子。子孙后代们有留在烟台福山本地的,也有前往北京、吉林、沈阳、台湾等地闯荡的。朱维枢在六十岁时因疾病缠身,便返回了八角村,在故乡度过了人生的最后时光,后病逝于村中。其大儿子朱吉芸、二儿子朱吉奎及小儿子朱吉光在村中务农。
三儿子朱吉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1910年出生,1926年从北京读完高中后回到家乡,1927年在本村小学任教,1928年底任改制后的八角镇小学校长,1929年任八角镇镇长。当时小学校舍简陋,教学设施匮乏,他经过两三个月对本村在外经商商人及邻村的劝募,共得捐款3000大洋,建成了12间崭新的校舍,修建了操场,购置了家具、教具及体育音乐器材。1932年春,学校开始扩建,至1933年秋,9间宽敞的大礼堂和4间平房建成,八角小学成为当时福山县一流的小学校。
1936年,朱吉绩利用集资余款筹建了朱氏宗祠,在建设过程中资金不足,他又卖掉自家仅有的四亩多地中的两亩,保证了朱氏宗祠顺利建完。1937年7月,朱吉绩任福山县第五区区长(下辖2镇8乡)。1938年初他加入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福山别动纵队。1942年8月23日,朱吉绩被杀害,年仅33岁。
朱维枢的大哥朱维模在那个知识获取途径相对有限的年代里,凭借着对医学的兴趣通过钻研老医书自学医术,在村中开了一间中药铺,名为广应祥,后因年老体衰,且子女后代无人继承衣钵,便关了药铺。
朱氏二兄弟积攒了钱财以后,陆续在村里购买了一些房屋和土地,最终建造了两组共28间房屋。其后人保存下来的完整的田产、地产买卖契纸,有同治四年、光绪二十二年、光绪二十四年、光绪三十年、民国二年、民国十年、民国十六年、民国二十一年、民国二十二年、民国二十九年以及一九五一年的,像一部无声的史书,记载着这个家族曾经的过往变迁。